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198)

作者: 青竹lin 阅读记录

而英国又是整个欧洲最喜欢茶的国家,他们借鉴华夏的茶文化,融合本土的贵族习俗,最终发展形成自己的茶文化。

不过因为英国本土没有茶树,也没有炒茶的技术,所以最初茶叶在英国的价格居高不下,喝茶相当于喝银子。连他们的王后都要把茶叶锁起来喝,防止奴仆偷盗。

一直到十八世纪,英国人从中国偷学了种茶采茶技术,并在殖民地印度培载出茶树,大量种植采摘,才把茶叶的价格打下来,飞入寻常百姓家。

英国人从上到下也是真的很爱喝茶,起床喝,休息喝,睡前喝,一天到晚有机会就喝。

但是比较有仪式感的英式下午茶概念,那要到十九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才算真正地流行起来。

那时期的贵族女子会为了享用下午茶,而专门换上配下午茶的长礼服、手套和帽子。

现在这场随意的家庭茶话会,就没有那么讲究了,主要目的是为了让主子们在正餐开始前垫垫肚子。

晚上他们接到邀请,要去查尔顿伯爵的府上用晚餐。淑女为了自己的“小鸟胃”形象,必须得吃得饱饱得再出门。

夏青黛倒是没有淑女包袱,可是她对美食荒漠的英国不抱希望。就是贵族的餐桌,她也一视同仁。

只要回想一下泰晤士河边人们倒马桶的场面,她就一口十八世纪伦敦的水,都不想喝呢,当然得在自己家先吃饱喝足了。

不过这完全是夏青黛的偏见,因为伦敦贵族根本不喝泰晤士河水的,他们喝供水公司提供的付费水,都是水库里沉淀过的干净的水源。

早在十六世纪,伦敦就已经成立了自来水公司。

早期的供水网络依靠风能、畜力等动能将水抽至水库,再引流到木制水管中分配给买水的居民。

而到了18世纪中期,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引水工程也从木质管道过渡到铁质管道的新时代了。

夏青黛因为并不常住伦敦,而且又害怕英国的硬水质导致自己年纪轻轻就脱发,所以她向来都是直接从现代倒水,给自己在十八世纪使用的,就没接触到伦敦的自来水公司。

关于伦敦贵族用水这方面,她其实不了解,全都是想当然。

她只看到自己家豪宅里的仆人在从井里和河里打水,便以为大家都是。

实在是因为她身为主人,并没有想到给豪宅开通自来水的缘故。

仆人哪舍得自己花这个钱呀!

穷人么,全世界都一样,自我安慰“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没有什么讲究。

因为水源问题导致的霍乱瘟疫,死的也多是吃不起干净水源的穷人。

从古至今,大家一直生活在巨大的差异里。

之前夏青黛忙着高考,也没有查过太多英国的风土人情资料,只粗略看了一些关于战争、首相、国王、灾害等比较重大的历史信息。

不知道细节问题,也不奇怪。

第177章 伯爵的晚餐

吃完下午茶,淑女们各自回房,开始为晚上的晚餐做准备。

而欧文则进入书房,看他表兄拿过来的,有关于豪宅这半年的收支账目表。

在书房外除了他的表兄,还有两位为夏青黛和欧文在伦敦工作的会计等着。

除了这座豪宅,欧文帮夏青黛跟着商人比尔一起投资了远洋船队,还在伦敦这边投资了一家工厂。

现在他到了伦敦,自然是要第一时间查看账目的了。

夏青黛是不管这些的,她对商业没有兴趣,有欧文帮忙打理十八世纪的产业,当她的ceo,她很放心。

这次来伦敦,她又带了一颗硕大的人工钻石,打算换一位贵族坑——她觉得英国王室或者当朝首相就都不错,是很合适的人选。

只要翻看清史,鸦片战争就是华夏人逃不脱的痛。

再看看徐艳在朋友圈里发的大英博物馆里面,属于华夏的龙袍、凤冠、瓷器和兽首,她就觉得不坑一把他们,对不起自己的良心。

当然了,夏青黛打算在十八世纪的伦敦倒卖人工钻石的原因,究竟是不是真的像她说的那么高大上,这就不必深究了。

反正从思想和逻辑上,她已经把自己说服了,十分心安理得。

做人嘛,最重要的就是和自己和解。

进了房间的夏青黛,挑好晚上做客的礼服,并没有马上换上,而是先回现代舒舒服服洗了个澡。

吹干头发后,她吹着电风扇,打开手机买东西。

泳衣肯定是要买连体保守的款式,至于配套的蕾丝防晒沙滩罩衫,就从碎布堆里掏出两块漂亮的米白色蕾丝布,请小人国的裁缝做。

从现代买蕾丝罩衫,便宜的都要好几十一件。她实在是不舍得花这个冤枉钱,明明有那么多碎布。

买泳衣是没办法,这种适合在水里游泳的材质,十八世纪没有啊。

这个时代的女人游泳,穿的泳衣是纯棉裙子,浸水超级重,一点都不科学。

在低头翻找自己的碎布包时,夏青黛忽然发现几块涤纶莱卡布弹力碎布。

“哎,这料子很像是泳衣料耶。”夏青黛在柜子里翻出自己藏了三年的泳衣对比,还别说,两者触感和外观都很类似。

她这件连体泳衣,就是非常保守的款式,只是买了七八年了,显得颇为陈旧。

但是不要紧,可以拿来给小人国的裁缝打样啊!

这样一来,她连泳衣都不必买了,直接把布拿到小人国请裁缝做呗。

又省下了一笔小钱钱的夏青黛,表示非常开心。

以至于她在买玩具沙滩椅的时候,一口气豪气地买了六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