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假千金种田成团宠,侯府全家悔断肠(81)

作者: 福暖四时 阅读记录

孙志晔:???

不理解,并大为震撼。

公堂外惊鸿一瞥,那猎户的确气度不凡。

不过,这也不是生长在锦绣堆里的陆明朝,心甘情愿下嫁猎户的原因吧?

“你继续。”

“陆家女大婚前,曾有华贵的马车入常喜村,据说是上京城来客,前来探望陆明朝。”

“参加喜宴的村民说,那姑娘姓顾。”

孙志晔沉思,如此说来,陆明朝与上京城的贵人确有联系。

那他更得审慎考虑解决此事了。

也不知他遣去上京的副手何时能传消息回来。

没有你可怎么办】

第七十一章 没有你可怎么办

孙志晔伸出两根修长的手指,疲惫又无奈的捏了捏眉心“老爷和夫人还在闹吗?”

回禀之人面露尴尬,头垂的更低“大公子还是过去看看吧。”

夫人把什么冷心冷情胳膊肘往外拐白养个儿子难听话都说出来的。

更难听的,他不敢听也不敢讲。

孙志晔幽幽的叹了口气,他不明白,在县衙牢中静思己过有何不好。

偏偏在爹娘眼里,他就是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错。

假寐了片刻,孙志晔起身,朝着主院走去。

夜色深深,月光黯淡。

孙志晔跨过门槛,挥手驱退了所有丫鬟小厮,温润平静的神情不知何时出现了一道裂缝。

目不斜视穿过地上的狼藉,径直坐在了主位,眼神扫过溅在茶水桌上的碎瓷片,又看向手背上那条细长的伤口,神情冷静而专注。

看来,愚蠢且无能的人,惯爱靠砸东西发脾气。

一脉相承。

“还要闹吗?”孙志晔微微蹙眉,眼神淡淡。

欲捧着博古架上的白釉莲花长颈瓶继续砸的孙夫人僵在了原地,仿佛被人泼了一盆冷水。

可侧眸看向坐在雕花大椅上不近人情的长子时,又怒火中烧,恨不得撕扯掉其脸上的冷静假面。

孙夫人终是把白釉莲花长颈瓶重新放回了博古架“志晔,鹏儿是你的弟弟啊。”

“为了这么个东西伤了你们兄弟和气值得吗?”

“对,他是我的弟弟。”

孙志晔在心中默默补充,也只是他的弟弟。

“不知娘口中这么个东西指的是什么?”

孙夫人耷拉着脸“一些贱民。”

“娘,士农工商!”孙志晔抬高声音。

贱民?

不知所谓!

“爹,娘。”

“他这几年的所作所为,你们可知晓?”

“既知晓,为何不仅不加以管束,还帮他一道瞒着我?”

“你们是想亲眼看着孙家毁在一个无才无能无德的纨绔子弟手上吗?”

孙老爷瓮声瓮气“怎么说你弟弟呢?”

孙志晔失笑。

这一抹笑容非但没有给他增添丝毫的平易近人,反倒加了几分阴森乖戾。

“爹,两个选择。”

“要么,由我一力决定处理此事,你和娘可以质疑但不可插手。”

“要么,分家吧。”

“爹娘如此钟爱老二,那就跟着他吧。”

孙志晔一点点掸平衣袍上的褶皱,待不见一丝痕迹时,抬头,嘴角的笑意似是又深了些。

“分家?”孙老爷孙夫人怒目圆瞪“父母在不分家,你这是大不孝!”

孙志晔坦言“我此生不入仕,大不孝就大不孝吧,无关紧要。”

“背负不孝的骂名,总比被孙志鹏拖累至死要强。”

孙夫人伸出手指,眼看着又要骂骂咧咧。

孙志晔眉眼带笑,声音却阴沉漠然的可怕“选!”

“我没那么多时间在这里听废话。”

孙夫人下意识咽了口唾沫,手指颤颤巍巍,嘴巴几度开开合合,却无一道声音发出,只能求助的看向面沉如水的老爷。

“没有商量的余地?”孙老爷不甘心道。

孙志晔轻飘飘的点头。

孙老爷咬牙“此事,由你做主,我不再插手,但你得保证鹏儿在牢中衣食无忧安好周全。”

“死不了。”孙志晔漫不经心。

“老爷!”孙夫人急的跺脚,面上满是不满。

孙老爷:他也很无奈啊。

子强父弱,他已经全然压不住长子了。

孙志晔施施然起身“既如此,那就别让我发现爹娘的手伸的太长,否则我不介意断掉枝桠。”

“志鹏身边的人,我会尽快处理了。”

“还有,娘砸了这么多瓷器,想来体己钱丰厚,那下个月孝敬给外祖舅父的钱就别由公中出了。”

“夜深了,爹娘早些休息。”

“逆子!”

“逆子!”

在一句句怒骂声中,孙志晔离开了主院。

好声好气的商议,只会换来爹娘的变本加厉胡搅蛮缠。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打算服软。

翌日。

清晨。

晨雾浓厚。

远远看着,雾蒙蒙一片。

如同未经染色的绵软素布,在潮湿之中滋生出点点斑驳。又似那水墨山水纸伞之上,涂抹的层层厚重桐油。

常喜村的雾,比昌河县还浓几分。

陆明朝站在屋檐下,瞧着飘摇不散的晨雾,无端压抑,忍不住想要伸手挥散遮天蔽日的浓雾。

也不知冯金玉是否被救回来了。

半晌午,浓雾才缓缓消散。

冬日里罕见的大太阳招摇的挂在天边,仿佛是欢庆战胜了浓雾。

今日的阳光,格外的温暖。

站在院中,似是要把人骨头缝儿都晒开。

趁着好天气,陆陆续续有人三三两两结伴,闲聊着去山上捡柴火。

隔着院墙,陆明朝竖起耳朵听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