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长明(263)+番外
长孙无境随侍宫人一一停在文渊阁外,独身入殿,长孙曜这才阖起奏疏,屏退殿内伺候的宫人。
二人极少这样在文渊阁碰面。
“你放了李家。”
“李家之事,父皇不至于要两日才知道。”长孙曜漠道。
长孙无境看着他,皮笑肉不笑:“那你认为这满京的流言蜚语,朕要几日知道是谁做的蠢事。”
“蠢事?还是事实。”长孙曜冷漠的声线毫无起伏。
长孙无境声音冰冷:“枇子山之事与朕无关,你要闹到什么时候?”
长孙曜乌眸沉沉,起身一步步走向他:“父皇以为不承认就不存在?这是明晃晃的真相。”
长孙无境目光凌厉,声音陡然一提,好笑道:“这满京的流言蜚语,就是你说的真相?你当朕是没有脑子的蠢货?是你一声令就能处理的皇子大臣?你以为凭这些便能与朕谈?”
长孙曜漠然看他,凛声:“如果父皇觉得都是笑话,今日何必来儿臣面前,叫儿臣再看个笑话。唐家兄弟的死,父皇心里不清楚?枇子山一案,父皇问心无愧?”
“够了!”
长孙无境一双眸子晦暗得骇人:“别以为朕不知道你在做什么蠢事!你以为将所有的一切都推到霍家乃至朕的身上,朕就会受你所迫,放过她?甚至是为那日之事同她赔罪,好让你挽回身为储君的颜面,不叫她看低了你?朕才是大周之主,你能做的事,你做得了的事,朕只会比你更做得!”
长孙曜眼皮一掀,言简意赅:“去。”
“长孙曜!”
“父皇恼羞成怒了?”
长孙无境面色可怖看着他,许久后凛声再道:“此事与朕无关!你心里很清楚,这样下去,只朕一个人受影响?”
长孙曜敛眸看他,无谓:“儿臣喊停了吗?”
话罢,他面色倏地沉下来,执起书案关于长孙无境与仙河云州等事的密折。
长孙无境早在假顾媖和长孙昀告密前便知了长明身世,故意对长明用琊羽针试探,甚至是授意假顾媖利用长孙昀,使得长明陷入如此境地。
更甚是,长孙无境许在长明入京之时,便清楚地知道长明的身世,也是,他都能查到的长明身世,长孙无境又岂会查不到,长孙无境不查清楚,又岂会轻易将长明接回京中,凭顾氏吗?!
长孙无境明面恩宠厚爱长明与顾氏,予长明远高于其他皇子的权力地位兵权,与他相争平衡朝政势力,是因便是日后长明羽翼丰满,手握大权,也绝不可能威胁到长孙无境,长孙无境有可以随时收回自己予长明一切的把柄,长孙无境一直在戏耍长明。
他执密折重点在长孙无境胸口:“父皇喜欢玩弄人心,儿臣就陪父皇看看,玩弄人心是否会被人心所弑。”
*
姬承钊极少入宫见姬神月。
“太子殿下是要将这京城掀了。”姬承钊这话不无忧虑。
他知长孙无境若能处理掉流言蜚语,截下长孙曜的人,这传闻必然已经被控制,哪里还会满京的疯传。果然,能与皇权相抗的,便也只有皇权。
即便不明说,京中世家与朝中文武也能猜到此事是长孙曜所做。这两日先后四次有人欲潜入大理寺除掉霍家,但都未能成功,这动手的是谁,不言而喻。
长孙无境已经被逼得要直接除掉霍家,可见长孙曜手里的东西不可小觑,如今大理寺手中到底有多少东西,只有长孙曜和杨弃清楚,他看姬神月的模样,猜姬神月大抵也没有去过问此事。
南境案虽是三法司共同处理,唐家却是最清楚的,而枇子山案,两年前,长孙无境便亲口允下由大理寺全权处理。
长孙无境必然不会想到,两年后枇子山案会这样被翻出,南境案长孙无境许还能干涉,但枇子山案,长孙曜压着,长孙无境如今连过问的权利都没有。
与面有愁色的姬承钊不一样的是,姬神月一如往日的淡漠,姬承钊始终无法从这张美丽冰冷的面上找到一丝异样的情绪。
“哦。”
这便是姬神月对长孙曜所行的一个回应。
姬承钊眉间轻锁,忍不住叹声再道:“太子殿下一贯谨慎,此举实在是叫臣意外,太子殿下如今不留与一点的情面,将事情闹得这样大,便都是真相、”
“皇后殿下必然明白,有时真相会让人无法接受。百姓心里知道和让百姓看到是两码事。”
姬神月神色依旧冷漠,并没有说及长明,也未对此回答。
“太子殿下若将枇子山所有真相都公之于众,失民心的,怕不单是陛下,于太子殿下来说也不妥。”姬承钊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人性本就多疑,长孙氏所出昏聩之君虽不算多,但也向无仁德之名。
此番闹大,百姓对长孙无境失去信任,恐惧长孙无境,对长孙曜恐怕也会是一样的害怕,百姓会怀疑他们的帝王都是一样的残忍。
虽说皇权争夺本就残忍,但将这些血淋淋的,残酷可怕的真相公之于众,又岂会是上策。
“依臣之见,除掉霍家便可收手。”霍家相当于长孙无境的左膀右臂,除掉霍家,也是予长孙无境重创,至于长孙曜登基之事,再作打算更为妥当,不急于这一时半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