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羡(119)

作者: 薇薇一点甜 阅读记录

宁不羡手指扣了扣车板,车夫立刻拉停了马车。

踩脚凳刚方向,大门便已从内打开,一黑一白两只异色布靴从内徐徐踏出。

陶谦今日换了身窄袖的白色胡服,衣袖滚了黑色的云边,同纹路的铜腰带盘绕在腰间,衬得他挺拔修长,如郁郁苍柏,既不背制,也颇有一番翩翩少年郎的风姿。

自他踏出的刹那,宁不羡就觉得自己右手臂上一重。

阿水躲在帘子后,惊喜地抱着她的臂膀低呼:“新管家!长这样!”

宁不羡被她话里的惊艳逗笑了,打趣道:“平日里见沈侍郎,我看你也没这么激动啊?”

“那不一样。”阿水小声道,“我第一次见姑爷,就觉得他不好惹。”

“那你还一脚给他踹水里了?”

“……”阿水的眼中流露出惊恐,“对哦!我踹过他!到水里!姑娘……要是哪天姑爷想起来了要把我沉到咱们院的池塘里去了你可一定要救我啊!”

“……我努力。”说完,她若有所思地望着陶谦笑着朝她们走来的身影,忽然问道,“那你觉得陶郎君看上去好惹吗?”

阿水有些不明所以。

此刻,陶谦已经走到了两人跟前,而宁不羡的车帘还处在一个将开半开的状态。

陶谦抬头看了眼,下一刻便从善如流得将手腕退回衣袖内,包着布,向即将下车的宁不羡笑着伸了出来:“二姑娘,请。”

宁不羡嘴角动了动,就着他的手,踩着凳下了车。

待她落地之后,那手却还没收回去,反而继续高举着,望着车上仅剩的另一人笑。

阿水低头看着那几乎快碰到她鼻尖下的手,惊喜的话都快说不利索了,她颤颤巍巍地指着自己道:“你……我?”

陶谦似乎被她逗笑了,点点头:“嗯,阿水姑娘也请。”

“哇!你还知道我的名字!”阿水兴奋地将自己的手放了上去,温热的触感一碰,她借了把力,脚就已经软绵绵地踩到了地面上。

姑娘刚才问的是什么问题嘛!这个陶郎君看上去明明就很好惹!好惹得很!

然而月悬高空,看似明澄如镜,实则如隔万水千重。

宁不羡不轻不重地在这个被美色迷得快鬼迷心窍的小姑娘腰上托了一把,挑眉道:“这就沦陷了?”

陶谦似乎听清了她们的话,低笑了两声。

阿水红着脸锤了一下正笑得揶揄的宁不羡的背。

在她们悄悄打闹的间隙,陶谦指引着车夫将车停到了靠巷墙的一角,随后便带着些愧色地朝二人走来:“刚租下的店,还没来得及怎么收拾。等院内的马厩修好了,二姑娘的马车就能够从巷子后面绕到马厩内停着,也免得泄漏您的身份。”

虽说西市繁华,远非毗邻皇城、状貌严肃端正的东市可比,但那些世家大族却很少涉足于此,无外乎嫌它放浪粗鄙,不愿和贩夫走卒们搅合在一起。陶谦的考量,应该也是出于此。

宁不羡半真半假地笑笑:“我商妇的衣服也穿过,西市的铺子也开了,我还在意这个?”

说来也挺好笑的,当初宁云裳问她“努力赚钱难道是想要做商妇吗”的时候,她还挺排斥的,恨不得竖起三根手指,和这个四民之末的等级火速划清界限。

结果到头来,她能够抓住的唯一依仗,却只有这四民之末的商贾。

母家?散干净了。夫家?年老色衰之后,估计也就那样了。凭她那点嫁妆和生父对她的态度,沈明昭休弃她的时候怕是毫无心理负担。

她抬头望着那陌生的门廊和旌旗,笑叹了一声:“这就是我的铺子了。”

陶谦注意到了这一点,朝她含笑点头:“要我带您进去参观一下吗?”

她笑着点了点头:“不胜荣幸。”

*

“这里是前门脸,承蒙二姑娘不弃,我平日就坐这。”

门厅那里放了一张多半是前任所有者留下来的老旧木台。

宁不羡往那掉漆的牙碜东西上扫了眼:“换新的吧,毕竟也是脸面。”

陶谦也不推辞:“多谢二姑娘。”

仿佛,他就是故意出声提醒的。

其后是晒晾布匹的中院,许久没人用了,野草都生出来了,陶谦说之后会着人来除草整顿,再添置一些坐凳、晾架之类的。院角有个木栏围起来带槽口的牲口棚,多半就是他之前提过的马厩。

中院背后是灶房,烧火造饭应该都在这。

陶谦指着灶房背后带着水井的空院落道:“到时煮染料的缸可以放在这里,免得放在院子里,靠近灶房,水井也在,用起来比较方便。”

“对了。”他忽然步伐一顿,转头就躬身向宁不羡行了一礼,“有件事未和二姑娘商量,就自做了决定,还望二姑娘恕罪。”

阿水这姑娘早被美色迷乱了心窍,见着月色黯淡,桂树弯腰,万分不忍,不等宁不羡开口就是:“不恕罪!不恕罪!我们姑娘很好的!她不会生你气的。”

“哦?我怎么不知道我不会生气?”宁不羡的声音幽幽传来,随即又恢复如常,她笑吟吟地伸出手,指尖勾着那弯折的玉桂,柔滑的指腹一触即松,“您可是我亲自请回来的管家呀,我怎么会生你气呢?”

说完,她不动声色地收回了手,陶谦落在上面的眼神也跟着收回。

“这院子已经到底了,我没看见给女工们住的地方。你给她们安排在哪里了?”

陶谦起身道:“我出身江南。姑娘也知道,江南多绣房,好的绣品更是独献宫中的贡品。绣房织丝纺纱上染,忙时染缸炉火彻夜不歇,烟气缭绕,久而久之,那些住在绣房内的女工们大多染上了咳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