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412)
农庄里的工人待遇,要比古堡的寻常仆人更高一些。欧文虽然没有学过华夏文明,但也懂得千金买马骨的技巧。
看完了忙忙碌碌、欣欣向荣的农场,夏青黛又把目光回到了古堡上。
只见隐隐绰绰的小人,在古堡的前庭后院做着洒扫工作。
透过古堡的窗户,还能看到在橘黄的烛光之下,仆人们正安静而有序地忙碌着。
二楼绝大部分的打扫工作都要在主人起床前做完,能避免撞见主人就尽量避免,这是管家大卫对二楼仆人们的要求。
因为欧文基本不会睡懒觉,不出意外的话,每天早上7点他肯定会到音乐室弹琴消遣。所以负责音乐室洒扫工作的仆人,一般都会在六点就进去打扫。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把整间音乐室从里到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等欧文七点进去的时候,里面就成了又干净又安静的舒适模样。
像浮翠山庄的仆人这般内卷的情况,在十八世纪真的不多。这个时期的英国仆人,相比十九和二十世纪,其实要叛逆得多。
比如在20世纪的唐顿庄园里面,社会固化的现象更严重,等级也更森严。
这时期的贵族宅邸楼上楼下界限分明,主人基本只在楼上活动,楼下则是穿着统一制服的仆人们的世界。
而十八世纪末期的仆人,可受不了这被安上了主人烙印的制服。宁愿穿破烂衣裳,也绝不会穿主人提供的统一制服。
如果有哪个主人会提供制服的话,多半也会被仆人们卖掉,最终流向欧陆市场。
因为所有的英国仆人都追求这份穿衣自由,所以贵族们也默认。
但浮翠山庄的仆人就跟其他地方的大不一样,他们对于主人的服从性,几乎是从骨子里发出来的。别说是穿个统一的制服,叫他们去送死,有一半的人或许也会毫不犹豫。
仆人们这么忠心的原因,除了欧文本身的个人魅力之外,最重要的当然是站在他身后的守护神了。
虽然欧文入主浮翠山庄才短短一年时间,但自他出现的那天起,神迹就伴随着他降临。
从那根巨大的莴苣开始,欧文就得到了山庄内所有人的爱戴。
经过一年时间的洗礼,现在山庄上上下下几乎拿欧文当耶稣看待。
因为他是真神在人间的使徒。
信仰这件事,有时候就是能让人做出飞蛾扑火、奋不顾身之事。这是从心灵上的降服,跟依靠武力的征服大不相同。
夏青黛趴在玻璃缸上津津有味地看了一会儿,然后伸出手指敲了敲音乐室的玻璃窗户。
欧文闻声走到窗户边。一把推开窗户,仰头望天。
夏青黛巧笑倩兮道:“欧文,叫人去拿些陶瓷桶出来,我要给你送吃的啦。”
“是,谢谢。”欧文鞠躬道谢后,摇铃吩咐仆人去准备。
今天做晚饭的时候,夏青黛特意留下了一段最嫩的鳕鱼肉,就是为了拿来投喂欧文的。
浮翠山庄并不靠近海边,因此日常能吃到的海鱼不多,大部分流到这边市场的海鱼都是不新鲜的冰冻货。
但有了夏青黛后就不一样了,鳕鱼排和炸鱼薯条欧文想吃就吃。
除了鳕鱼,夏青黛还准备了一块草莓味奶酪——这个主要是她自己想吃。在现代一口就吃没了,拿古堡里面可以吃到爽。
其实古堡里也有纯天然手工奶酪,但英国人总是把它做得齁甜,夏青黛是完全吃不下一点。让他们尝试不放糖吧,又做得腥味十足。
夏青黛自己也不会做,就只能从现代买来吃啦。挑一款没有什么科技狠活的奶酪放古堡里吃,再贵都不会心疼,卡bug后,性价比实在太高了。
把两样东西放在了底下的陶瓷桶(其实就是夏青黛之前拿下去装东西的陶瓷杯),然后夏青黛才开开心心地心念一动,出现在了古堡里。
她要先大吃几块奶酪,吃爽后再跟着欧文学一首法语歌。这样既练了琴,又强化了法语,一举两得。
当然了,如果欧文还对华夏红歌感兴趣的话,夏青黛也不吝于继续教的。
第371章 厨娘的危机
夏青黛跟欧文一起唱了几遍法语歌,然后又把《歌唱祖国》弹唱了几遍,就停下来坐在壁炉边烤火煨番薯聊天了。
差不多快十点的时候,夏青黛跟着白小姐进教室上课学习,而欧文则去他的书房处理事务。
教区警役踩着滑雪板,顶着寒风来到浮翠山庄,求见治安官欧文。
欧文当初从他伯父的手上继承治安官时,同时也继承了教区的警役一名。短短一年时间里,他就把教区警役从一人扩大到了十人。
这些教区警役的工薪,除了中央政府支付的周薪,标准是每个人每周一几尼,此外还有一笔额外的奖金。
这笔奖金主要来源于浮翠山庄的赞助,等同于欧文个人掏腰包。
除了教区警役这种“正式工”以外,欧文管辖的教区内,还有一批类似“辅警”的编外警员,也称捕快。
他们的工钱就更依赖奖金了,毕竟能从官方明面上拿到的太少。
之前此教区之所以没啥本地人愿意兼职警役,正是因为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属于是倒贴给中央干活。因此不强制轮流,都没人愿意干这个活。
这一情况也反应在守夜人上,原本镇上还有一位守夜人的。
但是渐渐地因为从教区领薪水越来越难,终于在上一任年过花甲的守夜人摔死在大雪的冬夜时,小镇失去了唯一的守夜人,无人愿意继承他的职位。
欧文继承浮翠山庄,又继承了治安官职位后,对于辅助自己的文员、会计、警员以及捕快,他都做了及时的扩充和安排,唯独遗漏了守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