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150)
前几日还有一位村姑在教堂做礼拜时,因为穿了一件漂亮的不符合其阶级身份的真丝裙子,而引起众怒。被一群农妇撕碎了上衣,光着上身哭哭啼啼从教堂跑回了家。
因为是群架,欧文最终罚了第一个动手的人十便士作为教训。
十便士对于欧文不值一提,但对于农妇却已经是一笔会肉痛的钱财。参考在重盗窃罪里,只要盗窃十二便士,就达到死刑的量了。
但若是这笔罚款平摊到所有参与群架的人头上,那又不会产生什么震慑效果。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让某一个人感觉到痛,才算是真正的杀鸡儆猴了。
欧文惩罚因嫉恨而打人的农妇简单,审判为财帛忘恩负义的农仆也不难。
但对于主谋嫌疑人安德森小姐,他却暂时没有办法,只因对方并不在他的管辖范围里。
安德森先生自己就是他那片区域的治安官,他家唯一的一位宝贝女儿,自然轮不到欧文越俎代庖审问。
不过此事欧文不会就此作罢,大家来日方长。
虽然暂时无法碰安德森家里的人,但是自己农场的农民,欧文还是可以轻松处理的。
他已经派人将那人关押在农场仓库,明天再审其罪行。
十八世纪的英国,把犯罪分为叛逆罪、重罪以及轻罪三大类。
前两者地方治安官没有审判的权力,所能做的就是预审,再在巡回法院、季审法院以及小会审法院等三处进行分流,最终的审判工作是由这些法院的法官做的。
因为叛逆罪和重罪,都是可能会判死刑的。
而轻罪就都是治安官说了算,既可以重重惩罚,也可以轻轻放下。
那人给夏青黛坐骑的草料动手脚,因为没有引起严重后果,就不算在杀人、自杀、纵火、强奸、抢劫、夜盗和盗窃等重罪里,只是轻罪。
但欧文并不打算轻轻放过,而是决定将他关矫正院几年去赎罪。
矫正院是英国专门惩治懒汉、流民的机构,治安官们一般都喜欢把犯了轻罪的犯人关押在此。
被关押在这里的流民、懒汉以及犯人,要被强迫做苦工。
向夏青黛下手就是向他下手。对于背叛自己的人,欧文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
他才不在乎把对方关到矫正院后,对方的家小要怎么活。
这人在去年寒冬受了他和夏青黛这么多恩惠,分到了足以填饱肚子的食物,居然还能被人轻易收买,留下何用?
赏罚分明,才能管好手底下的人,这是他当军官时的心得。
现在做庄主和治安官,也是一样。
夏青黛自然是不知道古堡里发生的这场审问的,也不会知道欧文怎么处理。
对于欧文在山庄里的日常管理事务,夏青黛从来不关心、不打听。每天发生的鸡毛蒜皮小事太多,她可没那个八卦的精力。
毕竟她现在是准高考生,时间很紧迫的。
洗完澡出来,夏青黛就拿上手机出门去给病人买药去了。
她主要是去中药房买中药,到时候再按比例算一算该给小人吃的量。
可惜英国没有中药铺,要不然就不用那么麻烦了。
夏青黛给老欧文太太开的药方治风热的,荆芥三钱,薄荷钱半,杏仁三钱,生甘草钱半,前胡三钱,桔梗二钱,再加陈皮钱半。
她是自己写了药方,然后直接去中药铺抓药的。
卖药的倒是问了她一下,她只说家里有人病了,不爱看西医,只相信中医,所以她来试试。
她只买了一副药的量,就这给小人国的老欧文太太喝,都可以分出无数份了!
第134章 造桥了
买了药回来,夏青黛先把里面的各种药材一一区分开,然后拿出草稿纸计算给小人的用药比例,为此她还特意买了一把戥秤。
其分度值为一厘,是专门用来量金银、香料以及贵重药品的秤。
有些药材太大,夏青黛还细细剪了。最后她从原本的包装纸里剪了一大块下来,再剪成指甲盖大小的几块,包好几成碎末的中药,一一放到古堡房间里。
办完这事,夏青黛又想起一件事,掏出手机在购物网站上,买了一盒植物缓释营养棒。
这东西一般人都是用来给家里的盆栽花卉施肥的,一盒十八支,十块钱,手指长短,豇豆粗细,插在盆栽里面很方便。
一根压缩式营养棒,缓释九十天。
在幼苗期促进根系发达;生长期可促进叶片化合作用以及叶绿素的吸收;在开花结果期使花朵鲜艳、果实饱满。
想要植物生长得好,施肥绝对少不了。
夏青黛不是纯粹“绿色”主义者,她从来都不觉得古代没有肥料的农作物,能比现代精心培育的更好。
她相信科技的力量,也相信农业专家们的用心。
这营养棒就用来给望荷山庄里的土地,以及浮翠山庄的土地施肥的,包管大丰收!
按盆栽的大小,大概地计算小人国的营养棒给量,一盒差不多应该够两个山庄使用了。
浮翠山庄的可耕面积,比望荷山庄大二十亩左右,那就多给一点。
买好了缓释营养棒,夏青黛就拍拍手去阳台书房学习了。
这个双休又是跟师学中医,又是在古堡打猎赴宴的,都没有好好地学习。还剩半天一晚,必须沉下心刷一刷题了!
一个下午的时间转瞬即逝,夏青黛看了下手机,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也就是古堡里的清晨五点。
夏青黛跑到房间,趴在玻璃缸边,伸手轻轻敲欧文卧室的玻璃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