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明(235)+番外
司空岁身上落了风雪,淡漠看进房中:“我寻阿明。”
顾奈奈怔了怔,也不好关门,开了房门将司空岁请进去,长孙明大抵是听得了司空岁的声音,穿好衣袍自内室出来,玉白的一张脸,长发披散着,着一件深红色厚袍,同往日无甚区别,只不过瞧着憔悴些。
顾奈奈又略过司空岁面上,该是说,两人都憔悴得很,不待二人开口,顾奈奈便寻了个借口退下。
“师父。”长孙明偏过脸,长发遮挡几分侧脸。
司空岁沉默许久,道:“奈奈说你这几日身体不舒服,我看一下。”
长孙明没有将手递给司空岁:“师父,我没事。”
她虽这般说,司空岁还是执了她的手,她有心事,郁气凝结在心底。
“让奈奈命人将地龙烧暖些,女子怕寒,你便是不怕冷,平日也需注意,我待会儿开个方子,晚些把药喝了。”
长孙明僵僵收回手:“师父,我不想喝。”
她向是不喜欢喝药。
她原以为司空岁该是来同她说长孙曜的事,但从方到现在司空岁一个字也没提,前几日的事好像也没发生过一般。
“阿明。”
长孙明一怔,觉司空岁该说了。
司空岁动作略微凝滞地起身,背对着长孙明,沉默良久,才又回身看她,淡声:“我明日有事要离京,大抵一月回来。”
自入京,司空岁时常离开,不外乎是闭关或进修,近来频率也越发地高。
“师父,上元要到了。”长孙明起身,佳节在即,他怎可以又离开。
司空岁嗯一声,望着她的眉眼,再熟悉不过的眉眼,却是另一个人,他慢慢垂了眼,脑海中的人与长孙明慢慢地重合,怔怔低语:“不要总憋在府中,可同李翊裴修去看灯。”
“师父,我和长孙、”
“阿明,”司空岁没有让长孙明将话说完,大抵是他都不知道要怎去说,他执过长孙明的手。
好似热泉浸下,浑身的经脉一一舒展开,长孙明再熟悉不过这些,要挣开,却是半点不得。
司空岁温声:“在京中凡事小心,若应对不来,去寻长孙曜,他该给你的,便收下,他若欺你,便杀了他。”
她不该同长孙曜在一起,但长孙曜确实有他无法给她的,也许长孙曜能成为她的一道救命符。
*
长孙明提着整条街最为精致好看的花灯,频频引得孩童女子相看,长孙明心不在焉,垂着眼没去注意。
李翊还在说什么,她也没注意听,只是时不时嗯一两声。
三人穿行在繁灯里,李翊还未察,长孙明先前一直佩在腰间的红玉铭文佩没了,反倒是裴修自玉佩不见的第一日就发觉了,二人从南境回来,他便搬出了燕王府,司空岁再次离京,他便也回燕王府小住。
李翊窜到二人中间,将二人猛地一撞,二人还发懵,又叫李翊一边一个挽起,冲进人潮里,人潮拥
挤,或是结伴而行的男女,又或是年轻的女子,亦或是俊朗的男子,亦有阖家而出的。
长孙明惊恐地瞪大眼,提着花灯侧身避开行人,唯恐撞了人去,裴修几个踉跄,差点叫李翊拖得摔下去。
李翊挽着二人冲到东城桥,长孙明抓着花灯堪堪松了口气,裴修已经白了脸,只见李翊张开双臂旋身,高声唤徐一楼。
桥上来往的行人齐刷刷看向李翊。
刹那间,东城河两岸千万枚烟火升起,在夜空绽出千万瑰丽的烟火。
东城河下千万盏许愿灯随流而出,引得一众惊呼。
长孙明同裴修仰头看向夜空,李翊又挤到二人中间,:“这是本少爷为你们准备的!”
裴修还未开口,又叫李翊锁喉抱住:“喜欢就直说,不要不好意思。”
长孙明也叫李翊锁喉抱过来,三个隽秀少年郎立在一处本就惹眼,何况是如此模样。
李翊大笑起来。
“松手!”裴修打李翊一下,但说恼又不是恼。
李翊跳窜起来,自东城桥跳到一岸,回身同裴修长孙明挑衅地笑,窜进华灯人潮中。
裴修顾不得旁,追上去。
长孙明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提着花灯跟着跳下,去追二人,腕间却叫人抓住,她回身,眼前人一袭玄色锦衣,面覆玄色瑞兽面具。
长孙明还未说话,被他拽回东城桥,李翊给她买的花灯也被取下,她被他牵着入了另一面人潮中。
“你喜欢烟火?”
面具下传来的声音酸味很是重。
长孙明不理他。
她不回话,他这醋味便更重了。
“顾长明,孤在问你。”
长孙明这才答:“喜欢。”
长孙曜忽然就不走了:“是因为李翊放的喜欢,还是只是喜欢看烟火?”
长孙明知道她这会要是说是因为李翊,他怕是要去抓回李翊,把李翊塞东城河里去:“只是喜欢看。”
长孙曜心情好了些,看向人潮中,片刻后自人潮中出来一名带着鬼面的黑衣侍卫,长孙明从侍卫的身形举止看出是陈炎。
长孙曜俯身同陈炎低语几句,陈炎极快离开,长孙曜回身拉过长孙明。
二人穿过人潮,长孙曜拉她上了一只画舫,随着河灯缓缓而行。
东城河上还有许多赏看花灯的小船,长孙明同长孙曜这只画舫四面,华贵印金重纱垂放,将画舫遮挡十之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