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苹果与柏拉图(20)
在她走神的片刻,对面两个人已经切入正题。
“我大概对你们这个事业二部有了初步了解.......”毕正转脸看向潘柏雷,“看来刘董想磨练你,不亏是亲舅舅。”
“别挖苦我。我现在已经非常后悔答应接手二部。”
“那你想干嘛?什么都不管玩tຊ消失?”
潘柏雷烦躁地抓了抓头,他还真这样想过。
他翻开报告中的某一页,指给他们俩看---那是山东的一家生产厂商,今年的采购持续到八月份就没有了。
“因为环保问题,这家工厂八月停产,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复产计划。我们的合同还有半年的货没有交,客户那边一直在催,工厂又不肯放半点货,其他渠道也没有补充货源。”
毕正微微颔首:“听上去不妙。”
“更不妙的是,刚刚舅舅告诉我,客户要求我们这个月必须给出一个正式回应。要么继续供货,要么终止合同赔钱。他让我去跟工厂沟通,再答复客户。”
潘柏雷脸上露出委屈的表情,凭什么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他?
他无比抱怨地摊开手:“说真的,这些麻烦的事情不是应该由下面的人来帮总经理解决吗?”
“显然,这个麻烦下面的人恐怕解决不了,所以才需要总经理来……”毕正摸了摸鼻子,“……承担责任。”
“你是想说来做替死鬼吧?”
梁芝欢忍不住笑出了声,继而马上意识到这样既不厚道又有所冒犯,于是充满歉意又诚恳地说:
“也许刘董觉得下面的人已经竭尽所能、无法挽回,所以才希望由总经理出面,说不定还有一线转机?”
“我出面就有转机?舅舅的面子可比我大多了!”
“也不一定。”毕正说,“人与人之间的磁场很微妙,说不定你一个新面孔出马,反倒容易打上交道。”
潘柏雷才不信。
别说他舅舅,就是二部经理这么多年经验,难道还比不上他一张新面孔?他们都搞不定,凭什么他可以?
“多说无用。”毕正嗓音沉沉,“反正事已至此,硬着头皮你也得上。”
“关键怎么上呀,大佬?”潘柏雷叫出港音。
“死棋活下。”
“什么意思?”潘柏雷不懂。
梁芝欢弱弱地插嘴:“是不是死马当活马医的意思?”
毕正扬了扬眉:“也可以......这么理解。”
潘柏雷张着嘴,满脸苦色:“那就是希望渺茫......”
“也不是完全没希望嘛。”梁芝欢还在给他打气。
“没错。”毕正摸了摸鼻子,习惯性地挑着眉。
“虽然前途一片渺茫,但保有梁小姐的乐观心态也是好事。”
第11章 11
十一月初,厦门还相当暖和,但北方已经冷了,而且干燥。梁芝欢往行李箱里硬塞了一件厚外套。
这是她第一趟出差,因为新鲜感而有一丝雀跃。
当飞机还在低空飞行时,她隔着弦窗饶有兴致地看着渐行渐远的城市。而她旁边的总经理却截然相反,还没起飞就开始酝酿睡意。
周三在餐厅跟毕正商量完毕之后,潘柏雷决定周五动身,亲自飞到山东,跟工厂协商合同执行的问题。
毕正根据既往经验,详细分析了几种可能性,并提醒他要在心里把甲乙两方的位置对调。
供应商看似乙方,实际上某些时候扮演的却是甲方角色。比如市场货源紧缺,或者本身长期垄断。
她在旁边默默听完,第一次对“建立安全、可持续供应链与开拓客户同样重要”有了具象化的认识。做贸易采购这行,要用维护客户的心态,去维护好供应商关系。
未来她不会只做数据分析这类基础工作,也不可能永远当助理,于是主动提出想一起去山东。利用此次参与业务的绝佳机会,学习如何与强势供应商打交道,
潘柏雷很好说话,一口答应。除了他们俩,一同前往的还有负责该工厂的采购经理王凯。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降落在济南机场。王凯与工厂联系,得知工厂的车子已经在机场外等候。
一出机场,阵阵冷风迎面吹来,驱走路途倦意。
根据安排,商务车直接把他们送进了工厂。正值午餐时间,他们在食堂匆匆吃了午饭。然后,工厂的副总带领他们在现场转了一圈,再来到会议室,总算见到工厂的大老板。
简单寒暄完毕,工厂副总介绍了目前的情况,王凯也说明了他们的难处与此行目的。
果然如毕正分析,因为八月大片工厂停车整改或者检修,目前市场已经断货,工厂在谈判上完全处于压倒性的主导地位。
双方就交货计划商谈了很久,工厂一直拿停工的不可抗因素当挡箭牌,虽然嘴上说了许多“会大力支持”的话,但实质上没有达成任何可操作协议。
对方大老板明显有些心不在焉,开口说着不痛不痒的废话。
而总经理则是少言寡语,心事重重。梁芝欢看在眼里,想不到任何办法,只有干着急,难道真是一局死棋?
最后,对方大老板似乎再无耐心纠缠,提议结束会议,送他们去酒店稍作休息,晚上再为他们接风洗尘。
“潘总,实在不好意思,我已经尽力了。”刚下车进酒店,王凯向潘柏雷致歉。
毕竟,这个工厂一直由他负责,不论关系维护得好与不好,最后的结果是不好的。
潘柏雷拍拍他的肩,嘴角勉强弯起一抹笑容。
“我知道……晚上继续努力!”
王凯愣住,他补充说道:“努力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