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44)

作者: 青竹lin 阅读记录

现在土豆已经成为这里绝大部分平民的主粮了,爱尔兰人对土豆的依赖尤甚。

发土豆的事情,自然是交给浮翠山庄的仆人办的。

莉姆会派人去挨家挨户通知,然后让大家自己拿着布袋子来领。

今年别的地方的人都在挨饿,只有浮翠山庄的佃户还可以保持一天两餐,不愁饿肚子,更不用担心饿死,精神面貌日益变好。

那些住得远的、不在夏青黛眼皮子底下的佃户,并不是每回都能分到好吃的,因此别提多羡慕住得近的那几户了。

在夏青黛的日常投喂下,众人心中的神祇自然也悄悄发生了变化。

奥斯汀牧师已经觉察到浮翠山庄附近村民的信仰变化,大家做弥撒的时候,都不那么虔诚了。

不过他是得到浮翠山庄最多帮助的人,因此绝不会对此间变化多一句嘴。

奥斯汀牧师有时候有点不理解,为什么这位欧文先生这么看得起自己,竟会三番两次地给他送神赐的水果及食物。

这令他们家本来比较拮据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毕竟雪灾后,最贵的就是粮食了。

到现在麦子和面粉、土豆的价格都没有下来过,每天都有饿死的人被埋在教堂的墓地里。

他们连竖碑的钱都没有,草草一埋也算一了百了。如果一家子整整齐齐都饿死了,那正好掘一个墓穴全埋了。

这种残酷的事,不在夏青黛的玻璃缸里发生,因此她是看不见的。

这段时间她忙着准备春考之事,除了在平安夜当天跟着欧文在村庄里随便走了走,就再也没有闲心在大冷的天出门过。

吹西北风哪有烤壁炉香啊!

再漂亮的雪,日日见也就不稀奇了。

吃完榴莲,几个客人围在壁炉边聊天。

现在大家再也不怕萦绕在客厅里的气味了,只觉得满屋子都是果香。

客人们聊天的聊天,看书的看书,欧文则和夏青黛一起来到书房上英语课。

春考只考外语和三门选科,语文及数学不考。所以这几天夏青黛都没有翻语文和数学,在古堡里主要就是上英语及物理课。

可惜高斯还是幼态版的,要是夏青黛遇到的是十年后的高斯,那化学和物理都有神级教师了。

上了半小时的英文课,女仆便来通报早餐准备好了。

夏青黛让欧文自己去,她留在书房继续阅读英语。

对她来说古堡的早餐就是夜宵,刚炫了一顿榴莲,目前她并不饿。

春考在即,夏青黛没有过分打乱自己的生物钟。差不多到十二点的时候,她便上楼进房准备睡觉了。

这房间里的窗帘外层已经换成挡光布料,请了镇上的裁缝来加急做的,里层还是原来的天鹅绒布。

挡光窗帘是夏青黛从现代网购的,她买了一块1.6*1.5米的布料,花了三十八元包邮送到家。

这么一块在现代仅够遮她房间窗户的窗帘布,拿到古堡便相当于放大了无数倍,够把古堡里几间日常用得比较多的房间窗帘都换一遍。

加了一层挡光窗帘后,白天一拉窗帘,就和晚上没有区别,夏青黛可以在黑暗中舒舒服服睡觉,不怕生物钟紊乱。

十八世纪末的英国已经有机械闹钟,但因为才刚发明没两年,属于相当时髦的产品,乡下之地是不容易见到的。

欧文这座新接手的古堡里,自然也是没有。

但不要紧,夏青黛每次缩小进来,都把手机拿到古堡里面当闹钟。

手机放这里,也就相当于一个单人衣柜那么大,并不夸张。

说起钟表,许多人可能下意识会以为其是工业革命后的产物,是西方首发。

但其实并不是,钟表是我们华夏的老祖宗北宋宰相苏颂发明的。他主持建造的水运仪象台,能报时打钟,结构和现代的钟表很相似。

十二世纪以后,华夏的钟表技术才通过贸易传入欧洲。

当然了,到了现在十八世纪,华夏是满清当朝,还做着固步自封、天朝上国的美梦。关于钟表的技术,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英国,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夏青黛在知网上查到这段资料时,感觉还挺唏嘘的。

在盥洗室简单洗漱一番后,夏青黛吹熄所有蜡烛,钻进被窝里睡觉了。

一分钟后,刚刚被她按亮照明的手机屏幕也自动熄灭,整个房间顿时陷入一片黑暗。

手机在古堡里,不仅可以当闹钟和夜灯,还能拍下试卷做题用呢。

欧文第一次见到手机里的画面时,惊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天堂的神器啊!

夏青黛本来还想拿手机给小人们拍点视频,但不知何故,她肉眼可以看到的小人,拿摄像头去拍却什么都拍不到,只剩空荡荡的城堡。

于是这个念头只能作罢。

第39章 春考

如此又过两日,春考开始。今年全省有六十多万考生参加,夏青黛也是芸芸众生里的一员。

心态很稳定的夏青黛,每天都是提前两个小时出发,宁愿在考场外等一会儿,以此杜绝迟到之类的意外事件。

她的哥哥夏商陆,这两天特意申请调到了夏青黛所在的考场,负责与保安一起维持秩序。

妹妹在里面考试,哥哥在外面管着治安,安全感是爆棚的。

也许是因为去年的题简单了,于是今年的春考题便特别难,且全部超纲。

许多同学从考场出来都如丧考妣,一群群围在一起吐槽,有些还接受媒体和自媒体采访。

夏青黛则每次一出考场就直接回家,一点都不参与同学们的对答案以及讨论,更不会接受什么采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