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八世纪当神仙(604)
只说夏天过了,京城一日冷过一日,待在这里水土不服,病体也难以康复,还不如早日南下启程回国。
夏青黛在使团回京城后,就不再日日关心他们在做什么了。
她有这个旁观的功夫,还不如带着欧文去见见她新收的小人闻人翊呢!
两人见面的地点,是由夏青黛亲自选的一座香火稀少的土地庙里。
本来欧文身为英国副使,是不可以随意外出接触大清普通人的。但他身边有夏青黛在啊,区区小人国的侍卫怎么拦得住她嘛!
把欧文往掌心一放,除了乾隆待的紫禁城里有禁忌,其他还有哪是去不得的啊。
白天眼线多,天一黑,对于欧文来说那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见到闻人翊时,欧文大吃一惊,因为他一下子就认出对方是当日船上斩杀大清官吏的刺客。即便当时他蒙着脸,但那双锐利如刀锋般的眼睛令欧文印象深刻,决计不会看错。
只是虽然认出了对方,欧文却也没有莽撞相问,交浅言深乃大忌。
反而闻人翊对欧文倒是完全没有印象,他跟夏青黛一样,对西方人脸盲,看谁都是一个模样。何况那日行刺那么紧张,哪还有功夫留心一个外国人的长相。
虽然不认识欧文,可闻人翊天生多疑。因此哪怕对面这个西方人有女神作陪,他亦不曾对他放松警惕,更别提知无不言了。
夏青黛以为两位小人有她当共同的朋友,会一见如故、惺惺相惜,然后一起热火朝天地商量一下如何双分天下。
结果证明是她想多了,双方非但不合作,还明显有隔阂。夏青黛努力想要大家放下戒备,合作双赢,但效果甚微。
两人根本不谈论任何实质性的话题,一个闭口不谈造反,一个闭口不谈竞选,全都是在敷衍客套,甚至还隐约互有敌意。
“算了,那今日会面就到此为止吧,以后有机会再说。”夏青黛起身,拉着欧文走了。
既然他们不合作,那也随他们去吧,有些事勉强不来。
闻人翊望着夏青黛消失在夜色中的背影,目光深沉。片刻后,欧文在他的视野中原地起飞,很快就隐入云层,化为黑点,瞧不清楚了。
他知道这是祖神在施法,不知为何心里忽然酸溜溜的。
原来祖神愿意现身接见的人,并非只有他一个。他原以为自己是特别的,但今日看来,却是那红毛比他更得祖神欢心。
祖神还没有直接施法带他飞过呢,唯一的一次飞翔,还是用的像马车的飞行神器,比起直接腾云驾雾自然是要次一等的。
与此同时,站在夏青黛掌心乘风飞翔的欧文,却也没有多得意。
一直以来女神的秘密只有他一人知道,也只有他能带着女神辗转各地,可是今日这一切全都变了。
原先只是隐隐猜测,现在就坐实了女神确实有另一处类似他的浮翠山庄这样一个落脚点。
这令欧文的情绪难免低落,一路无话地飞回使馆。
第545章 显圣
英国使团和大清官员的拉锯战,夏青黛没兴趣关注了。
回到京城后的她,现在最感兴趣的还是自己搭建的庇婴塔。闻人翊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用她给的高纯实验用银丝换了不少钱,办了不少事。
现在庇婴塔彻底运转了起来,闻人翊也不让信徒自费带娃,而是管吃管住,主打一个可持续发展。
在某一天半夜,有人悄悄把一个女婴丢在了庇婴塔门口而没有受到天罚后,半夜来丢孩子的人就变多了。
不过这个“多”,仅仅只是针对之前的“0”而言的。要跟夏青黛没有出手震慑之前比,那弃婴还是少多了。
夏青黛对于别的小人不愿意投喂太多,怕养成废物懒虫。但对于尚无独立生存能力的婴幼儿,她只唯恐给的不够。
趁着现在她在京城那就多给一点,等以后欧文离开了,万一这里的地图也一并消失,那就追悔莫及了。
所以她起码要塞满一仓库的粮食,保证孩子们几年内不会缺吃的才行。
粮食她多的是,一粒米就够小人国的小人们吃一餐。从超市随便买一袋五十斤的米,放小人国都可以给整个京城的老百姓发一次免费粮了,无论如何都吃不穷她。
而事实上,夏青黛也是这么做的。
虽然她不喜欢清政府,但华夏老百姓是无辜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给小人们发米、发面,小人们欢呼雀跃,夏青黛也得到了精神满足。
现在庇婴塔附近每天都是人流如织,有来祈福的,有来捐赠的,还有来朝拜的。人虽多,但却并不嘈杂。因为大家默契地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扰了天上的神仙。
闻人翊每天都会在下午抽出一个时辰,在全金属祈年殿前,给排队的老百姓发放米面。
此事为他赢得了无数民心,当然也因此引起了朝廷的注意。
只是他身后凭空而起的神殿和神塔过于神奇,令人忌惮,这才压制住了四方势力。无论是黑白哪一道,暂时没有人来找麻烦。
但闻人翊心知肚明,该来的迟早是要来的。他就等着看看,如果他就在这儿不走,最后会变成怎么样。
华夏讲究人定胜天,皇帝身为天子,又是人皇,不可能会对自己眼皮子底下无法掌控的事无动于衷。
对于闻人翊每日给老百姓发粮这件事,乾隆自然也得到了奏报。
这件事放在哪儿都是大忌,因为这是明晃晃的蛊惑百姓、收买人心啊!
而且乾隆心中无法相信,世上真会有神明变出巍峨的神殿和神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