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明(205)+番外
“陈炎。”
陈炎听到长孙曜的声音,这方定神入房。
房内一案膳食完好,似也没动过,圈椅摔了地,悬挂着的薄纱帷幔扯下大半,落了地,长孙曜的雪色暗纹大氅被丢掷在十六扇兰草屏风。
长孙曜斜倚罗汉床软靠,银丝雪缎锦衣略皱,半束的发也略微乱了。
陈炎发现长孙曜半边脸略微红肿,左下颌到侧颈,清晰的爪痕微微渗血,长孙曜倒是挨打挨的很明显,他躬身:“太子殿下。”
长孙曜唇角不明显地翘起:“派人送她回府。”
第96章 诸喜寺
徐辛一早来唤长孙明见太后, 徐辛是太后身边的寿仁宫掌事姑姑。
长孙明急匆匆地起身,不敢叫徐辛久等,同徐辛到了太后用膳的斋堂。
那日寿仁宫太后要她翌日入宫再见, 是将她带来了诸喜寺,昨日赶了一日的车,待至夜深才入的诸喜寺, 寺务为她指了间院子,便没了影,诸喜寺特殊, 冷清过了头。
长孙明想了大半夜的烦心事, 昏昏沉沉中才觉只睡了一二个时辰又被徐辛叫起。
太后默声看长孙明。
长孙明生得实在过于漂亮, 虽生得像女子, 却无女子柔媚之态,气质清冷干净,像泠泠清泉,又似皑皑白雪。
他穿的素净,高绑的马尾束在身后,你看他,他便抬起如同宝石一般的浅琥珀色眸子看你。
几分茫然几分淡漠,还有难及的疏离温和。
太后冷淡开口:“没歇好?”
长孙明也不隐瞒, 答:“是有些。”
太后又看长孙明一眼,直接问:“知道哀家为何带你来诸喜寺吗?”
“孙儿不太清楚。”长孙明该清楚的,无非是同长孙曜和朝政有关的那些事, 但她又不知道太后到底要怎说。
“哀家不喜欢拐弯抹角, 去年在九成宫与诸喜寺, 你同太子起过两次争执。”太后淡漠道。
长孙明微垂眼:“是孙儿有错。”雪宝毁长孙曜的太子妃择选花宴,抢九州司雨佩, 确实是她的错,但阻止长孙曜杀陈见萱,她不认为是自己的错。
太后喝了口素粥,蹙眉又放下,她将这话听了一半,知道长孙明并没有认为都是自己错,她也未说。
长孙明悲悯过甚,又得长孙无境的‘宠爱’,现下还有南境军功在身。
慈不掌兵是兵家之道,她同姬神月从一开始便认为,长孙明去南境是送死,却没想到长孙明活着回来了。
当时她们让长孙明去南境,并非是为除长孙明,在她同姬神月眼中,长孙明尚不成威胁,她们不过是为长孙曜和姬家找一个替身。
而长孙明死在南境和活着从南境回欢迎.加入.企.鹅君.羊8一四吧一六九留三来,是不一样的。
太后淡声又道:“你这样的性子和身份,注定寿时不长。”
长孙明微顿。
太后继续道:“为何还不将南境兵权还与唐家。”
说是还与唐家,其实是还与长孙曜,长孙明自是明白,她明白太后并非不懂:“皇祖母知道,这件事现在不是孙儿一人能决定的。”
“你倒还是实诚。”太后面色始终淡漠,并未现出恼怒,她又问,“回京可有想要之物?”
长孙明顿了半瞬:“并无。”
太后轻哼一声,挑眉看过去,冷道:“那回来做什么,既然回来了,定有想要的东西,是人是权?”
长孙明沉默下来,一时未答。
“怕哀家?”
长孙明虽不同太后亲近,太后也向是冷冰冰的模样,但她并不怕太后,甚至觉得冷冰冰的太后比宜贵妃端王等人要好许多。
“孙儿要一个真相。”
“除了枇子山,”太后觑眸看她,又道,“哀家认为,你还应当同哀家、皇后、姬家讨要一个说法。”
太后说的是南境之事,长孙明并非不知。
“南境是大周国土,不是单一人的南境,也非一人之责,太子去得,孙儿自也去得,何来讨要说法一说,孙儿去南境,不为旁人,只为大周盛世,百姓安居。”
太后对长孙明这一番话未置可否,语气却平和一二分,道:“哀家不管国政大事,你只需记得,最重要的是守本分,不可奢求非己之物,不管是人还是权都不可奢求。太子不喜陈氏,你也不能要陈氏,陈氏是太子的侧妃,你不能肖想。”
长孙明微垂长睫,淡声:“孙儿明白,请皇祖母放心。”
太后从长孙明平静的面上并未看出有不甘等色。
寺中素斋不合太后的胃口,她用的并不多,接过侍从递来的热帕净手时,又看长孙明道:“明日回京。用罢早膳,你便替哀家去挂些许愿绸。”
说罢,她又唤徐辛:“将哀家昨夜备的许愿绸取来。”
吩咐完,太后便离开膳堂,长孙明知道太后是去见智慧大师了。
长孙明不太挑食,好好用了早膳后,便取了许愿红绸。
离山要比京中冷许多,诸喜寺许愿树诸多,一株古树因生在峭壁之上,所挂红绸远少于旁的许愿树。
长孙明站定,将手中红绸掷向古树,脚尖点在枯枝,回身同瞬,几条红绸便覆光秃秃的枝干上。
眼看有些红绸还未覆上枝干,要落于悬崖,长孙明手中打出一条红绸,又将那险要落下的红绸挥至半空中。
不过片刻的功夫,红绸已经挂上大半,蓦地,一只弩箭破云而来,长孙明掌中红绸幻做长剑般,碰触弩箭的同瞬,红绸迅速缠绕两圈,回将弩箭掷向击来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