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仰枝(13)

作者: 厘子与梨 阅读记录

一条法式方领栗色裙子,压褶的点缀掐腰的设计,不张扬,也稳重。

上了车,她提前翻看项目的资料。翻没几页,电话响了,她接起来。

是千迎。

“枝枝,我刚刚微信发你的你看了吗?”

“看了。”

“林殊周五回来。”

向枝:“知道。”

“知道就好,周五记得空出时间,老地方,聚一聚。”

向枝一目十行地翻着项目资料,试图从白纸黑字里找寻关于资方明庭集团的投资信息。

“好,知道了。”

她回复得漫不经心,千迎听见电话那头有鸣笛的声音,问道,“你在路上啊。”

向枝嗯了声,“去明庭见项目投资人。”

“啊?”

很明显,千迎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也愣了下,随即她忍不住打了个喷嚏,“阿嚏——”

翻页的动作一顿,向枝问道,“你感冒了吗?”

“别提,上次台风雨,车开回去之后底盘进水了,我可心疼死我刚买的G,咬咬牙开去修理,结果车没事人感冒了。”

“你现在在哪?”

“在画展啊。”

千迎肩膀和耳朵夹着手机,画馆颇有艺术气息的洗手间明亮,香水味也重,她鼻子痒痒的,没忍住又打了个喷嚏。

“修车花了一大笔仙女币,所以本仙女身残志坚地在卖画。”

“万恶的资本主义。”

……

刚巧,导师那边又发消息给她,说明庭那边要个简单的项目概况讲解,让她准备一下。

还有十分钟就到楼下。

向枝看看窗外,没忍住也跟着骂道,“没错,万恶的资本主义。”

千迎:“……”

下车后,前台登记了来访人员,向枝刷了身份证进去,工作人员指引她乘坐专梯去到32楼。

上行的过程中电梯没有发出一丝声音,只有细微的空调声,轿厢内壁是冰冷的银灰色,嵌着异性透明菱格,每个菱格都有不同的颜色,光线打过来,又在地面上组成集团的logo。

不愧是做科技发家的,就连电梯也充满了科技感。

向枝捏紧手包,礼貌笑问:“请问是见哪位呀?”

“当然是我们顶头上司,”年轻小姐姐引着她进去,站在会议室门口,“就在里面,向枝小姐请。”

会议室用了特质的磨砂玻璃,从外面看不清里面,向枝只知道会议桌前坐了两个人,穿着黑色西装,其中一位戴着眼镜,镜片微微反光,折射到玻璃墙面。

两个人没有交流,各看各的,向枝已经能想象到里面氛围该有多窒息。

天哪,要不要这么尴尬。

别是乔望吧。

连续几天的碰面比让她折寿还要可怕。

“向小姐?”

工作人员再次催促,向枝深吸一口气,手搭在门把手上,一咬牙推开门。

“咯吱——”上首的男人闻声先抬眼,看见她后起身,礼貌称呼她为,“向小姐。”

项目接洽得很顺利,此次明庭那边出面的那位谭先生是明庭文化产业部的负责人,旁听的另一位是法务部的。

谭先生非常满意向枝的讲解,也一一扫除了他们原本的顾虑和疑问,他微弯腰和向枝握手,“感谢向小姐的讲解,我们这边没有任何疑问,可以走接下去的流程,项目评估,估计还会有一段时间,请耐心等待。”

前段时间考古坑里出土了一批新的文物,研究院正合力对这墓穴和出土文物进行鉴定和保护。

这个项目由淮城研究院章教授团队负责,也打算在展览文物的基础上,采用数字技术,在展馆1:1还原墓穴内景,此举为了更好展示文物,也为了更好地让游客直观感受文物承载的历史。

而目前国内的科技没有办法完全还原墓穴原貌,要么芯片内存不够大,要么不够高清,明庭有一支从国外回来的团队,正致力于这种顶尖高清摄影技术研发,研究院是他们第一个试验的项目。

对于明庭团队而言,这是他们的一次试炼,但是对研究院而言,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未来这座数字展馆独属于研究院。

谈完事宜,向枝一刻也不想多待地下楼。

乔望的地盘,说不定真会碰见。

公司里最多八卦,向枝想想就要炸了。

出了公司大楼,向枝站在台阶前准备叫车,司机还没接单,千迎的电话又打来了。

“枝枝,你来帮我把车开回你那,我去医院挂个水。”

向枝微愣,“这么严重,你一个人行吗?”

千迎淋了点雨,估计引起发烧,她刚上车,鼻音有点浓重,“我让小赵陪我来的。”

小赵是他们画馆一个工作人员。

向枝放下心,点头,“放心吧,你照顾好自己。”

挂断电话,向枝改了地址去画馆,前台登记取了钥匙,向枝径直下去车库。

明城画馆不愧是寸土寸金的地方,光是一个公共停车场就堪比豪车展,来往的都是商界新贵、名流名媛。

摁动解锁,白色轿车闪着双闪,E停车区背光,视线很差,点火启动,向枝看了眼后视镜调整方向盘,结果车还没开出车库,就听到一声刺啦声。

向枝紧急踩下刹车,脑子宕机了三秒,保佑旁边别是辆劳斯莱斯。

降下车窗,向枝透过后视镜看见旁边停着的一辆卡宴,车身被划了一道漂亮的白线。

……

不是劳斯莱斯,但她也赔不起。

这是最新款,她记得段西宴有一辆,少说百万。

现在怎么办。

上一篇: 雾色归航 下一篇: 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