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455)

作者: 青竹lin 阅读记录

从皮蛋起,浮翠山庄的人们才知道,原来天上也不尽是美食。

胃口很好的两人,把一锅土豆炖鸡爪吃得七七八八,然后欧文开始默默给夏青黛烤牛肉串和羊肉串。

夏青黛捏了一个蟹粉酥,细细巧巧地品尝着,一边吃,一边点头夸道:“莉莉的烘焙水平有长进啊,做的这个蟹粉酥真好吃。”

“是,您送给她的点心方子被她当成了宝贝,一直在研究。”

“那要给她加奖金。”夏青黛随口说了一句。

“好,明天我便吩咐大卫管家安排。”欧文淡然一笑,把手中烤好的羊肉串递给夏青黛,“这些好了,您尝尝看,咸淡是否适宜?这是孜然味的,我在上面撒了不少孜然粉。”

“谢谢。”夏青黛伸手接了过来,看着欧文疑惑道,“你光给我烤,自己不吃吗?”

“我吃饱了。”欧文确实不饿,毕竟今天他晚饭吃到8点多呢。

“好吧,那我就自己吃。”在古堡里面夏青黛可以随便放纵,吃再多都不怕长肉。

如果只在古堡里满足口腹之欲的话,回到现代,夏青黛甚至会发现自己瘦了一大圈。

毕竟巨人状态的她,和小人状态的她,所需的食物摄入量不一样。

这一顿夜宵,一直吃到12点的钟声响起。对于夏青黛来说,其实也就是午饭罢了。她的时差都还没有调整过,因为家里来亲友的关系,她一直过的是现代江城的时间。

但今天开始她决定稍微调整一下,到过年之前应该都不会再有人来打扰她了。她就可以安心待在古堡,过她童话般的生活。

两人吃完夜宵,东西往旁边一放,擦干净手,抱膝坐在阁楼的落地窗前,望着天上的星星。

他们都是学过天文的人,不说多精通,至少目前知识还没有都还给老师,望着星空还可以讨论一二。

“欧文,你订的天文望远镜什么时候到?”

天文望远镜在1609年,就由伽利略发明了。到如今18世纪,这种商品的制造已经很成熟了,只要有钱就能买到。

但镇上的杂货铺是没有这种小众商品的,虽然欧洲的乡绅贵族从小就要学天文地理,但真正对此感兴趣的人很少。所以欧文想要的话,就得从伦敦订购。

欧文原本对天文的兴趣倒也一般,但自从有了夏青黛,他便开始好奇天上的世界,所以才会想到买一台天文望远镜。

至于夏青黛是怎么得知这个消息的?那当然不是欧文主动告知的,而是她有一天在看星星的时候,忽然提起天文望远镜,欧文才告诉她已经去买了的。

“表妹,过些时日我要动身去伦敦了,您愿意赏脸一起去吗?”

“为什么突然想要去伦敦?浮翠山庄住着不好吗?”夏青黛望着天空,一时没想太多,随口反问了一下。

欧文解释道:“去年被国王封了伯爵,我获得了进入上议院的资格,所以每年春天,我都应该去伦敦尽议员的义务。”

“哦,对,我想起来了。确实是,那你就去吧。”夏青黛颔首,“到时候我跟你一起去,我也正好逛逛伦敦。”

要不然她在伦敦的房子就浪费了,去住住也无妨。

“嗯。”欧文继续说道,“除了上议院的事情,伦敦那边的工厂也需要去视察一番,查查账,认认人。表妹,您要一起吗?”

夏青黛对此敬谢不敏:“算了吧,我就不去了,对于做生意的事情我也不懂,对于工厂我也不感兴趣,都交给你好了。辛苦你喽!”

欧文淡淡一笑,难得地开了句玩笑:“不辛苦,我赚了很多呢。”

“哈哈哈!”夏青黛忍不住放声大笑,“这点小钱不算什么。对了,我们的自行车厂现在搞得怎么样啦?我好久都没有听到关于自行车的事情了。”

“还需要进行改进,轮胎方面始终无法达到您拿下来的样品那程度。”

“那是肯定的啊,毕竟我拿的样品上面有橡胶,现在的技术还达不到吧。”

“在努力中。”

第410章 橡胶王

“哈,你还真的在研究橡胶轮胎啊?”夏青黛刚才其实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欧文真的在做,“这可不是一个小生意,橡胶产业未来很重要噢。”

“嗯。”欧文淡然自若道,“看出来了,用途很广,是份大产业。所以明年我们还要在西印度群岛扩大橡胶林。”

“我记得几个月前你派人去买过橡胶林的,对吗?”

“是,您当时一提起,我便去做了。”

“嘻嘻,小欧文你行动力真强。”夏青黛笑着夸了一句,柔软的手轻轻拍了一下欧文的肩膀。

这种若有似无的接触让欧文一下子就酥了,心尖麻麻的,微红着脸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女神的任何话当然都要放在心上了,因为她透露出来的只言片语不仅仅是未来的方向,也是他唯一能回报之处啊。

如果他单纯躺在女神的馈赠上,而不能为对方带来任何益处的话,他对于女神又有什么意义呢?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取代他。

不过很显然,欧文的担忧是多余的。因为他对于夏青黛来说,其实是具有唯一性的。她想要走出这片原始地图,全靠欧文开视野。

“现在西印度那边的产业主要是种棉花和甘蔗吧?”

“是的。”欧文语气平静地给夏青黛介绍了一下目前他们在西印度群岛的产业结构。

为了能匹配女神,欧文时刻提醒自己要稳重、要淡定,不能真像个少年一样懵懵懂懂、莽莽撞撞。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欧文在私底下读许多书、看许多报,不断学习进步。另外治安官的职位,也给他带来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与社会各阶层的接触也收获了许多不曾有的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