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214)
然而,被锁车内的女囚因手腕被铁链系于车座上,无法逃脱,不幸获难,在大火被扑灭后,只留下了一具烧焦的残尸。
据换班回来的洪州府兵报,他们回来时,只有杨侍御史说听到了瓦缸或瓮罐碎裂的声响出马车查看,一个人清醒地在马车旁站着,其余大人们均在梦中,尚未被惊醒。
而马车内本不该有火源,却最终落下了一枚自京城而来的火折子,以及萦绕着焦臭味的烈酒煞气。
这场无故失火案,以杨况有重大放火杀人嫌疑落下帷幕。圣上虽未大肆追究,但朝中却由此传出杨家与敬王一党的流言,毕竟,几年前,杨家就曾属意过敬王妃一位。
至于敬王殿下,他不知从何处闻得风声,早在西北军堵住府门前,便抛下家眷一人偷偷出逃,目前不知所踪。故而敬王府内最终落网的,只有敬王妃秦氏,以及其余一干家眷。
敬王失去行踪后,久病于东宫的太子不得已带病出面,重新主持大局。
相较于身强力壮,却狂放无礼的敬王,大臣们忽然觉得,这个病秧子太子……似乎也,还不错?
起码进退有礼,也不想着叛国上位。
太子奉圣上命,在全境内缉捕出逃的罪人李珏。
当年腊月,圣上下令征讨突厥,于明年开春发兵。
同月,户部尚书沈明昭因再度触怒圣上,贬谪为苍州刺史。
而于行庄内休养足有六年之久的沈少夫人,终于病愈,重回京城。
江南茶庄篇番外 陶谦篇上·陌上花早
陶谦第一次见到宁不羡,是在秦府的回廊旁。
一撞之下,她身上的腰牌滑落在地。他俯身弯腰捡起后,抬眼就对上了那双好奇打量他的眼睛。
不,其实与其说是好奇,不如说是探究。
他一直知道自己相貌不错,也很擅于利用这点优势。可对上那双眼睛的那一刻,他就很清楚,这个优势似乎对她没什么用。
她的眼中也有惊艳和欣赏,但却并没有什么迷恋,那种程度的欣赏就好比对着一个精美的古董花瓶,而更深的,则是那种了然之后对于同类的会心一笑。
她一眼就看穿了他。
他稳住身形,假装毫无察觉,温声细语地将东西还给了她。她也并未深究,匆匆道谢便离去了。
她在那日的秦府宴席上大放异彩,而他却转头被她撞破了与秦萱的龃龉。
发现尴尬躲在角落的宁不羡的一瞬间,他心中是有过慌乱的,但很快,这股慌乱被理智所取代。
他赌这位夫人不敢造次胡说,因为她是个聪明人。
事实证明,她确实是。
那一日的插曲并未成为流言,目睹一切的人纯当自己瞎了,什么也没看见,他觉得她很识相。而后,他知道了她的生意,她的铺子,他觉得这姑娘更有趣了,比秦萱有趣多了。甚至有时候会觉得,这姑娘困在内宅里做个无聊的官家夫人真是可惜了,若她出身商贾,想必是个经商的奇才。
这就是他们的第一次见面,以意料之外开头,以意外之喜结束。
那时,他其实陷入了泥泞之中。
生父死后产业尽落入了叔伯手中,徒留故土,他没有任何倚仗。
他上京是为了求存。
他靠着相貌攀附了毅国公府大小姐,秦姑娘果真上钩,将他引荐给了敬王。可惜敬王殿下对一介商贾出身的他并不感兴趣。
他必须要与敬王交换才能获得他的青睐。可是,他一介商贾,能够与之交换什么呢?
这时,他想起了她。
吏部尚书之女,户部侍郎夫人,宁不羡,宁二姑娘。
她那日遗落下来的腰牌,他也在事后打听清楚了,腰牌来自西北军,是吏部尚书夫人娘家的东西。非夫人所生却拿到了夫人的家族印信,这位宁二姑娘是个聪明人,而且是个聪明且很会讨人欢心的姑娘。
对敬王的投诚,忽然就有了眉目。
他想到了接近她。
假借着道歉的名义,将那日咽入腹中的龃龉重提,他送去了致歉的礼物——一盒浮云茶。是礼物,也是隐约的期待和试探。
她给出了回应,甚至是,比他想象中的,更加惊喜的回应。
她约了他在景云楼见面。
席间算是宾主尽欢,但却是各怀鬼胎。但他却完全没想到,她居然会想到要他给她做什么店铺掌柜,这实在是令人哭笑不得,简直让他想剖开那颗脑袋看看,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为何一会儿精明,一会儿又莫名其妙令人摸不着头脑。
可他自然是应了。
做掌柜,无疑是最好的接近方式,他将一切上报敬王,作为自己对其有用的第一次交换,帮助敬王监视沈家与沈侍郎。
计划实施得很顺利,直到沈明昭越过所有人忽然发难收线,敬王势危,便毫不犹豫将他推给了沈明昭处置。他首尝失败,满腹牢骚上门对着那位他以为被“蒙在鼓里”的沈少夫人发作,讥讽她如自己一般被人蒙蔽。
可她什么都知道。
她从最开始就知道他的目的,也知道沈明昭私下所为。
他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是该骂她愚蠢?她不蠢。不愚蠢?明知有难却还等待着回心转意,而不反抗?
这就是女子吗?
再精明的女子也不过就是个被情爱所拖累的蠢货?
他有些挑衅地留下话,问她敢不敢同自己一并出走?
京城虽败,但他总能找到机会与叔伯抗衡的。几年过去,他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初出乡野的毛头小子了。
金光门旁没等到人,他便以为她离开的话只是戏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