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146)
“明朝,受潮后的米粮再通风晾晒干后,不是仍可食用吗?”谢砚凝眉问道。
在北地军中,没少食受潮后的米粮。
陆明朝声音徐徐为谢砚解惑“阿砚,这得视受潮程度而定,但若是米粮变红便不得再食用了,食之有损肝脏,严重情况下危及性命,华佗来了也难救。”
“就算孙志晔命人辛苦把变红的米粒挑出,剩余未变色的米粮也不见得就是安全无害的。”
至于孙志晔缺银钱的原因,陆明朝心中亦有数。
想攀上永宁侯府的真千金,总得出点血。
尤其是,陆明蕙本身就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
孙志晔有求于陆明蕙,高人一等的陆明蕙狮子大开口很正常。
陆明朝贴近谢砚,在谢砚耳边低声耳语。
谢砚笑了笑“定不负明朝所托。”
“明朝见识之广博,谢砚佩服。”
之前孙家闹鬼之事,今日的米粮发红损肝脏之事,无一不彰显着明朝的见多识广。
陆明朝娇嗔的白了谢砚一眼“若不是了解阿砚的性子,怕是都要以为阿砚是在阴阳怪气我。”
“杂七杂八的书看到了,奇奇怪怪的知识也就掌握了。”
说到底,孙家闹鬼之事很简单。
提前花高价购进鳝鱼,将鳝鱼血储存。
工匠入孙府为院门木柱刷漆,巧妙地利用鳝鱼血涂抹在木柱之上,并覆盖以朱漆。
朱漆的气味浓烈,足以掩盖鳝鱼血的气息,使得寻常人难以察觉。
然而,尽管人类无法嗅出,但对于血腥味格外敏锐的鸟兽而言,这股气味却难以逃脱它们的嗅觉。
因此,在夜深人静、巷道空旷之际,鸟兽们往往会被吸引至此处,拍打着门扉,撞击着木柱。
而深宅大院里三更半夜的咳嗽声,有赖于猬鼠,猬鼠食咸刺激肠道就发出类似于暮年老头儿的咳嗽声。
不见人影,又是拍门,又是咳嗽,在不明就里的人眼中,可不就是闹鬼吗。
不过,孙志晔应该是百思不得其解的。
陆明朝并不觉得这是她聪慧,而是她曾经身处在一个好时代,各种讯息爆炸式的涌入。
谢砚垂眸,眼中似有疑惑。
永宁侯府会允许精心培养的高门嫡女涉猎各种杂书吗?
若明朝不是明朝,又会是谁呢。
谢砚在心中幽幽的叹了口气,明朝真真是一个永远解不完的谜。
“在想什么?”陆明朝察觉到了谢砚的走神,挥挥手,含笑问道。
谢砚也没有撒谎,席地而坐,头倚在陆明朝的膝上“想明朝在永宁侯府的过往。”
“明朝,我有时候真的觉得你不像是高门大院里被深深庭院重重规矩束缚,在四四方方框架里长大的千金闺秀。”
陆明朝心头跳了跳,顾左右而言他“你希望你的夫人言谈举止能符合世人对名门闺秀的要求吗?”
不是简单人】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是简单人
谢砚蓦地抬头“明朝,我只是心慌。”
“心慌到觉得自己是走在轻飘飘的云端上,少了些许踩在地面的踏实。”
陆明朝敛起笑意“阿砚,我是陆明朝,是谢砚的夫人。”
“饶是行于云端,也是我与你并肩而行。”
穿书这件事,陆明朝是打算烂在肚子里的。
万物万人,她最爱自己。
“阿砚,这世上唯有一个陆明朝。”
以前是原主,现在是她。
谢砚漂浮的心,似是定了定。
宛若自云端生出了根茎,穿过层层叠叠的云海,扎根于泥土。
重要的是,明朝是他的妻,是与他携手之人。
明朝,真真是个好名字,是他翘首以盼的明朝。
这厢温情脉脉,那厢焦头烂额。
孙志晔已经知晓陆明朝完美破局,他的算计落空了。
复盘整个事件,孙志晔后知后觉的意识到,陆明朝早就织了一张大网,等着接连挫败深受打击的他跳进去,踩着他自以为是的筹谋让朝福粮肆扬名。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陆明朝不仅是黄雀,更是最后的猎人。
陆明朝!
孙志晔很想撬开陆明朝的脑子看看清楚里面都装了些什么。
一次次,逢凶化吉。
一次次,反败为胜。
罢了,这也不是该感慨的时候。
他现在只庆幸,当初谨慎起见没有让身边亲信出面安排此次中毒寻衅之事。
“大公子,上京又来信了。”
孙志晔眉心狠狠的跳了跳,心底再不见最初的雀跃,唯余嫌恶。
良久,孙志晔才冷着一张脸接过了信。
这一次,没要银票。
孙志晔松了口气。
也是,三万两银票,就是当纸撕也得撕一段时日。
孙志晔的神色和缓了些,耐着性子接着往下看。
事实证明,这口气松的太早了。
永宁侯府的真千金不要钱,改要人命了。
孙志晔狠狠的把信拍在桌子上“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使唤狗都不是这么个使唤法儿。
他是正经商贾,不是杀人越货的江洋大盗。
轻飘飘几个字,就要让他去除掉陆春和一家三口。
明明陆春和父子是他专门诚心实意为陆明朝添的堵,还未发挥真正的价值,陆明蕙就来信命令他不惜一切代价尽快除掉。
他很怀疑陆明蕙的立场。
那是三条人命啊,想要神不知鬼不觉除掉,痴人说梦。
之前不得已杀二弟,即便他准备了万全之策,还是受横空出世的流言所累,直至今日仍有人私下揣测二弟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