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不羡(275)

作者: 薇薇一点甜 阅读记录

她亲眼看着陶谦掏出钱袋子,将里面的银两送给那些行商作为路费,并不求回报。想来,这一路接受他赠银的行商们之间多半就要多多宣传陶谦大善人的形象了,而浮云山庄的火坑里能跳的人,多半也会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

*

这日,已到苍州边界。

宁不羡自马车中钻出来,阿水正用水囊替她打湿帕子洗脸,却见陶谦自那边过来。

阿水立马竖起了耳朵,紧密关注着两人的交谈,尤其是陶谦与宁不羡之间的距离。

陶谦在三步之外站定。

宁不羡捏着帕子,揶揄:“今日不去做陶大善人了?”

“可不敢,已到苍州地界了,再往前走一段路,就能遇到巡视的守军,我可不想被人借题发挥,当作什么蛊惑人心的奸细,被抓走了。”

“什么奸细?蛊惑人心的妖精还差不多……”阿水在一旁小声嘟囔着。

陶谦倒是听得清楚,他不怒反笑,微微躬身:“多谢阿水姑娘对陶某相貌的认可。”

阿水:“……”

此时,他们距离苍州府已经不远了。

阿水撩着车帘,好奇地往窗外看:“姑爷会派人来接我们吗?”

宁不羡闲闲问:“那你给他报信了吗?”

“……”阿水僵硬片刻,随即大声反驳,“怎么可能!我一直在车上!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您的视线呢!”

“那就不会。以他的性子,一定会提醒州府中的人一切如常,派人来迎御史,显得自己过分心虚热情,他也放不下这个身段,但府内应该会给他们备好驿站,不会亏待这些京城来的同僚。”

“您很了解姑爷嘛。”

“他是什么很难懂的人吗?”

阿水努嘴:“您去问问看那边马车里的人呗?”

和她所料不差,一直到进苍州州城,都没有任何人前来迎接,进城门的时候,守卫检查了他们的朝廷文书,就自动指挥起了运粮车,让押送军跟着他们走。

与宁云裳同来的御史们不解:“刺史大人呢?”

“哦,大人在州府备好了文书,正跟着诸位御史、巡官们前去核验呢。”

两名御史对看一眼,一时间不知道该说这位是不上心还是对过于上心。

眼见着,马车在州府门口停下来了。

沈明昭一袭朱红官服,领着州府众人正在门口恭候着。

车上的宁不羡远远望着,忽然想起了他去年去洪州的时候。

那会儿他摆谱将雷刺史还有她和陶谦都折腾了个够本,如今倒也终于轮到他自己谦卑地在此恭候来人,不得不说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

她忍着笑,掀开了自己面前的车帘。

似乎是心有灵犀,在她掀帘的刹那,沈明昭抬起了头,朝这边望来。

错愕与惊喜在他的面上交替闪过,唇角的笑意刚要扬起,却在看清楚某位自最后一辆马车上走下来的不速之客后,收了回去。

陶谦对着他杀人一般的视线,微微躬身:“沈大人。”

看似谦卑,实则对面挑衅。

沈明昭面上的神色,瞬间冷了下去。

第一百七十一章 满室画像

沈明昭不高兴。

脸黑得如同滴墨,面色也难看得吓人。

两位御史面对着苍州府整理得一丝不苟、条目分明的文书,都没挑出几分错来,谁也不知道沈大人究竟在不愉快些什么。

想了想,多半是沈大人由京城贬斥至此地,从自小生长的富贵温柔乡,送到这吃沙子的大西北,心有不忿罢了。

于是,其中一位脾气稍好些的御史安慰他道:“沈刺史不必介怀,以大人的政绩,至多一两年,也就调回去了。”

“嗯。”沈明昭不咸不淡地应了一声,“多谢王御史。”

王御史见他情绪仍旧不大好,有些不明所以地望向边上的宁云裳。

你是他原先的下属,你总该了解他的脾气吧?

宁云裳嘴角抿了抿。

她在忍笑。

她是知道不羡和那位陶庄主的陈年旧事的,陶庄主一下车,沈明昭就变了脸色,所想为何,这还不好猜吗?

于是,她出声对两位御史道:“今日天色已晚,我们赶路多日,有事不妨明日再谈?沈大人来了家眷,也需……”

两位御史大人这才恍然大悟。

人家沈大人的夫人千里迢迢来探亲,他们居然一心缠着人家谈公务!真是失礼了!

两位御史互相看看:“那咱们就先……”

结果,话音未落,就被那个黑面的阎王打断了。

“先什么?”他冷冷地哼了一声,挥袖又甩落一地文书,“今日事,今日毕,就在此地,核对完再说!”

宁云裳:“……”

*

“这里就是内院了,夫人请。”

录事官殷切地推开了院门,请宁不羡和阿水进去。

和她想象中的十分不同,她本以为沈明昭一个人住在州府内,肯定是家徒四壁,院子里空落落的什么也没有。

不想竟是不然。

西北不比京城,没有好的工匠,气候也不适宜,种不出什么花卉蔬果,但沈明昭居然在院子里种了些西北特有的沙棘。

来的路上,陶谦指着那一丛丛挂着橙黄果实的翠枝对她道:“那是沙棘,西北大漠中的圣果良药,当地人以其食用或捣碎入药,行商在大漠中有幸遇见了它,也可充饥补水。”

“这是你们种的还是你们大人亲自种的?”她摘了颗果子,擦擦塞进嘴里,登时酸得差点嘶出声来。

“是大人自己种的。”

“嘶,好酸,你们大人当花匠的水平比在京城的时候下降了不少啊。他在京城的时候,种的梨子、樱桃什么的,可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