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后她没有心(469)

江瑶镜心里是这般想,但又不能自控地想到了那许多的采茶女,想起她们赤红的脸庞,粗糙的手掌和,拿到银子时的虔诚笑容。

说是采茶女,其实年轻姑娘占比不多。

多是上了年纪的妇人,其中寡妇的占比非常大。

海边常出意外是真。

丈夫意外逝去,她们顽强想要活下去的心也是真。

那边的茶山发展起来的话,采茶女的活计是永远不缺的,虽然茶山不会一年到头都要人采茶,但采茶之后,还有茶山的修整和灌溉施肥,这些零零碎碎的活加起来,也能让她们挣得一些银钱了。

心里是这样想的。

但那些质朴的笑容和不停的磕头又让江瑶镜心里不停发酸。

采茶不是长久之道。

是,采茶更优先女子,因为这是个细致活,女人更细心,更灵巧,但并非不可取代。

但是这真的是个笨活,谁都可以做,只要稍稍细心一些,锻炼几次,手速也就练出来了。

这不是她们的发展之道。

要长久的保住一项银钱进入,除非你的手艺不可替代,或者说,有存在的价值。

采茶女这个活计,显然不具备不可替代性。

制茶师傅才可以。

尤其是研制出了新茶并且一直推陈出新的制茶师傅,在一个以茶山为主要经营来源的地方,才是真正的不可或缺,也永远不缺钱。

而且谁说女子不能成为制茶师傅?

灶上的活计本来就一直以女子为主的,制茶和炒菜,没有多大区别,明明女子在这方面的天赋就更甚的。

江瑶镜从窗边起身,去到里面存放的各色礼盒之中。

这个放着的,都是给重要之人带回去的闽越好礼,皇上和皇后的东西也在此处,江瑶镜打量了一圈,精准的找到了一个浆果红的锦绸绒盒,解开丝带,打开盒子,里面是用精致小罐装着的新茶。

最好的那一批。

这是送给皇后娘娘品鉴的,红茶性暖且蜜,最适合女子饮用了。

除了给皇后娘娘的,就剩自己日常饮用的还剩一些了。

没有多带。

江瑶镜站在原地继续深想。

虽然京城的消息还没传回来,但自己和他的这场大婚,虽然婚期急切,但两人的身份在这摆着,注定了万众瞩目,所有人的目光都会被这场大婚所吸引。

只专心当个漂亮的新娘子,享受属于自己的盛大婚礼,确实是好的。

但可不可以借此,也来拉她们一把呢?

借此把红茶推出去。

就算她们没有天赋做不了制茶师傅,但只要红茶的需要贸然增大,商人也会因此而聚集,她们哪怕只是承了几亩茶林,也会有许多收入的。

越想越觉得此法是可行的,清晰的道路在脑海中铺开,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多少损失,最多损掉这一批茶叶罢了。

彻底想明白之后,江瑶镜快步去向了书房,研墨提笔书写,是让茶山的人继续做新茶,多多的送,直接送到京城去。

等信写完封好,交代人下次停船补给时马上送出去后,江瑶镜才算松了口气。

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想到了那些采茶女,但既然想到了,又做不到视而不见,那就只能把自己可以做的都做了,也算无愧于心。

——

窗边的茶汤已彻底凉透,江瑶镜也没换新茶,而是就着冷掉的茶汤继续喝。

这茶热泡着是甜香蜜浓,而彻底冷却后,高昂的甜香退怯,反而又添了几丝兰香的蜜甜,冷热都相宜。

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常喝的茶。

它可以在京中推行并流行起来的。

江瑶镜心中的笃定更甚。

“姑娘。”

一直看资料看得头昏脑涨的江团圆从外面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没有开启的信,“家里寄来了京中的消息。”

江瑶镜放下杯盏,伸手接过,没有马上看信,而是看着眉头紧锁一脸烦躁之意的江团圆,给她倒了一杯冷茶,推到桌边,“喝杯凉茶歇歇吧,你太燥了。”

“事太急反而容易出错。”

江团圆鼓了鼓脸颊,拿过茶杯,坐到一边去面壁放松脑子了。

江瑶镜看了一会儿墙角的小蘑菇一会才笑着摇摇头,拆开手中的信封,这里面装着的是自己点名让他们去查的消息。

两年都不在京城。

京城这两年的变化,尤其是各家姻亲和红白事都是必须要提前知道的。

除了这个,重点查的,是宗族那边的事。

自家两年不在京城,祖父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外任,若是寻常事后的单独回京就罢了,没什么好说的,偏偏马上紧跟着的就是自己和岑扶光的大婚。

非我所愿的万众瞩目。

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那就要做好该有的提前调查。

芙蓉城太远,就算有心人想在那边弄什么鬼,也不可能马上就闹大在京中爆发,而定川侯府明面上,最好查也最好拿捏的弱点,是自己离京之前,送到北疆去养马的江家宗族。

有谁去查了他们呢?

江瑶镜眉眼带着淡淡的笑意,一目十行的,一张一张翻过手里的信纸。

一家。

二家。

……

随着手中的信纸逐渐翻到末尾,细细数来,竟有六家人明里暗里打探过江家宗族离开的原因和他们的去向。

其中最为执着的有两家人,还派人去了北疆。

啧。

挺有恒心的。

江瑶镜还在心中点评了一句。

她将信纸摊开摆在桌上,看着那六家人,其中竟有两家是和岑家宗室有关的。

上一篇: 临安有酒家 下一篇: 盛世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