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当朝太子妃(133)
殿门处,兰蕊踩在门槛上,犹疑望着轿辇离去的方向。
床前帐幔落下,唯有一只雪白的手探出帐子。
竹蕊将一方巾帕覆在景涟腕间,屏风外的太医们依次入内,隔着帕子诊脉,而后恭谨退出寝殿,在外殿商议药方。
另有两名女医官入内,拨开帐幔,为景涟更换伤处覆着的药物。
竹蕊守在床边,直到女医官换完了药,相继垂手退了出去,才令两名宫女继续守着帐幔。
她退出去寻兰蕊:“你在这里站着做什么,当心跌下来扭了脚。”
兰蕊一手扶着门框,另一只手攥着帕子。
隔着庭院和宫门,太子妃的轿辇仪仗早已消失在视野中,她却依旧站在门槛上,神情茫然飘忽,乍一看便像是躲出来偷懒。
听得竹蕊发问,兰蕊下了门槛,道:“太子妃殿下走了。”
竹蕊没好气道:“我是聋子还是瞎子?要你来说。”
兰蕊双手绞着帕子,低声道:“那两个宫人在那里站了好一会,好像专是等着太子妃殿下的。”
竹蕊说:“是啊,福宁殿的宫人,多半是圣上传召太子妃。”
兰蕊道:“福宁殿的宫人我认得熟了,却没见过那两个人。”
此言一出,不但兰蕊,竹蕊也静默了。
福宁殿的宫人是天子近侍,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粗使洒扫宫人,走在内宫里也要平白被其他宫人高看几分。更不要说能奉命跑腿传话的,宫里最不缺聪明人,都将他们的脸记得牢固,断不会认不出来。
竹蕊又何尝没有意识到问题。
她只是无暇多想,更不愿多想。
此刻兰蕊一语叫破,竹蕊终究不能假作不见。
她手扶在殿柱上,目光朝身后殿中一扫。
宫人们忙碌中有条不紊,进进出出,各自做事,分明是极为热闹又静谧的场面,竹蕊日日看着,早该习以为常。
但这时,她望着与平日一般无二的景象,忽然情不自禁地紧了紧身上的小袄,感到有些寒冷。
她没头没脑地道:“今年京城怎么这么冷啊。”
兰蕊手里精细的绣帕已经被绞得皱皱巴巴,变成了一块破布,闻声跟着低低附和:“是啊,竟然比宜州还冷。”
.
景涟睡了好几日。
这几天里,她偶尔醒过来两次,竹蕊兰蕊为她喂水换药后,就又睡了过去。
后宫高位妃嫔大都前来探病,如丽妃、贤妃等人,不知是真心还是为了做面子,亲自来了好几次。
只是都被竹蕊等女官做主,请进外殿恭恭敬敬奉茶,又恭恭敬敬送走了,并没有一个人能进寝殿。
后妃来的不少,文充仪混在其中,也并不引人注目,所以兰蕊照例将她请进外殿,奉了一杯茶。
“公主还没醒吗?”
兰蕊冲她点了点头,意思是没错。
她稍一犹豫,又凑近文充仪,低声道:“之前圣上隐约提过,年下是准备大封六宫,散散喜气的。”
文充仪身在内宫,自然更清楚此事,闻言微微点头:“刚出了刺客的事,大封六宫不知会不会搁置。”
兰蕊倒很笃定:“我看不会。”
她平日里冲动泼辣,但到底是跟在景涟身边十余年的贴身女官,如今端起态度来,倒也很像模像样。
“公主从前说过,越是多事之秋,才越要花团锦簇粉饰太平。”兰蕊悄声道,“依我看哪,只要不是库里实在没钱了,这事都要办。”
她停了停,又道:“去猎场之前,公主就想过这件事,娘娘你今年刚升了充仪,按理说再升不太可能。”
文充仪显然早就认真想过,并不显得很失望:“我也这样想,不过心里终究还是有些侥幸。”
兰蕊却止住她:“成与不成,要看谁来办。我听着公主的意思,未必不能助力娘娘再往上升一升。”
充仪位列九嫔,已经是正二品,按理说与昭仪、昭容等同为九嫔,品级一致,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妃嫔们越往上,品级就越难再升。
譬如生育了秦王、掌管宫务的何昭媛,如今也只是九嫔中的昭媛。
饶是文充仪冷静自持,听闻兰蕊言下之意,还是微露喜色,旋即眉头又蹙起。
兰蕊道:“娘娘替公主办事,公主总不能让娘娘吃亏。虽然公主现在还在养病,但该打通的关节也提前打通了些,御前和后宫都安排了人替娘娘美言,至于最后成与不成,就只能看圣心了。”
文充仪敛去喜色,正色道:“公主厚爱,妾自当尽心竭力。”
兰蕊说:“眼下倒还真有一件事要请娘娘帮忙。”
她抬手往东一指:“那位贵主的消息,不知娘娘知道多少?”
含章宫在皇宫东边,再往东隔着一条宫道便是东宫。
文充仪蹙了眉:“这我却真的不知,待我回去打听一下。”
话说的差不多了,兰蕊便起身将文充仪送出去,又折回寝殿屏风里,和竹蕊窃窃私语。
“文充仪也不知道。”
竹蕊皱起眉头,神色犹疑,举棋不定。
兰蕊一手倚在屏风旁,险些将香炉碰翻,连忙扶住,又取来香勺加了些静心安神的香粉进去,低声道:“我看啊,东宫是出事了,否则太子妃殿下纵然养病,也该派宫人来时常探看的。”
竹蕊道:“外面的宫人全都进不了东宫,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缘故,这和禁足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