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母对这一套不是很熟悉, 按照举报页面的提示一点点地弄, 弄完了还帮不会搞这个的崔老太太一起弄。
两人一边弄一边嘀咕现在好多人为了流量乱写,完全不顾会不会对别人造成坏影响。
池黎自己都不是很在意的东西, 他们几个相当在意且努力维护,搞得她都开始反思, 是不是和平年代太过祥和的氛围磨灭了她的杀伐之意。
可是,和平年代太有杀气,那不是往脸上标注“我不是好人”,注定去蹲局子吗?
不管了,爱咋咋的,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
“夏兰举报”这事余韵还挺长,直到直播第二周结束,嘉宾们回到S市都还没落幕。
池黎一下船就跟崔老太太和顾景明走了,头都没回一下,气得谢母狠狠一巴掌拍在谢临胳膊上,“你看看你,朝夕相处两周,都不如人一个半路出家的。”
谢临:?
“这和我有什么关系?他们上周就约好了。”
谢母不知道吗?刚刚她在船上约池黎时,池黎就解释过了,可她还是生气。
“要是你动作再快一点,约得再早一点,她现在就跟我们回家了。”
谢临知道只要池黎没跟自己回家,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的,于是安静地当一个哑巴。
这次来接人的,还是上次那个司机曹叔。
曹叔看了一周直播,已经很能接受小精灵的存在,哪怕他们坐到方向盘上,后视镜上,他也能若无其事地继续开车。
“崔奶奶,您身体还好吗?”池黎担心老人上了年纪受不住这般奔波劳累。
“我没事,别担心,我还没那么脆弱。”崔老太太拍拍池黎的手背,又拉着顾景明的手,“你也是,别总愁眉苦脸的,容易没有女人缘。”
崔老太太没把两人的手放到一块,暗示意味还是很强烈的,连开车的曹叔都发现了,更不用说两个当事人。
池黎和顾景明假装没有发现,任由老人家剃头担子一头热。
崔老太太暗暗叹气,她是真的不敢说得做得太明显,现在的年轻人大多身有反骨,长辈越是催促,他们越是摆烂,只会起到反效果。
一个多小时后,商务车在一家幽静的私人餐馆门口停下。
顾景明似乎经常来这里,刚下车才露了个脸,侍应生就说“顾总,请跟我来”,在前面带路。
餐馆采用的是古风设计,亭台楼阁,假山流水,荷塘锦鲤,一应俱全。
设计风格将古风和现代融合得很到位,如果非要说有哪里不满意的话,就是匠风太重,一切都太刻意了。
比如他们的这个包间:菊怀东篱,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原句是采菊东篱下。
包间以“菊”为主题,外面的小院子种了不少菊花,或名贵,或普通,模仿野外种植。
菊花各有香气,或浓郁,或淡雅,交织在一块,构成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说它臭?不至于。说它香?又很难真心夸奖。
这就是人类,在现代化的城市追求自然野趣,在落后的乡村追求发展便捷。
“不喜欢?”顾景明轻声问道。
池黎:“一般。”
顾景明:“那下次换一个地。”
崔老太太一进来就注意到乖巧坐在椅子上的曾孙,欢喜极了:“哎哟,小玉玉来啦。”
小玉玉匆忙跳下椅子,过来搀扶,“曾奶奶,你累了吧?快坐。”
顾景明为双方介绍,“这是我朋友池黎,这是我大哥顾景渊,大嫂蒲秋悦。”
“叔叔,还有我。”小家伙来到池黎面前,小大人一样自我介绍,“姨姨好,我是顾珏,今年三岁,小名玉玉。”
池黎:“你好。”
崔老太太奔波这么久还是有些累的,没有再走过来,而是坐在椅子上和他们说话。
“池黎你看,小茶树和小玉玉是不是很像?”
小茶树特意飞到顾珏的脸颊旁,一张小脸和一张小小脸凑在一块,都是肉嘟嘟,软乎乎的,相似度更高了。
“确实很像。”池黎点头。
崔老太太招呼几人落座,“都别站着,快坐,饿了吧?阿明,让人上菜。”
包间门口候着一位穿旗袍的漂亮侍应生,一听需要上菜立刻安排起来,不到一分钟就上了两盘凉菜,没几分钟又快速上了两盘炒菜。
这速度快得池黎都要怀疑是预制菜了,又觉得开这样规格的餐馆应该不至于。
顾景明解释道:“这间餐馆是我一个发小开的,这里的侍应生都认识我,人刚到餐馆门口,后厨就开始做菜了。”
换句话说,老板给开了个后门,不然不会这么快。
“不过今天这个上菜速度确实比寻常更快一些。”顾景明有所猜测,“可能是知道你来,想给你留一个好印象吧。”
池黎:“我?”
顾景明:“她跟我提了几次,想用你的精灵果蔬做菜,都被我以产量不高为由拒绝了。”
一周前,小精灵们刚刚诞生,等级不高,能催生的植物数量不多。
何况这里是餐馆,要供应的数量多,供应的频率要稳定,这一点池黎根本做不到。
顾景明:“我私下给了她一点,看今天的这个上菜速度,成果应该挺不错的,等会儿她肯定会来找你谈生意。”
“你不想见,我就回绝掉,今天带你来这里吃饭,没有要为你们牵线的意思,只是她这边的饭菜味道好,植物也多,你和小精灵会更舒服自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