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年代文里卖美食(51)

作者: 柏林雨声 阅读记录

六道菜,有荤有素有汤,还有凉菜,取一个六六大顺之意。

此外,自己买的月饼也摆了四块出来,三一式擂叠着,精巧又漂亮;还有张奶奶送的豆包也上了桌。

原本应望没料到张奶奶会送豆包给他们,所以就准备了水果,一共凑齐八样,取一个吉祥如意的好意头,但既然张奶奶送了东西,那水果就不摆了,也是一样的。

八样东西摆在方桌中间其实挺壮观,每人再装一碗白米饭,然后面对面坐着,让应望和魏云舒瞬间有种此生都圆满的感觉。

凭借两人的关系,彼此间压根不用客套,拿上筷子就是干饭。

应望率先朝扣肉发起攻势。

特意切厚一些的肉片裹上了磨得细腻的米面,用筷子夹住的时候还在微微发颤,但并没有米面簌簌落下,因为蒸出来的油已经将其粘粘附着在肉上。曲红,极亮眼的颜色。

入口,已经蒸得软烂的肉稍微一抿就化了,那看起来颇为油腻的肉吃起来却丝毫不腻,只剩下无与伦比的香。

扣肉常分咸口和甜口,应望两种都爱吃,可非要做选择,那他可能更偏爱咸口一点。原因很简单,咸口下饭且不容易腻,而甜口应望常常吃三四片就腻的不愿意再下筷子。但咸口他却能单吃半碗。包括碗底的细米面,被油浸泡的油滋滋的,用来拌饭可下饭。

当然,桌上这么多菜,不着急拌饭。

魏云舒率先伸筷子的是红烧鱼块。剁成小块的鱼已经被煎的四面焦黄,鱼皮轻轻一撕就能下来,满嘴焦香。鱼肉外焦里嫩,轻微的辣感让混了各种调料的滋味显得更加丰富,再来一口白米饭,那感觉绝了。

麻婆豆腐更是下饭利器,先仔细挑出花椒粒,将已经混杂在一块的肉糜、豆腐、酱汁和米饭搅拌开,吃一口是满嘴的椒麻香。如果舌尖碰到豆腐粒,那种滑嫩的感觉更是惊喜。

如果嫌它们重口,那还能来一筷子油渣炒莴笋片或者青菜肉丸汤,这两样都是清淡口,清爽又不显寡淡,用来改口味清肠胃再好不过。

尤其那青菜肉丸汤,单独拿个碗来喝汤,满嘴的咸鲜。

“云舒,喝汤,汤不错。”

“好。”

“张奶奶包的豆包也好吃,红豆已经蒸面了,腊肉虽然有点咸,但吃起来很香,连葱花都好吃。”

“馅料应该是提前炒过的。”

“肯定的,不然不会有油。”

豆包馅料里并没有多少油,但吃起来并不干,反而很香,可见炒馅料的人手艺也是极好的。

一口豆包一口菜,应望接连吃了两个。

而卤味拼盘无需多说,在今晚成为了不少人家饭桌上极受欢迎的菜品,大家筷子下的飞快。

“这卤菜可真不错。”

“我喜欢海带,很好吃。”

“木耳也好吃,咬起来有点脆,但有肉的感觉。”

“蘑菇才香呢,里面有汤汁,咬一口里面的汁水就会迸出来,可香了可香了!”

“这卤汤拌饭都好吃!”

“卤汤留着,赶明儿我买块豆腐来煮上,这就是一道自己做的卤菜了,完全可以再吃一顿。”

“我要吃!”

……

城南。

应望和魏云舒这一餐已经吃到尾声,两人都是年轻大小伙,饭量自然不在话下。不仅原本的六样菜被风卷残云吃的所剩无几,甚至还重新端了一碗扣肉出来,现在只剩下一半。

到此,两人是真的吃爽了,这具被亏待了十多年的身体舒展开,慵慵懒懒的靠着墙。

应望再一次心想,这才叫生活啊!

桌上一摊子摆着实在不好看,歇了一会儿后两人就起身把碗筷收拾了,厨房及院子里的锅也得清洗干净,垒的临时灶推掉,把场地打扫干净。

应望和魏云舒分开忙活,忙碌了二十来分钟才收拾完毕。

早上买了李子和枣子,应望拿去也用水洗了,端着水果出来的时候正看见魏云舒进院,“锅还回去了?”

魏云舒点头,“还了。”

那锅是跟别人租的,说好了是一天,现在用完了肯定得还回去。

应望说:“洗洗手,吃点饭后水果。”

魏云舒应了声好。

可能是过节的关系,本就人多的城南今晚显得更热闹,哪怕隔着个院子也能听到小孩的欢笑声。

应望心情也很好。

他特意将桌子拉到客厅中间,上面摆了还没吃的月饼以及刚洗干净的水果拼盘,以及一碟用来消磨时间的花生和瓜子。

随后,又去开了窗。

中秋节嘛,当然是要赏月的。

此时,窗外晚霞弥漫,橙色的光晕染了半边天,连云层都带着一层橘光。

魏云舒从外洗了手踏进屋,就见仰着脸沐浴在夕阳里的人。

他站在原地看了会儿。

“心情这么好?”

应望闻声转头,脸上笑意融融,“还不错。”

魏云舒靠在门边,“因为过中秋?”

应望答:“是也不是。”

魏云舒:“那是?”

应望眼睛里有光,“我以前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我能平平静静、随心所欲的过个节。”

这辈子前半生他上不了许家餐桌,别人过节的时候他只能蜷缩在柴房、或者偷摸出去找野菜野果草根度饥荒;上辈子他回了应家后,每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他虽然得以上桌吃饭,可无时无刻不在遭受精神攻击——对应家那对夫妻而言,他那个哥哥才是亲生的,而他只是一个培养皿而已,所有的嘘寒问暖都是别人的,他只能拖着残破的身体苟延残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