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393)
“哐当。”一声。
秦太师手中的长刀砸落在地。
“儿啊。”秦太师跪坐在地,抱着没了声息的秦元清,嚎啕大哭,泣不成声。
元清,下辈子莫要投胎至秦家了。
莫要投胎至秦家了。
面对如此惨烈血腥的一幕,黑衣人无动于衷,平静又麻木提醒“陛下的旨意是割下秦元清首级,悬于菜市口旗杆。”
果然,刀子割在自己身上才会疼。
秦太师深吸了一口气,泪眼模糊的举起刀,挥向秦元清的溢血的脖颈。
元清已经死了。
得死的有价值。
头颅割下后,书房地面漫着殷红的鲜血。
黑衣人又掏出一份圣旨“这是陛下赐给秦元清的哀荣。”
这样的死法儿自然是不能公之于众的。
陛下到底还是有几分顾忌秦家,怕彻底寒了秦家的心,因而替秦元清想了个荣耀的死法儿。
“另外,秦二公子和秦四公子的认命过几日便会下来。”
“还有,陛下永宁侯府倾颓在即,太师可为府上五姑娘另寻亲事。”
秦太师跪伏在地“叩谢陛下隆恩。”
翌日。
天大亮。
悬在菜市口的人头被人发现。
从二品文散官光禄大夫,前途无量的秦元清死了。
死的凄惨无比。
身首异处。
消息很快传入了长宁宫。
谢太后放下手中经书,无声笑了起来。
真好。
为二郎报仇了。
秦元清在虐杀二郎时,就该想到会有今日。
只是,陆明朝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谢太后脸上的笑意隐去,取而代之的是忧虑。
万兴县。
陆明朝有瞬间的怔愣。
那个阴狠理智又自负到极端的秦元清,就这样没掀起任何浪花死了。
她死了吗】
第三百三十九章 她死了吗
罢了,这才像宫城里那位的作风。
能杀侄夺位,能将朝夕相处的亲朋故友灭族,一个秦元清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随着夏日的风骤然吹起,落日的余晖悄然飘入,细丝般的光线在陆明朝身上轻轻摇曳,忽明忽暗,眼眸中弥漫着冷冽的气息。
“在想什么?”陆垚捏着书卷,挑起纱帘,轻声在问道。
“想皇帝。”陆明朝声音沉沉。
就像是窗外的天幕,暮色沉沉。
陆垚怔愣了几瞬,张口结舌“想皇帝?”
陆明朝轻抚着小腹“二哥,坐在皇位的人还算人吗?”
“不算。”陆垚甚至没有多做思量,几乎脱口而出。
“那怀谦呢?”
陆垚沉默了。
陆明朝笑了笑,不再庸人自扰。
又是数日而过。
天子强行将小菩萨召入宫中,小菩萨被迫跳崖,生死未卜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远在北地的谢砚也知道了。
尽管谢砚早已知晓陆明朝的计划,此刻他仍不禁感到忧虑。
心忧面冷,通身的气质越发冷冽阴沉,行事越来越不留情面,刘靖远焦头烂额束手无策。
千呼万唤,等来了携密旨入北疆的端王萧斐,只想着萧斐能助他一臂之力。
奈何,端王油盐不进软硬不吃,宛如棒槌,对他的示好视若无睹。
在他面前高贵冷艳,偏偏又去乔嵩面前伏低做小。
刘靖远险些气炸。
这一夜,端王又设宴宴请乔嵩。
嗯,他堂堂北境大将军不在受邀之列。
这些时日,他想了无数的法子,折了无数人,还是没有除掉乔嵩。
镇滞关也没有如他所愿成为死关,反而越发欣欣向荣。
他给田玢浚传的一封封信,也似石沉大海,毫无音讯。
刘靖远不愿相信他一手提拔的田玢浚背叛了他。
可事实就是如此。
唯一的好消息是秦元清死了。
秦元清一死,就再没有人在意秦小将军的失踪。
细细一想,这也不算是好消息。
秦元清的死状那般凄惨,人心惶惶众说纷纭,他也忍不住暗暗揣测,是不是谢家的忠实追随者动的手。
毕竟,死法儿与谢二郎一模一样。
秦家是谢家的仇人,那他这个将谢家取而代之的北境大将军呢。
日复一日,夜夜难眠,心中充满恐惧,唯恐一旦闭上双眼,一把利刃便从天而降,斩下他的头颅,将其悬挂在胜雁关的城楼之上。
这一夜,又是一个不眠夜。
烛影晃动。
刘靖远惊的出了一身冷汗。
环顾四周,不见人影,更听不见一丝一毫的响动。
刘靖远披衣,推门而出,朝着举火把巡逻的士兵道“细致些,不要有疏漏。”
旋即,回到房间,还未褪去外袍,就察觉到案桌上多了个酒壶。
下一瞬,后颈一疼,晕了过去。
倒下前,看清了来人。
不是乔嵩?
刘靖远更加疑惑了。
本该在端王处赴宴的谢砚捏着刘靖远的下颌,将下了药的酒灌进了刘靖远口中。
明朝说了,头孢配酒,说走就走。
只要他加的剂量足够多,刘靖远不走也得走。
他的明朝孤身入陷境给了他揭竿而起的理由。
他快些,再快些,明朝才无需东躲西藏。
上京。
长公主府响起争执声。
“外祖母,您怎能如此冷漠,坐视不理?”乐荣县主双目红肿,泪水不断滑落,声音中充满了悲愤。
“陆明朝一直将您视为尊长,孝敬有加,各种珍奇之物几乎每日不绝地送至府上。”
“即便您不愿触怒陛下,至少也应念及旧情,暗中传递消息,让她有机会躲避,藏身,而不是袖手旁观,任由陛下强行将她纳入宫中,迫使她不得不选择跳崖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