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15)

作者: 青竹lin 阅读记录

其实夏青黛跟欧文的交流不算很畅通,主要是她的英语还达不到自如交流的地步。

不过连说带比划之下,欧文也能懂她的意思。

欧文一直以为上帝都是讲英文的,到现在真实见到了东方神,他才发现原来人家另有神语。

他父亲当了一辈子牧师,都没有见过神迹,可能就是因为祷告的时候都讲英语,天堂的神听不懂吧!

想到昨夜夏青黛喜欢很安静地听自己朗读书本,于是欧文开口问道:“夏小姐,我来念一会儿书吗?”

“好啊!”

夏青黛听懂了他的意思,想着这倒是不错哎,就当是晨起练听力了,还是外教现场读!

欧文于是去边柜上挑了一本著作,然后就开始字正腔圆地朗读。

英语听力对夏青黛来说,可能真的跟催眠的白噪音差不多,再加上沙发前就是烧得暖烘烘的壁炉,冬天在这样的氛围下,太容易昏昏欲睡了。

于是不知不觉中,夏青黛便又在沙发上歪着睡着了。

欧文停下了朗读声,拿起放着的羊毛毯给夏青黛披上。

这位天上的神,也会怕冷呢。

给夏青黛盖完毯子,欧文感觉有点口渴,便走到壁炉前的架子上,拿起陶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润润喉。

普通的茶壶当然是不可能有保温效果的,哪怕它是漂洋过海来自神秘的东方。

之所以这只茶壶里倒出来的水是温的,全靠了壁炉的功劳。

冬季的时候,壁炉除了原本的取暖功能,也常常被人们拿来用作烘干衣物、烘烤食物之用。

这只陶瓷茶壶正是放在壁炉旁的铁架子上,才能保证此间主人有温水喝。

其实华夏古代在宋朝时的《夷坚志》里就有关于热水瓶的记载,“张或与客出郊,置瓶于箧,倾水瀹茗,皆如新沸者”,那时候叫暖水釜。

而英国出现热水壶,那还要再过一百年,到1892年,才有物理学家研究出原始版来,比华夏晚了近千年。

喝完水,欧文也没有心思再看书了,就这么目光低垂,默默地看着横陈在沙发上的东方女神。

结果,就在他犹豫要不要给女神再拿一个枕头过来时,她的身体慢慢变得透明,直至完全消失不见。

原本盖在她身上的羊毛毯,轻轻落在沙发上。

欧文不可置信地慢慢伸出手,去摸了摸原本夏青黛躺着的沙发,确定上面是真的没有人了,而不是他看不见了,他才知道东方女神是真的回天上了。

他走到窗口,推开窗户,不顾外面的寒风,探出脑袋仰望着黑暗的天空,想看看天上是否有女神的身影。

结果隐隐约约间,还真的被他看到了一只曲起来的手臂。

那姿态,就好像是以星空为庐,撑着手臂小憩。

他不由慢慢地笑了,他的身边居然真的有神。

今天的课,夏青黛险些迟到,她是踩着铃声飞奔进的教室。

早上醒来时,就已经过了七点半,夏青黛是抓起书包就走。

目前她只意外搞清楚了进入古堡的办法,但还完全不知道该如何自主退出来,两次都是睡着后自动下线。

高三的气氛特别凝重,班级里除了那几个开学初就确定了被保送的人,余者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考做努力。

经历了那般神奇之事,夏青黛课余期间还能忍住半分不透露,不跟人分享,也不肤浅地炫耀,可以说保密这一块儿她绝对是王者。

倒是夏青黛的同桌一点都藏不住事,悲伤地告诉夏青黛,她妈妈给她报了寒假的提高班,她一整个寒假都不可能有快乐了。

夏青黛一边转笔一边道:“有的学就好好学喽,机会难得的。”

像她就是想上进,也没这个金钱和资源去上几百一节的名师课啊!

忽然,夏青黛的脑海中灵光一闪,她现在好像也有一个可以不用花钱的外教啊!

而且对方居然还喜欢看牛顿的数学著作,他数学是不是也很强?

数学和英语,正好都是夏青黛的弱项哎!

第14章 哇!巨大的黄油

忙碌的一天学习生涯结束,夏青黛一刻不耽误地坐公交飞奔回家。

途径一家还没关门的杂货铺,在里面用自己今天省下来的饭钱,买了一个迷你瓶装的煤油。

回到家,发现夏商陆又没有回来,估计是在宿舍,夏青黛也习惯了。

快速洗漱完,她就拿着煤油,钻进了房间,然后趴在古堡边上看她的小人。

现在是晚上十点零五分,对应的小人国时间就是白天的十点零五分。

夏青黛看到欧文正坐在一楼的钢琴边弹钢琴,是盲弹,既没有摆曲谱,也没有看琴键,她静静地听了一曲,只觉得心都要听飞了。

看完欧文,再看别的小人,也是各有各的忙碌。

古堡里有的仆人在擦灰,有的仆人在拖地,还有几个在做早餐。

今天的早餐,仆人们仍然是烤土豆和莴苣,而主人欧文的餐桌上,还有一块牛排。

但是夏青黛挺奇怪的,欧洲人不是都很喜欢吃面食的吗?面包汉堡什么的不应该顿顿吃?

为什么她就一次没见到城堡里面的人做过一次面食呢?

不会这个家的原始存粮什么都没有吧!

看完古堡里面,夏青黛又把目光放在古堡外面,见到了在马厩里给马刷毛的男仆,见到了喂鸡的女仆,还见到了在牛棚里挤牛奶的,真有意思。

古堡内外的人,看起来个个都有事做,都挺忙的。

夏青黛又去看边上小房子里的人,他们家里的情况她是看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