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593)

作者:青竹lin 阅读记录

房车就停在外国馆舍的庭院中央,远离充满霉味的房间,只从外面看的话,这些屋舍倒很有韵味。

未几,住处安顿好了,马戛尔尼和斯当东等人要整理行礼,夏青黛拉着欧文走:“欧文,我们去参观一下圆明园吧。”

欧文倒是也想满园子逛逛,奈何四周的守卫不允许,言说游览行程大人们自有安排。皇家园林可不是后世的旅游公园,随你走动,现在是走哪都得先打报告敲定日程。

“那你好好休息吧,我一个人先去转转。”夏青黛也不强求一定要欧文陪着,见说不通大清守卫,也就作罢,冲着欧文摆摆手,自己提着裙摆走了。

欧文目送她翩然离去,转身进了房车内部掏出纸笔写游记。

隐身的夏青黛随意地穿梭在圆明园,很快就离开了外国使馆区。

圆明园是清朝皇帝造了避暑用的别庄,里面放满了各国上贡的宝物,因此处处都是守卫。

每换一处馆舍,必换一番风景,与一路过来的大清别处风物大不相同。

园中的岛屿池沼、花草树木、亭台楼榭、曲径通幽不胜枚举。巧借回环、欲露先藏、移步易景等等复杂精妙的布局,更是充满了鬼斧神工之感,非人力之所及。

一路下来,夏青黛见到的园林大气而不失婉转,庄严而不失雅致。走在里面会不自觉地冒出一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感觉路走到了尽头,其实转过去,又是另一番奇妙景象了。

也就是夏青黛在现代没有去过京城,也没有参观过圆明园的遗址。否则看着眼前辉煌雄伟的建筑群,再想想遗址中的残垣断壁,估计会气得拿锤子把那群英国佬全锤扁的。

“这古代的皇帝就是会享受啊,在这里每天住一间新房,恐怕都得住两三年才能住遍吧!”夏青黛暗自嘀咕了一句。

因为野图的区域限制,她都没有走遍圆明园呢,光现在看到的已经很震惊。

除了固定的建筑和花草木石令人目不暇接之外,那些充做装饰的八音时辰钟、孔雀毛制成的落地扇、地球仪、浑天仪、折光镜、行星仪、风雨表、弗拉苏氏之天体运行仪等精美先进物品亦是无数,更别提瓷器、瓷像、珠宝装饰等等了。

难怪马戛尔尼回去后要在游记里面感叹,“恐地球之大,无第二处足与圆明园之宝殿比也。”

第535章 像坐牢的日子

入圆明园两日后,征瑞遣人来报,今天他会在早上十点,带着欧洲传教士一起到使团馆舍内会晤。

夏青黛照例是早早就吃了晚饭钻进房间的,待她完成了每日的学习任务后,便洗漱好趴在玻璃缸前看小人国了。

当时正是征瑞带着欧洲的传教士们过来之时,她好奇他们会聊些什么,便化身小人,隐在欧文的边上旁听。

来的有一个法国人,两个葡萄牙人,三个意大利人,还有几个无关紧要的西方小喽啰。

这些人跟英国使团穿着自己的西装衬衫蕾丝边的礼服不一样,全都是一袭中式礼服,脑袋上还戴着等级分明的顶子。

地位最高的葡萄牙人彼那铎,是乾隆的客卿,还给和珅治过病,头戴蓝顶;两个意大利人戴白顶,其他人则戴镀金的铜顶。

夏青黛就坐在边上默默地观察,哪怕不参与,都感觉长了好多见识。

她看过马戛尔尼自己写的中国游记,知道眼前这个在东方地位最高的西方人彼那铎深为他所忌惮。两人从握手开始,就是一脸的假笑和提防。

不过双方貌似沟通不太顺畅,一个讲葡萄牙语,一个讲英语,互相听不懂。

在这个时期的欧洲,拉丁文和古希腊文还有法文是上流社会人士的必学项目。他们的宗教活动需要用到前两种语言工具,就相当于文言文在华夏的地位。而后者因为巴黎的时尚地位,所以也受到整个欧洲上流社会追捧,算是通用语,跟后世的英语差不多。

这样的情况下,双方不应该有隔阂啊。但现在双方就是一幅彼此都茫然不解的模样。

夏青黛悄悄在欧文的耳边问:“我记得你们都要学拉丁文和古希腊文的,怎么还不能交流呢?”

欧文低声回道:“因为不想。”

“噢~”夏青黛懂了。虽然都是西方来的,但是大家各自心怀鬼胎,并没有“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情。

寒暄了一会儿后,马戛尔尼又向征瑞提起想去京城住的事情。之前王文雄和乔人杰都以他们没有权力就此事作出决定,婉拒了马戛尔尼的请求。

征瑞听了翻译说的话,摸了两下胡须,没有立刻回答,倒是那个葡萄牙人彼那铎立刻开口道:“诸位搬去京城恐怕不是个好主意,皇帝陛下现在承德避暑山庄,若你们去了京城,则往来热河大为不便。”

征瑞深以为然,也不是很喜欢英国人瞎折腾。他最好这群英国佬乖乖地不要闹幺蛾子,等给乾隆祝完寿了,就可以直接卷铺盖走人。

但马戛尔尼和斯当东等人显然是不会放弃的,圆明园虽大,但又不允许他们自由活动。来了两天了,除了这个外国使馆的院子,哪里也不给他们去,跟坐牢似的。

而且使馆的房间也不好,两天了,霉味都还没有散光呢,他们根本一天都不想多待。

更重要的是,圆明园这边是京郊,除了守卫就是冰冷的建筑,根本不适合做中西文化交流之处,他们怎么甘心就乖乖在这里“坐牢”啊。

最终经过英国人的据理力争,征瑞松口同意了他们迁居京城的要求。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