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的江记食肆(30)
兰香瞅他是适才满口嫌弃之人,也不知晓要见姑娘做什么……
兰香走进厨房,哼了一声。
方万宜舀着汤,先问:“怎么了?”
江弥杉刚把鸡放入烤炉,就听兰香道:“三桌那位点了一桌鸡的老伯想见姑娘。”
江弥杉观察着火势,焰火燃着柴木亮目,一双美目被照得流光溢彩,觉着不够,江弥杉又放入几跟樱桃木柴。
她盯着火席卷柴木:“见我?”
相见主厨交流心得,还是指出不足,但当下那有那个时间。
江弥杉道:“我忙完再说。”
兰香:“……好。”
又等一久,因着等人占座,翁桓又点了藕粉羹与核桃糕。
待尝至一半,总算见一位年轻又眉目如画的女子朝这边走来。
李曼柯笑:“就是这位姑娘,江记的掌柜,也是烹调之人。”
翁桓目露惊叹,原以为是位年纪稍长的,却没想到,这位姑娘,尚还是年轻,却有如此精湛的厨艺。
若是不特意说,还以为是食肆店主的女儿。
人走至桌前,先抿出个花般轻柔笑,问:“请问,可是膳食不合味口?”
令舌头发颤的滋味还残留齿间,翁桓起身,笑答:“并非如此,相反,是因为姑娘烹调得当,着实令我等满意。”
江弥杉谦虚垂眸:“叔伯抬爱了。”
翁桓直问:“想问姑娘,这烤鸡所用何料,我虽尝过百味,却对今日烤鸡之中的植草味毫无头绪,故请一见。”
江弥杉笑回:“是一味名叫香茅草的植草,西域市场有售。”
自江食肆开张以来,不知遇到过多少人来打探配料,江弥杉大方,微微露出一些,却不说斤两,叮嘱兰香与万宜一切已适当、适时告知。
大家都是开食肆的,你打听我,我打听你,总得留得底。
她也不是善人,完全交底,最后在冥思苦想的改配方。
这回,江弥杉也是问什么答什么,食材都在市场,缺得是有心人。“香茅草?”翁桓若有所思。
江弥杉:“叔伯还有何疑问?”
翁桓记下了名字,笑道:“并无疑问,只是姑娘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精湛的烹调技艺,再下十分钦佩。”
江弥杉将要接话,又听老伯话锋一转问:“姑娘今年芳龄几何?”
江弥杉:“一十九。”:“可有婚配?”
江弥杉:“……”
江弥杉短暂地停了片刻,眨眼间展颜一笑:“已有婚配。”
睁眼说瞎话,有时候也是很必要的,排除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翁桓很是可惜,家中小子今年已二十,还未定亲,此女样貌出众,厨艺精湛,若是结了亲,就便宜许多了……:“厨房有事要忙,先告辞了。”
李曼柯见人走远,才蹙着眉道:“你该不会是还想着帮玉鑫结亲吧?”
翁桓坐下:“这不是没成嘛!”:“怪可惜的。”
李曼柯:“……”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玉鑫那副模样,那配得上江姑娘!
吃完茶饮点心,两人离去。
转眼入夜,江弥杉已打算回去,却不想三日不见的指挥使冷着脸走进。
一身华贵的飞鱼服,红底绣金,头戴黑纱帽,更趁得他威武挺拔。
江弥杉端上用薏米、核桃、腰果等内料调制而成藕粉羹。“大人请用。”
李定卓未置一词,只用冷冽的目光盯着她,看至她扬起的唇角,看她离开,又垂眸望着稀稠的藕粉羹。
又过片刻,江弥杉端出餐食,是莲子炖鸡与清炒虾仁。
那碗藕粉羹却一动未动。
江弥杉探问:“可是不合大人味口?”
李定卓目光沉沉,直直望着带着探究的弥杉,说出了进屋后的第一句话:“你何时已有婚配?”
第17章 莲子炖鸡
◎看上那家儿郎了?◎:“大人在乎这个做什么?”江弥杉几乎脱口而出。
话音掷地有声,待话说出口,江弥杉才反应过来,先是露出一个标准的笑,轻轻笑两声,手藏在袖中扣着袖边的针脚,对着那对带着审视的眼,生出几抹心虚。
她轻咳一声,清清嗓子,解释:“是随口糊弄食客的,如此一说,能减去许多麻烦不是?”
鸡肉黄白飘于灿黄清池间,静净池璧镀层晶晶油亮,暖红的枸杞、红枣,淡黄的莲子点缀其间间,清水光莹润,十分清爽诱人。
未尝得鲜味,已觉那抹鲜香萦绕于舌尖。
李定卓盛起一勺剔透见底的汤:“为何不说你是寡妇?”
江弥杉呵呵笑。“寡妇门前是非多。”:“你到聪慧。”:“都是些小聪明。”
鸡汤鲜美香醇,携有莲子的清爽,微微回甘,想来炖鸡时火候掌控的极好,将鸡与莲子的精华都融于汤内。
心思如此细腻,因而说起慌,都不带片刻犹豫,语气坚定,神色镇定,难怪令人深信不疑。
李定卓淡淡道:“你该咬定了才对,否则禁不起问,自己就招了。”
江弥杉紧张地一咽,揣摩起这句话的意思。
就因为前不久那句话,他该不会真要将她压入镇抚司,吃点苦头?
转念一想,江弥杉又觉着不是,要压早压了,何必等今天。
今日他穿服制来,定是处理完公务,衣裳都不换,就来了。
这么着急,进来话都不说,问的第一句就是她午间的一句玩笑话。
江弥杉微微眯眼,觉察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她走至对面坐下,轻飘飘地说出一句:“如何会有人抓住民女,审问我是否定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