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313)

作者: 福暖四时 阅读记录

可金口玉言,他也不能强迫永宁侯不嫁女。

不过,乐荣怎么也掺和进这摊烂事里了?

天子继续听着明御史掷地有声义正言辞的弹劾,指名道姓永宁侯德不配位、持身不正、治家不严,纵女行恶,理应严惩。

明御史弹劾起来人,真真就是不留活路。

遣词造句,又臭又硬像茅坑里的石头,犀利如淬毒的刀剑。

可偏偏字字句句引经据典,又有理有据,让被弹劾之人无形间就弱了声势。

不只是弹劾同僚,劝谏他时也就差指着鼻子骂了,时不时还阴阳怪气他得位不正。

很多时候,他比任何人都更想将明御史五马分尸大卸八块。

但明府有文成帝钦赐的铁骨铮铮言官之风的匾额,又有文成帝亲贤远佞的手书。

除谋反之罪,他动不得明御史。

很气!

文成帝效仿显现竖了面明得失的镜子,这枚镜子最后却膈应了他!

“永宁侯。”天子摩挲着莹莹水光的玉扳指,沉声道“御史台诸位御史的弹劾,你可认?”

永宁侯出列,干脆利索地跪在地上。

“陛下,微臣有眼无珠,治家之道未尽其责,实乃有愧于天恩与陛下之信任。”

“然而,微臣绝无丝毫藐视大乾律法,更不曾有纵容爱女为非作歹、行凶滋事之念。"

“实则是微臣内心那份作为慈父的深情所驱使,一心只想弥补幼时因故离散的女儿,却忽略了应有的教诲与引导。未曾料到,这份过度的溺爱竟让本就自卑怯弱的女儿,在骤然间获得的荣华富贵中迷失了方向,更被恶奴的挑拨与煽动所蒙蔽,最终铸成大错。”

“微臣深知罪责难逃,甘愿接受陛下的一切处罚,绝无半句怨言。”

“微臣定当痛定思痛,严加管教,以赎前愆。”

永宁侯叩首请罪。

地板的凉意不断刺激着我永宁侯的神经。

心有余悸的欣慰于自家夫人终于识大体有大局了。

御史们的弹劾如此激烈,如果他狡辩否认,怕是会适得其反,还好夫人理解他的难处,没有执意偏袒明蕙。

满朝文武愕然。

认了?

这便认了?

龙椅上的天子也有些诧异。

素来,永宁侯滑不溜秋似泥鳅,能不担责就不担责,能不表明态度就绝不表明态度,这一次竟一反常态直接认错。

甚好。

天子来了兴致,身体微微前倾,饶有趣味道“昨夜之前,你可知令爱行事?”

“禀陛下,臣不知。”永宁侯不假思索。

“那知晓后,作何想?”天子继续道。

永宁侯歉疚不已“臣和拙荆痛斥小女,动了家法,杖责三十。”

“小女已有悔改之心,愿赔偿银钱、并代代受苦受难者赡养亲长。”

“此外,小女为修身养性,请求入成禅寺带发修行,日夜忏悔赎罪。”

“家属谅解之日,才是她离寺之日。”

“陛下,小女有错,但臣也有养而不教之过,恳请陛下处罚。”

天子眸光闪了闪。

这一次,永宁侯的处理法子倒是让他眼前一亮。

干脆,果决,丝毫不拖泥带水。

“永宁侯处事公允,朕心甚慰。”

“不过,入成禅寺带发修行还是免了。”

“二八年华,又婚期将近。”

永宁侯重重的磕了个头“陛下,臣思来想去,结亲结亲结的是秦晋之好。”

“小女粗鄙,礼教之学不过尔尔,性子亦如未打磨的顽石,行事荒唐无章法,臣委实不敢也不能将其嫁入镇国公府。”

“若是在镇国公府闯出祸事闹出笑话,臣怕是没脸活于世了。”

“臣斗胆求陛下允许小女与顾世子解除婚约,从此男婚女嫁不相干。”

“至于小女,还是让她老老实实去成禅寺接受佛法熏陶,修身养性,忏悔赎罪的同时,也改改跋扈刁蛮的性子。”

镇国公:惊喜来的太快,就像暴风雨。

媚上欺下的永宁侯竟然做人事说人话了。

天子心底的喜悦又浓了几分,看向永宁侯的神色也越发和缓。

这事办得漂亮。

他喜欢。

诤臣】

第二百七十二章 诤臣

“令爱与顾淮早有婚约,朕此前又添一道圣旨,为的是意在锦上添花,好事成双。”

“至于婚约之存续与否,终须尊重镇国公府之意愿。”

“镇国公,你作何想?”

镇国公恨不得直接冲到永宁侯的面前,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妄图将其瞧个仔细!

天降大喜。

是种死刑犯大罪获释般的喜悦。

想到陆明蕙活阎王的心性手段,镇国公都不敢先假意拉扯拒绝一番再应允,垂首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侯府千金有清修向善之心,实乃好事。”

“臣同意解除两府婚约。”

天子朗声“既如此,朕就做主婚事作罢。”

话锋一转,又道“陆卿,国有其法,家有其规,此乃天经地义之理。”

“你治家之道确有疏漏,未能尽到严明之责。鉴于此,朕决定对你施以薄惩,罚你半年俸禄,以儆效尤。你可心服口服,甘愿领受此罚?”

永宁侯险些喜极而泣“臣叩谢陛下圣恩。”

罚俸,相当于没罚。

明御史无声冷笑。

他算是看明白了,事实不重要,人命不重要,陛下的态度才重要。

与先皇景襄帝相比,陛下驾驭臣子的手段更老练纯熟深谙世故,为政处事更为模棱两可色厉内荏。

到底是不如先皇底气十足锋芒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