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141)
“不客气,今日佳节,饮热汤,驱百寒,本庄祝诸位来年无病无灾,合乐安康。”她款款步上台阶,身旁的陶谦望着她,面上笑容不变,似乎早知道她会如此顺水推舟。
宁不羡微微一笑,退至门旁:“今日新上了厚料和拼布衣,若一起购买,拼布衣便只要一百五十文一件,诸位感兴趣的话,内里有绣娘帮忙量身裁改,不收工费,都是全新的好料子,和馄饨一样,只图个过节的好彩头。”
被她这么一说,原本只是想混碗馄饨吃了走人的都来了兴趣,想要进去转转看了。
毕竟,这家铺子刚开业的时候弄的响头大,宁不羡三令五申,陶谦严格执行,无论买与不买,都要记得铺号脱胎东市,若是能对那些挑剔的贵人们全程笑脸相迎,那么百姓也一样。这里是西市,顾客本就没有三六九等之分,但凡客人进了这道门,谁甩脸子,谁这个月的月钱,就不必再要了。
顾客们纷纷走入店中。
所谓拼布衣,就是不要的碎布拼成的衣服,一百五十文一件,听上去无比寒酸。
可这本该寒酸的柜子旁,却满当当站着三个戴着扳指的年轻绣娘,再抬头一看,客人惊了:“这是……拼出来的?”
那上面平铺的衣裳色正纹顺,接缝处以刺绣或贴绣遮掩,不凑极近看,几乎看不出这是拼出来的衣服。他们之前还以为,拼布做出来的衣裳,肯定就和老和尚的百衲衣一样,层层叠叠、乱七八糟,要不是图便宜,一百五十文钱一件,料子好可以拆了改别的东西,谁要?
孙绣娘见客人们如此惊讶,也有了自信,她含笑点头:“不错,这是我们齐管事自江南带来的技艺,用来拼接的布片,也是同匹料子上裁下来的角料,颜色一致,缝好后再染的纹,有缝的地方就在背后补绣针……您要是喜欢的话,我给您量身改衣?”
客人犹疑:“真的只要……一百五十文?您也不再收我改衣裳的钱?”
“当然。”孙绣娘道,“请来这边。”
*
门外,陶谦躬身赞许:“不愧是二姑娘,一息之间就由汤锅带到了咱们新上的拼布衣上,之前我还一直烦恼万一他们白吃了我的馄饨,不买东西,可怎么交代呢。”
他的语气里满是后怕,可眼中的笑意却告诉她,这全都是瞎话。
她看陶谦是迫不及待地给她挖坑看她下一步路要怎么走吧?
宁不羡笑了笑:“是啊,陶掌柜这次的决定做得就和之前失火那次一样,非常好,非常及时,所以,这次的馄饨原料钱我就勉为其难帮你出一半好了。”
陶谦被扣钱,笑容不变:“可我记得,二姑娘方才认了,确实是你的主意啊。”
他在提醒她之前当众认下的鬼话,请她不要出尔反尔。
但她,偏不。
“所以也请陶掌柜记得,我再怎么和气好说话,也是你的东家。”
“……”陶谦轻笑一声,“是,东家,小人记住了。”
她不去理会他话中暗藏的不悦。
事不过三,就算他是未来首富,也不能在岌岌无名之时白拿人家的钱去故意碰壁找乐子玩。
更何况,施食一事,本身该是朝廷所为,官员家眷在自家铺前越俎代庖,还是在这对举国上下都意义非凡的冬至之时,若被有心之人拿来说道,会是个麻烦。
陶谦此举,是有意,还是无意?
*
晌午过后,宁不羡便依前言回了沈府。
灵玥已在晌午前揉面做面剂,和好了五味馅,要做京中世家风行的五般馄饨。
所谓五般馄饨,便是五色五味,这还不算什么,若是入了宫宴,席上还有以二十四节气为蓝本的节气馄饨。
五色是揉面前调好色的面剂子,槐叶一色,黄花一色,波棱菜一色,樱桃汁一色,白面也算一色,无需醒面,直接用擀面杖擀成四四方方的面皮。
五味则是鱼泥一味,蟹黄一味,笋菇鸡肉一味,茭白羊肉一味,韭花獐肉一味,勺子舀了馅,包进五色的面皮中。槐叶配茭白羊肉,樱桃汁配鱼泥,黄花配笋菇鸡肉,波棱菜配蟹黄,白面配韭花獐肉,各色各味,相得益彰。
正房上下,连带无所事事的沈银星,不分大小尊卑,围坐在灶房内,一个个精巧的馄饨跳上案板,渐渐将空荡荡的灶台旁填满。
沈夫人每个味道的都挑了些,用盒子装了,让灵玥送去东偏院,给二房也尝尝鲜。
虽说罗氏对她总是忽冷忽热,但她好像是真心把对方当成妯娌的。
馄饨好了,除开宁不羡之外的其余碍手碍脚的,通通被灵玥逐出了厨房。
这时节天寒地冻的,再做什么酥山、冰酪,哪怕是沈夫人再嘴馋,沈明昭回来见了都要训斥的。宁不羡想了想,便做了冬日可食的杏酪,其滋味甜蜜丝滑,不但入口香醇,且暖腹效果极佳。
夕阳西斜,府内点灯。
宫内的筵席还未散,喧闹的金鼓丝竹声自宫城内幽幽传来。
沈夫人打了个呵欠:“还没回来吗?”
灵玥劝道:“没呢,才刚刚上灯。”
沈夫人抱怨道:“等人用膳真讨厌,阿骏生前从未让我等过他。”
是啊,因为连宁不羡都有所耳闻,沈少傅从不参加这类赐宴,只说自己身子骨不好,吹不得风,所以辞谢不去。
沈夫人说的没错……
桌上的菜肴由热转温,到灵玥开始掐着时间算下一次复热能不能刚好赶上宫中散宴,沈明昭回来,月头渐渐高深,盘子也早已冰冰凉凉,再不见半丝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