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481)
自行车厂目前能造的自行车,可没有眼前三辆这么精致。
“叫几个人,先把它们抬进大厅。”亨利太太手一挥,就给出了指令。
“好的,谨遵您的吩咐。”
仆人们过来开始搬自行车,刚一上手,就有人惊讶的喊:“欸!这车很轻!我一个人扛更方便。”
“啊,是真的,这自行车真的好轻。这么轻,能骑吗?”
“这可能是用云朵制成的自行车,所以才轻若无物,果然是来自天堂的神物。”
有人在胸口比划了个十字,心中充满对真神的敬畏。
夏青黛趴在玻璃缸口,看着自行车被几个仆人扛进了别墅里面,微微一笑,随即也进入了别墅房间。
她去年往小人国塞进来的自行车模型,是在某购物网站的“天天特卖工厂店”买的,一辆也就几十块。摆着看看还行,真要是骑,舒适度也不会比18世纪造的无橡胶轮胎版自行车好多少。
但这次拿进来的三辆就不一样了,这可是比着现实世界好几万一辆的自行车1:1打造的模型。
夏青黛买不起现实世界的奢侈自行车,还买不起它们的模型嘛!反正只要变身小人,别说自行车,私人飞机都是小意思。
而之所以会一口气买三辆,是因为她打算的是自己一辆、欧文一辆,还有被她改变了命运、从维也纳来到伦敦生活的莫扎特一辆。
欧文对于自行车兴趣其实不大,即便这新的自行车看起来很好骑的样子。他更喜欢在骑在马上,与马合二为一纵横天地的感觉,那样更男人一点。
但如果夏青黛想要骑行的话,他自然是奉陪的。不过夏青黛本人其实也只是一时兴起,在第一天骑行了几圈后,之后就不太热衷了。
只有莫扎特是真的很喜欢自行车,自从得到这辆新玩具,他就经常骑着它,在伦敦街头招摇过市。
他家里还有一辆他自己花钱买的自行车,他可是自行车厂第一批捧场顾客。
在没有骑过拥有碳纤维空气悬挂避震系统的自行车之前,莫扎特以为自己买到的自行车,就是这个世界最拉风的大玩具了。
但骑过这辆云集现代科技狠货的碳纤维自行车后,他才知道什么叫真正的自由。
跟碳纤维自行车比起来,用钢铁制造的自行车笨重得就像头干不动活的老牛。
连接这辆新的自行车,他可以蹬得比街上绝大部分马车的速度都快。这并不是沾了伦敦大堵车的光,而是碳纤维自行车的时速就是这么快。
为了回报夏青黛,骑着自行车、哼着小曲的莫扎特,反手就把嘴上随意哼哼的小曲写了出来,送给了夏青黛。
比起教夏青黛弹钢琴,莫扎特更喜欢直接送歌。而且他有一种直觉,相对于《安魂曲》,夏青黛其实对于简简单单的小曲更喜欢。
跟莫扎特感觉的一样,夏青黛确实更喜欢流行风的曲调。虽然恢弘的古典音乐可能更加高雅,但奈何她不是一个真正的乐痴呀,她还是喜欢通俗、流行、接地气的曲调。
到伦敦后,自家公司推出的自行车一炮而响,没能让她多开心。顶多就是令她产生了偶尔骑行、赶一下伦敦时髦的想法,莫扎特给她写的歌,才真的让她开心!
她一拿到曲子就转身回了现代,挂到了淘乐乐网上,卖出了六位数的价格。
紧接着新的卖歌钱还没到账呢,小欧文也仿佛比赛一样,又给她写了一首不知构思了多久的新歌。
但这一次拿到歌,夏青黛并没有再卖。而是选择藏起来自己聆听,等她缺钱了再抛出去。
即便如此,夏商陆对于夏青黛的“创作”速度依然很震惊。并且开玩笑地说,照夏青黛这个赚钱速度,他们的房贷可能一两年内就能还清了,做人彻底没压力,可以选择躺平了。
夏青黛豪迈地表示,房贷只是小意思。也就是微雕作品来源不好说,她不敢放开了卖,不然区区房贷真的只是小意思。
以后她还要写更多的歌、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房子当包租婆。
有欧文和莫扎特给她当后盾,她歌坛才女的人设绝对倒不了,而且写歌卖钱一点风险都没有。
第434章 发现新的大本营
来到伦敦后的第三周,夏青黛和欧文收到了宫廷发来的请帖,邀请他们参加即将在数日之后举办的春季宫廷舞会。
夏青黛决定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去参加,毕竟宫廷舞会很难得,因为今年已经定下了要出使大清的行程。
英国的王室可能吸取了法国王室的教训,并没有很热衷于办奢华的舞会。这一次的舞会,也绝对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春季社交舞会。
参加的人员除了王室贵族,还会有许多政府官员。
这可是难得地可以见证历史的机会,夏青黛无论如何都要赶上,凑一凑这个热闹。
根据历史,到今年八月,法国会彻底乱套。法国曾经的国王路易十六会被逮捕,最终被推向断头台。此事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都是影响深远。消息传开后,各国王室人人自危,享乐之风收敛了不少。
此后欧洲进入乱战,一两年内奢华的宫廷舞会估计都不会再出现。
夏青黛记得看过那段历史,审判路易十六的理由是革命派认为,统治者就不可能是无辜的,任何国王都是背叛者和篡夺者。为了稳固刚刚诞生的共和国根基,代表王权的路易十六必须死。
路易十六的死,宣告了法国君主制的终结,同时还让猥琐发育的美国趁机赖掉了一笔巨额的欠款——因为当时那笔欠款是独立自主事情,美国问路易王朝借的。既然路易王朝都覆灭了,自然没有再还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