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233)

作者: 福暖四时 阅读记录

“但,他不该死于孙志晔手中。”

“顾淮,错就是错,对就是对,不是胡搅蛮缠顾左右而言他就能混淆的。”

“因你自负轻信失察,险些让无数苦主无处伸冤。”

“你好好想想吧。”

顾淮自知在此事上理亏,遂沉默不语哑了声音。

良久后才恳求道“儿子愿将功折罪,还请父亲替儿子在陛下面前美言两句,允儿子年后出京赴任。”

镇国公凝视着顾淮“臣子何时能做的了陛下的主了。”

“陛下将此事按下,没有声张于外,允许为父自行处理,就已是天大的恩德了。”

“再进言,在陛下看来就是镇国公府人心不足不知收敛,届时还指不定掀起什么风波呢。”

“顾淮,你该知道,当今天子不是好相与的。”

顾淮黯然。

他辛苦筹谋一番,到头来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父亲,陛下将孙志晔的案子全权交由端王殿下处置,是不是说明……”

“是端王上书……”

镇国公“淮儿,那是端王职责所在。”

顾淮:……

所以,怨不得端王,怨不得陛下,只能怨他自己?

为什么我不可以】

第二百零三章 为什么我不可以

自端王接手案件以来,其处理效率显著,成效斐然。

诸多陈年旧案得以逐一梳理,人证物证均充分搜集与呈现。

直至此刻,昌河县百姓方知晓,那位向来品行端正、刚正不阿的玉弦公子,竟然背负了众多的血债,手中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

随着孙志晔的垮塌,王老二老妻中毒一事也水落石出。

而藏匿于密室之中的齐蕊,在被发现时,已经形同枯槁,沦为疯妇。

端王按照大乾律历判孙志晔斩首之刑。

县衙牢狱。

“你来了?”

陆明朝觑了孙志晔一眼,眼神掠过摇曳烛火,眸光明暗无辄。

“虽说你被判了斩首之刑,然尚未至行刑之日,死在牢中,于县令大人无益处。”

“你以死相邀,我总要来见见的。”

她已从端王处得知顾淮受牵连,离京赴任无期限搁置,全凭天子心意。

也就是说,她和许县令要共事良久。

投桃报李,方为上策。

孙志晔抬眼,光影交错。

一半在光里,一半在阴影里。

“陆明朝,我从未想过自己会败的这般凄惨,家业凋零命丧你手。”

孙志晔的语气腔调像极了牢狱里令人不适的气味。

黏腻、压抑、阴冷。

隔着栅栏,四目相对。

陆明朝勾唇轻笑,眼眸弯起“孙大公子,恶事做尽,死到临头再说这些,不觉得无趣至极吗?”

“命丧我手?”

“此话不尽然。”

“孙大公子,与令弟交锋,与你博弈,我手上可不曾沾染过人命。”

说着说着,陆明朝伸出白皙细长的手指。

“这双手,干净的很。”

“施粥、义诊、捐款、修路、搭桥、建书坊、资学子,这双手若是有颜色,一定是散发着金光的,绝非血迹斑斑。”

“孙大公子,我从未害人,只是不愿吃亏罢了。”

孙志晔神思恍惚的看着陆明朝含笑的眼眸。

冬日洒进阴暗牢房里的阳光是没有温度的。

可落在陆明朝眼里,却亮得晃眼。

波光粼粼,犹如一池漾开涟漪的春水,衬得周遭的一切都生机鲜活了两分。

只是,那笑意,不灿烂也不明媚。

反而透着股让人发寒的凉薄和清醒。

仿佛,自始至终,他们的针锋相对都没能在陆明朝的心里掀起波澜。

胜了,漫不经心。

输了,也不挂怀。

这一刻,孙志晔觉得,陆明朝是游离于俗世外的。

无所畏惧,不仅仅是一腔孤勇,还有他看不清读不懂的漠然。

其实,陆明朝是一股风。

任何人都抓不住的风。

眼下,这股风愿意暂作纸鸢为谢砚停留,只是因为陆明朝先遇到了谢砚,恰巧谢砚合陆明朝的心意。

思及此,孙志晔吐出一口浊气。

有些不甘,似乎瞬间就散了。

人,都是会变的。

谢砚也不会一直合陆明朝的心意。

孙志晔轻拍身下的茅草,释然一笑“技不如人,甘拜下风。”

“陆明朝,你是不是已经做好准备接手孙记的产业了?”

“是有这个打算。”陆明朝颔首。

“不过,令尊有力挽狂澜之志,着实有些伤脑筋。”

春暖花开前,朝福商号在昌河一家独大。

陆明朝捻起帕子,轻遮口鼻,继续道“孙大公子以命相逼,使得我不得不来,就是为了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吗?”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陆姑娘不妨多些耐心。”孙志晔故作不知陆明朝言语里的机锋。

“连在下都是你的手下败将,更何况是家父,家父不堪一击。”

“陆明朝,端王殿下是你引来昌河的吧。”

陆明朝挑眉“孙大公子说笑了。”

孙志晔没有在意陆明朝的否认,轻叹一声,自顾自道“端王殿下当真是一手妙棋,堵死了我所有的退路,也斩断了我所有的助力。”

陆明朝面不改色“苍天有眼天理昭彰的巧合罢了。”

孙志晔目光灼灼的注视着陆明朝“看在你我相交一场的份儿上,我送你份扳倒陆明蕙的大礼。”

“莫拒绝,早晚要对上的,不是吗?”

“陆明蕙来信要求我除去大河村陆春和一家三口,我权衡利弊婉拒后,便安排天冬暗查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