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羡(280)
陶谦:“苦栗果已经被叶校尉送到军营里去了,据说是替代了大约数千斤的口粮。”
宁不羡:“这东西比粮食容易长,也比粮食便宜,虽说味道不怎么好吃,但充饥也够了。”
陶谦:“可惜这东西只长在江南一带,每每必须采摘完毕,晒晾干之后再行运输,虽说也算便捷,但终究麻烦,要是能在这里长就好了。”
“没用。”宁不羡摇头,“沈明昭来这里上任的时候就带了它的树种,他试了,花匠也试了,没人种的活。想来这野树、野果也和人一样,只有适宜之地才能生长。”
陶谦点头:“是啊,本质上不过是野树果罢了。”
“是啊,只不过是野树……”宁不羡忽然一顿,“是啊,它是野树果,那,苍州本地,会不会也有自己的苦栗子呢?”
陶谦被她说得一愣:“什么?”
“你想,京城人爱将橡树的种子做成橡粉糕,洪州的苦栗子泡发之后能成苦栗豆腐,那苍州会不会也有这样的东西?”
陶谦笑了,点头:“有理。”
宁不羡扬起嘴角:“是时候把使绊子的沈大人借出来用用了。”
*
次日,苍州刺史府张贴公告。
“刺史有命,着全城并邻县、临郊百姓,上献可食用的野菜、野果、野树种,但凡有上献者,每人赏纹银一两。”
什么?
路边不值钱的野菜野果值一两纹银?!
消息一出,全城轰动。
仅半个时辰不到,刺史府门口便人头攒动,府内所有值勤官吏系数出动,稳固秩序,甚至叶铮还带来了一小支军士,横在门口,防止踩踏伤人。
宁云裳与两名一并随同而来的御史还来不及惊讶这新搞的幺蛾子,就被宁不羡强行拖入了内室。
王御史望着那一大桌子比他官服还要惨淡些的绿色,瞠目结舌:“这是……什么?”
而此刻,了解宁不羡的宁云裳已经叹息着坐了下来,言简意赅地回复:“试毒。”
王御史:“???”
宁不羡捏着筷子,一嘴下去,眼白都快苦得翻出来了:“我忽然觉得苦栗子的苦也不是不能接受了,这个真的苦出了新高度,我现在好心疼我的银子。”
王御史显然也听说了那一两白银的事情,不知这位大人是个什么出身,听到之后心疼地直撇嘴:“一两白银啊,哪怕是在京城都够一个人省吃俭用活好一阵子了……如今的商贾们还真是……”
另一位李御史倒还好:“刺史夫人在京中的产业我们是见过的,这些银两,还是不在话下。若是真如告示上所说,能够找到和那苦栗子果一般用于充饥的野菜,比起从京城运粮来,周道周转的费用,这笔银子就花得值。”
那当然啊。
宁不羡在心里冷笑,反正花的是我的钱又不是朝廷的,到时候又给我一个不值钱的牌匾以资鼓励呗。
不过,她现在,确实需要朝廷这不值钱的牌匾。
唉……
宁云裳忽然冲着某团圆鼓鼓绿油油的小叶子下了筷子,一嘴下去,惊喜道:“呀!甜的!”
宁不羡一愣:“是吗?我尝尝?”
这叶子也只是煮了一道水,乍一口和其余的草没有多少区别,但最初的那股草腥气过去了之后,却有一股淡淡的回甘。
“这东西叫什么?”她问。
“形如铜币,岁有余钱,这里的百姓将它称为‘榆钱’,把它入药,用来治疗咳疾和虫疾。”沈明昭自外面走了进来,看着这围坐桌边的一大屋子人,微微挑眉,“诸位在我这州府内白日试菜,却让我的下属们忙前忙后,还真是好不惬意?”
听到他这么说,王御史干咳一声,放下了筷子,似乎也觉得自己该去干点正事比较好:“沈刺史说的是,试菜这种活还是留给姑娘们吧,咱们,就随沈刺史,一并去处理公务?”
宁云裳也搁了筷子:“闲活还是扔给闲人干,我可不闲。”
宁不羡望着满桌苦菜哀叹:“你们是打算撑死我吗?”
宁云裳捏了捏她的腕骨:“是啊,反正你瘦,正好补补。”
“谁拿这种东西补身子啊……”
没人听到她的哀嚎,沈明昭颇为揶揄地冲她扬了下嘴角:“好好试吧,宁东家。”
“……”那你倒是让陶谦进府陪着我一起倒霉啊混蛋!吃醋就不管我肠胃死活了是吧?
可惜,沈明昭无视了她的腹诽。
那一日直到傍晚,宁不羡的舌头麻痹到闻什么都是一股草腥味,看见筷子就条件反射想吐。
沈明昭在晚饭时故意回了房,任凭边上那位只能干瞪眼干呕的人,愤愤不平地瞪着他。
“西北不产鱼虾,却有山中猎户打来的新鲜野味,夫人可想尝尝?”
“……”宁不羡选择背过了身。
她不想看沈明昭的筷子,条件反射,想吐。
这么努力的试菜之下,终于,还是让她试出了结果。
第一百七十五章 推广成功
“这是……?”
“面粉和榆钱混的榆钱饼。”宁不羡将筷子递给沈明昭,“前日试野菜被苦得嘴巴都要木了,想起这榆钱是甜的,就让阿水再端来给我试试,结果多吃了几口就不饿了,想来是这东西特别能充饥,于是我就让阿水把它和面粉混到一起做,味道……还不错?”
“对于百姓们来说,味道不重要,能够吃饱充饥才重要。”沈明昭接过筷子,试了试,“嗯,确实还不错。”
“在苍州大半年,有长进啊,沈大人。”宁不羡见他接受良好,打趣他,“我记得在洪州的时候,你吃那个苦栗豆腐,可是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