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474)+番外
楚国三皇子假笑了一声:“不敢不敢。在下只是提议,太子殿下不乐意就罢了。”
太子呵了一声,然后转身就走。
其余大夏朝臣也居高临下地瞥了楚国三皇子一眼,转身离开。
楚国三皇子一开始很气,但想到大夏朝臣匆匆离开是为了洪灾,他又不气了。不但不气,等他走出大殿时,脸上甚至还露出阴险嚣张的笑容。
这模样令等候在外面的楚国官吏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不过等他们从楚国三皇子那知晓洪灾情况后,一个个也笑出了声:
“让夏国之前狂妄,现在被天制裁了吧。”
“天佑大楚啊!哈哈哈……不对,是天佑殿下啊!”
“这么大的洪灾。夏国要倒大霉了。”
……
楚国众人七嘴八舌地庆祝,这时,楚国三皇子的幕僚冷不丁道:“三殿下,要不小的回边境一趟吧。”
楚国三皇子一愣:“为何?”
“三殿下。户部尚书那未尽之言,足以证明夏国民生辎重消耗极重。如今夏国北地遭遇洪涝灾害,粮食进一步削弱,夏国肯定畏手畏脚,这不就是楚国……不,是三殿下的机会吗?!”幕僚压低了声音,做了个手势,“三殿下。要不先斩后奏?!”
楚国三皇子眼底闪过一抹野心,他从腰带中拿了一枚袋子偷偷递给幕僚。
再之后,他快乐地回会同馆休息。
第462章 皇帝谜语人
楚国三皇子在心中另有谋划。
皇宫书房的数位朝臣也在激烈地争辩。
他们基本勉强达成共识,比如前期以安抚灾民为主,后续工作跟进。
唯一一点达不成共识的点在于,户部坚决反对出兵北地,不同意透支粮仓,不敢赌明年是一个丰收好年。兵部则反复强调,战士们的血不能白流,只要多消耗一些粮草,就能稳住胜利的果实。要不然,这果实不是让给陈国就是让给楚国。
双方将太子围在中间,句句话都说“启奏太子殿下……”“太子殿下怎么看?”,但实际上,他们都在侧面向始终沉默的皇帝进谏。
文臣武将嘴巴皮都快说干了,翻来覆去就那点花样,但皇帝不开口,他们都舍不得闭嘴。
这时,外面的大太监求见,说是有暗卫的新消息传递过来。
朝臣们瞬间闭嘴。
皇帝接过消息仔细看了两遍,忽然轻笑了一声,他抬眼道:“兵部尚书,你建议派遣哪一位将军前去北地。”
“陛下!”
兵部尚书一脸激动。户部尚书满脸焦虑。两人几乎是同时发声。
兵部尚书道:“陛下。边疆将星云集,实力非凡。臣认为不需另派将军指挥,只需将三万兵马安全送去北地即可。”
户部尚书忍不住站出来道:“陛下,粮草储备乃立国之本啊!来年……”
“粮食不必忧虑。”皇帝摆摆手,“已经有人送来了。”
不光户部尚书一怔,其余朝臣们脑海同时冒出一个问号:谁送来了?
奈何皇帝没有解释的意思,只说了一句,如今粮草已经运在蜀国与夏国的边境城镇,派遣人去点点数量即可。
朝臣们见皇帝态度回避也不敢多问,在这个时候他们万分思念元软,如果小国师在就好了,肯定爆瓜,不会给皇帝做谜语人的机会。
只有兵部尚书摩拳擦掌地兴奋着,时不时还要说几句,比如受灾范围很大。帮派三万军队过去维稳可能不够,要不派个五万,要么派个六万,要么派个七万人……
户部尚书听不下去了,忍不住肘击了他一下,冷笑:“要不要把大夏军都给弄过去呀?”
兵部尚书刚想回答不行,猛然意识到户部尚书在阴阳他,也故意摊手回怼道:“这就要看洪水在哪了。若是洪水流得远,指不定,大夏将领都得过去……”
他话还没有说完,外面忽然传来高昂的声音。
“陛下,八百里加急!又是八百里加急!捷报啊!”
说实话,之前的几次八百里加急,次次都是坏消息,而且一次比一次坏,以至于众人对这个“八百里加急”都有点ptsd了。
直到听到后两字“捷报”,众人的脸色才缓和下来。
皇帝示意大太监将信送上前,刚扫了一眼,皇帝“咦”了一声,又看,过了一会,皇帝招手示意太子过来。
太子上前一看,脸上闪过迷茫震惊的神色。
片刻后,太子声音有些飘忽:“这……想想是九妹,可能!也,挺大啊!”
朝臣们:???
是什么?!别藏着掖着啊!
第463章 心情激荡,表情震惊
性子急的兵部尚书上前一步,刚准备开口,就看见皇帝不悦道:“朕是怀疑她做不到吗?朕是忧心九儿。”
太子瞬间领悟,父皇是想九妹了。
他忙拱手:“是儿臣疏忽。父皇,儿臣认为九妹做下的事,太过伟岸奇迹,儿臣又担心九妹辛苦,又担心九妹会被七日人盯上。儿臣认为,不如尽快让九妹回来才好。”
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这事交由你去办。”
然后皇帝起身,保持着优雅的姿态走了。
文武百官目瞪口呆,就差伸出手挽留我不是。:???
不是?!陛下,你就这么走了?!
您是当谜语人当上瘾了?!一次不够还来两次?!
朝臣们不敢打扰皇帝,不约而同地看向了太子,嗯?太子人呢?跑了?
就在众人焦虑左右寻找时,没想到过了一会后,太子又从右侧的帷幔中出现。
他人一出现,立刻得到许多幽怨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