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她[破镜重圆](35)
祝苒一愣。
而于梓欣浑然未觉, 还没停下话匣子。她叹了口气, 继续道:“要不是我暑假上补习班的时候偶然碰到他,我还一直以为像这种天才的脑子都不用学习的呢。”
“本来人家就已经经常考第一名了, 结果暑假还不休息,接着学!这么卷,让我们这些吊车尾怎么活嘛?”
“对了,”她看向祝苒,“你成绩怎么样啊?”
话落,半晌无人应。
祝苒眼神放空,在走神。
“祝苒?”
于梓欣拍拍她的手,于是祝苒猛地回神:
“嗯?嗯,对。”
于梓欣:“……”
她有些无奈,摆摆手收拾东西去了,徒留祝苒一人在原地兀自愣神。
第一名。
祝苒在口中默默呢喃着这三个字。
原来成绩这么好吗?祝苒目光茫然地想,那好像他们的差距更大一些了。
下午两点正式开考,祝苒提前半小时进了考场,当时考场里只有三两个人。第一场是语文,也是祝苒的擅长学科,她不怎么紧张,但也没掉以轻心,专心地拿着笔记看。
在这半小时里,陆陆续续有其他的同学进来,祝苒始终埋着头,并没有多注意。
大概十分钟后,走廊外响起皮鞋走路声和高跟鞋走路声,接着,一男一女抱着一摞卷子走进了教室——是第一场的监考老师。
“大家把书收起来了。”女老师道。
班里顿时一片收书的声响。
祝苒也顺从地把手里的笔记往身后的桌子抽屉放,同时慢吞吞抬眼看向讲台,只一眼,她突然顿住动作。
女老师是祝苒的班主任陈咏竹,男老师则是祝苒今天第一次才见,身着一套深黑西装,神情严肃,四五十岁的年纪。
男老师把手里的试卷放在讲台桌上,看向教室里。在男老师即将看过来的前一秒,祝苒迅速低下头,动作里带着些无措和紧张。
是爸爸。
她攥紧了手里的笔,在心里默默想。
心里陡地染上一分雀跃,同时还有一分期待,祝苒低头许久后,终于下定决心抬起了头,嘴角勾起一个有些羞涩的笑来。
就在这时,教室关上的门突然被敲了两下,教室里所有人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到那里,包括祝苒和那两位监考老师。
盛淮屿似乎是跑过来的,微微喘着气,额前几缕碎发无规则地散落,有些凌乱却更为他本人添了几分意气风发的少年气息。
他眉眼微弯,声音润朗,笑着道歉:“不好意思老师,我来晚了。”
少年意气,风华正茂。
祝苒几乎是瞬间就想到了这两个词。似乎没人能对这样的少年人多加苛责,讲台上的两位监考老师同样如此。
陈咏竹朝他摆摆手,示意他快进来。
盛淮屿于是走进教室,在看见另一位监考老师后熟稔地打招呼:“祝老师好。”
祝文成点点头,向来严苛的脸上浮现出几丝赞赏的笑意,是平日里祝苒极少见过的模样。
少年缓步进屋,在一个座位上落座。
很巧的,他的座位居然就在祝苒前面。盛淮屿拉开板凳坐下时,一阵微风刚好从屋里开着的窗户里溜进来,于是,带着清新柠檬香味的少年气息便灌入祝苒的鼻尖,如狂风过境席卷祝苒的脑海,夺去她所有心神。
是少年本身让她失神了吗?
其实不算。
祝苒只是没想到,虽然这个事实已经经由别人跟她重复过无数次——
她的爸爸,是真的非常喜欢盛淮屿。
祝文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虽然祝苒是他的女儿,但也很难回答这个问题。
在她的记忆里,一年365天,祝文成至少有300天是在学校里的。祝苒从小便跟着奶奶生活,至于妈妈,在她三岁时,就因病去世了。
年幼的祝苒失了母亲,犹如一只落单的雏鸟,渴望爱和陪伴天性使她格外贪恋爸爸的存在。
但祝文成工作忙,一心扑在学生上,平时大多住在学校,很少回家,更别提他性格冷峻严厉,大多板着一张脸,没什么笑颜。每每回家,祝苒总是既怕他,又想接近他。
同样的,祝文成做老师教学生有经验,但做爸爸教孩子却一窍不通,父女俩的关系这么多年来一直淡淡。
但说到底,祝苒还是依赖这个爸爸的。所以,她很想变好、变优秀,能够在未来成为父亲的骄傲。
盛淮屿,似乎是她达成这个愿望的关键。 代表考试开始的铃声突然响起,唤回了祝苒已经飘远的思绪。她清醒过来,沉下心,开始专心看手里的试卷。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第一场考试结束。监考老师收完卷子,开始准备离开教室,临出门前,祝文成往祝苒祝苒这里投来一眼。
祝苒捕捉到了,心里很快升起一股惊喜的情绪,她下意识站起身,想追上去。
但很快,她意识到,她误会了。
“淮屿,”祝文成摆摆手,“来一下。”
盛淮屿正和别人说话,闻言喊了声“好。”他笑着,跑到祝文成旁边,自觉地接过祝文成手里的一打试卷,和他一起往前走。
祝文成则拍拍他的肩,目露欣慰。
祝苒愣在原地,良久,才回神复又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