临安有酒家(81)
但是她的荷包太小,把酥饼硬生生塞进去都捏碎了,衣服上全沾着酥皮碎屑。
杜南秋给她抖了抖衣裳,“等下给你拿纸包两个,瞧你这一身弄的。”
肖克岚把手里的饼一口塞进嘴,带着女儿进屋去找帕子擦衣裳。
花岱延怀里抱着肖聪,看了眼一旁南秋的吃相,轻笑了一声:“方才去艺馆没见着你,感觉怎样?好吃吗?”
杜南秋点着头:“好吃,就是不知刚出炉时的味道会不会更好些。”
“那肯定,刚出炉热乎的最好吃,要不下回你跟我一块儿去?”
杜南秋双眸一亮,转而又叹气道:“我又不像你大闲人,去趟黄山怎么也得小半月,妈妈肯定不同意。”
花岱延:“这还不容易?你想去的话,我跟管妈妈说,她会答应。”
杜南秋摇了摇头,嘴轻轻一撇,“出去太久回来练琴就懈怠了,我将来可是要闻名天下的。”
看她一副斗志昂扬的样子,花岱延莫名觉得欣喜,笑问道:“那我走这段日子,你有好好练古琴吗?”
杜南秋弯着眉眼打趣道:“当然,师父要看看我的古琴技艺是否有进益?”
“好啊。”
说完两人都站起了身,肖克岚这时也领着孙锦语出来。
“四叔,我表姐她们应该快回了,你在这先照看会儿大郎。”
肖克岚嗯声点头:“你俩都走了啊?”
杜南秋点头,指着桌上的小烧饼说道:“那些烧饼,等他们回来都分一分。”
一大包的烧饼,吃了一小半。
肖克岚把纸包合起来,孙锦语已经吃了三个了,怕她等会儿吃不进去晚饭,得赶紧收起来。抬头看到巷子里渐远的一对有说有笑的背影,驻足愣住。等看不见人影,暗自叹了声气,心里默默念道:两个人明明很好嘛,若真能修成正果,也算一对佳配了。
第49章 大黑鸟
四月里,临安发生两大喜事。
一是东征平倭寇的大军得胜归来,二则是秦家与嘉兴潘家的文定之喜。
秦家九月里要娶儿媳妇,这十里八乡都知道孙秀娥的手艺,想找孙秀娥承接秦府的喜宴,另外还想买两百斤老酒。
自打酒馆翻新后,孙秀娥对外售卖的酒都有定数的,每人每天限购十斤。
这是总督大人府上,不比之前帮肖宴和王文瀚做喜宴,孙秀娥不敢答应。况且人家喜宴要办四十桌,那食材不得提前提前七八天着手准备?赵娘子是她的得力帮手,要去的话也得一块儿跟着。这么一来,那酒馆岂不是十来天只能卖酒?这得少挣多少银子?
想到这里,孙秀娥摇头摆手直说做不了。
这是秦府管家拿出一锭银子拍桌上:“这是二十两的定银,我们夫人说了,孙掌柜只管把这次喜宴办好,食材、酒水和工钱,当然还有赏银和喜钱,到时候绝不会让您吃亏。”
白花花的银子有谁不爱?孙秀娥拿着银子立马乐呵呵地应下此事。
肖克岚明年又要科考了,每日温书学习,都无暇照看孩子。还没寻到合适的人照顾孩子,孙秀娥原是希望小翠能回来带小语,但年初的时候碰到小翠和她丈夫进城来,小腹微微隆起,像是有了。这么一来,孙秀娥也没再开口。
白天肖克岚把女儿带到祠堂巷,这里丁月梅和石慧英都能照看孩子,偶尔杜南秋在这儿,孙锦语还可以跟大郎一起玩。晚上肖克岚到祠堂巷来蹭饭,父女俩吃完一块儿回家。
夏日正是酿酒的最佳季节,孙秀娥回家晚。这天眼看饭都吃过了,还没见肖克岚过来接孩子,就要落更了,石慧英牵着孙锦语回家。
此时天还没黑,等到了孙宅,前院静悄悄的。
“四叔?”
“爹爹!”
石慧英领着孙锦语到后院,书房的窗户开着的,正好看到肖克岚专注地坐在桌案前。
孙锦语跑进去扯了扯肖克岚的衣衫:“爹爹!你怎么又没来接我?”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都知道肖克岚看书入迷,过来的时候丁月梅还给带了两个肉饼。
肖克岚看到已经回来的女儿,这才知道已经晚了,走出来跟石慧英说道:“抱歉啊弟妹,我这看书又忘了。”
石慧英把肉饼食盒拿出来,轻声微笑道:“无碍,嫂子让我带了肉饼,你先吃着吧。”说完对着孙锦语招手:“小语过来,咱们洗个澡睡觉了。”
孙锦语乖乖地跟着她去浴房。
近日孙秀娥回来得晚,夜里到家的时候孙锦语都睡了,孩子夏日里爱出汗,这几次都是石慧英把她送回来帮她洗澡哄她睡觉再走的。
头一回肖克岚带女儿洗澡,搞了半个时辰,还没洗完孙锦语就在浴盆里睡着了。第二天孙锦语就染上了风寒,吃了十来天的药才见好。
石慧英等孙锦语睡着才离开,肖克岚送到门外,这时候肖宴急匆匆赶过来。
“四叔,方才我去酒馆,听说四婶还没回来。下午坪山那边有两伙贼人打起来了,四婶会不会出事儿啊?”
孙秀娥找村里的老师傅做了一批酒坛子,今儿午后赶着驴车去拉,按理说落更前就该回城了。
回想起孙秀娥提起的那个村子,确实离坪山很近,肖克岚心慌问道:“怎么办呐?这时候还能出城吗?”
问着话,身子已经踏出大门,回过头来还没开口,石慧英说道:“四叔你快去吧,我守着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