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365)

作者: 福暖四时 阅读记录

与其赌谢家人的忠诚,不如将兵权握在自己手中。

无论如何,在他这里,谢家都只有死路一条。

镇国公府顾家的势力在西境,在军中威信不如谢家,所以他容忍镇国公继续掌兵符。

但近来,顾淮的反骨似乎越来越硬了。

顾淮心中一咯噔“微臣不敢。”

陛下是想趁此机会收拢镇国公府的兵权吗?

顾家也要不可避免的重蹈谢家覆辙了吗?

顾淮不敢深思。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天子冷声道。

“这可不像是大放厥词的顾世子了。”

“倘若朕记得不错,去岁冬日,你曾质问镇国公,若你错了,金銮殿上的朕是不是也该下罪己诏告于天下,跪在萧氏先祖的灵位前忏悔。”

“顾淮,你觉得朕有何错,该因何事忏悔。”

“是你口中的弑侄夺位残害忠良吗?”

天子的声音又轻又缓,甚至还带着几分诡异阴鸷的笑,隐隐约约还能听出些许兴奋。

令人不寒而栗。

霎那间,顾淮脸色煞白。

陆明朝也是心神俱震,惊骇之情难以言表。

既惊讶于不着调的顾淮内有风骨,也畏惧于天子暗中窥探朝臣府邸的手段。

父子间的争执之语,就这样清清楚楚的被天子掌握。

最可怕的是,天子在知道后选择了隐而不发。

看来,当今天子手中掌握了一支堪比洪武帝锦衣卫的力量。

“臣有愆尤,伏乞圣裁。”顾淮如临深渊,深知言辞狡辩难以挽回过失,“臣轻率失言,罪孽深重,应受严惩。”

“然臣父对陛下忠诚无二,绝无叛逆之意,亦无丝毫轻慢之举,望陛下圣明洞察。”

顾淮一次又一次,重重地叩首。

“臣愿一死赎己罪。”

天子挑眉“死?”

“朕不喜滥杀无辜。”

“但,有罪当罚,不罚不足以彰国法公正。”

“宣镇国公。”

兵权和儿子,二择其一时,镇国公会如何选。

陆明朝敏感地捕捉到了天子再次将视线聚焦于她,态度愈发谦和谨慎,心中的思绪被小心翼翼地隐藏,不敢有丝毫的泄露。

顾淮只是说了几句大逆不道的话。

而她嫁给了谢砚,曾经的太子殿下萧珩唤她一声娘。

一比较,她更该死。

“据朕所知,太后将象牙雕海市蜃楼景屏赐给了你?”

“回陛下,象牙雕海市蜃楼屏风是随皇后娘娘的恩赏一起赐给民妇的。”陆明朝老老实实道“起初,民妇并不识是太后娘娘的物件儿,恰巧乐荣县主邀民妇赏花,认出了屏风的来历。”

“太后不轻易赏人的。”天子淡淡道。

陆明朝不慌不忙“民妇愚见,许是太后娘娘爱屋及乌。”

天子不置可否,只是轻飘飘的说了句“太后待乐荣是极好的。”

爱屋及乌?

他的皇姐,永明大长公主才是真正的屋。

平宁郡主也好,乐荣县主也罢,都受的是永明大长公主的荫庇。

“离宫去吧。”

“三日内,离京赴万兴、北霸。”

陆明朝叩首“民妇领旨。”

没有任何耽搁,陆明朝垂首恭恭敬敬退出了大殿。

过程虽有些惊险,但总归得偿所愿。

光明正大的离京,前往万兴、北霸赈灾,本就是她所求。

把陆明蕙推出去的那一刻,她便做好了准备。

只是,没料到会牵扯出顾淮的谋逆之言。

镇国公世代忠良军功卓著,保得住顾淮,但西境的兵权怕是得交出去了。

自始至终,天子要的都不是年轻气盛的顾淮,而是敲山震虎,以顾淮威慑镇国公,让镇国公识趣。

当今天子,是真真没有容人之雅量。

用人疑,不用人亦疑。

或许得位不正的人,时时刻刻总在恐惧有乱臣贼子动摇他的皇位。

所以,秘密设立了堪比锦衣卫的特务组织,严密监视朝中重臣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一饭一食。

还真得庆幸永宁侯府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不值得天子上心。

廊檐下,陆明朝遥遥的看了跪伏在地的顾淮。

顾淮身上有与生俱来的傲慢自负,不算好人,但也绝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恶人。

轻叹一声,安静的跟着引路的内侍朝宫外走去。

悠长的宫巷中,宫灯轻轻摇曳,投下斑驳的光影。

除了偶尔经过的巡逻侍卫,四周一片寂静。

“谢夫人。”

内侍蓦地低声轻语“太后娘娘吩咐,您无需再挂怀谢三郎遗腹子之事,此事已妥善安排。”

陆明朝手指微微蜷缩,不动声色道“公公何意”

今夜交锋,她不敢再低估龙椅上的那位。

没有仁爱之心,却是天生玩弄人心权术、拨动风云变色的高手。

内侍的脚步没有任何停顿,小而碎且快。

离宫后,陆明朝长长的松了口气。

长宁宫里的谢太后也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坐在皇位上的是承儿,陆明朝入宫何须如此提心吊胆小心翼翼。

萧遥,委实该死!

……

半个时辰后,镇国公匆匆入宫。

不过一刻钟,镇国公携顾淮离宫。

“父亲,是儿子给镇国公府惹祸了。”

马蹄声踢踏踢踏。

顾淮眉眼低垂,自责不已。

有些棱角似是一瞬间就磨平了。

绝对的权势下,容不得孤高,容不得自我。

所有人都得对权势俯首称臣。

真正亘古不变的顺者昌,逆者亡。

今夜过后,镇国公府与上京普通勋贵再无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