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486)+番外
这时,宫殿前坪的学子中,忽然有一人起身,高声道:“匈奴人野性难驯,不事生产,不曾听过圣人言,他们的投靠根本不值得信任!若本……小生在朝堂,必然要反对!”
元软本来就觉得这声音耳熟,定睛一看,哎嘿,这不是娇小俊美的西平王世子么。
这人怎么会在这里,一看自称,显然是低调行事了。
她再左右一看。
奇怪,西平王世子向来与临江王世子、衡山王世子同出同进,焦不离孟的,怎么这一回只有西平王世子一人。这三人吵架了?!
第482章 厉害的王郎君
元软忍不住将“三人是否吵架”的疑惑,询问系统。
系统:【没有吵架。但临江王发现西平王的一些微妙的事,他南下练兵的时候不光与西平王大吵一架,还截获了西平王一些暗处的生意,嘿,西平王去都快气吐血了。父辈之间有了矛盾,子辈的关系就疏远了。】
元软听到这一乐:【哈!挺好!这三人看样子成不了铁三角,阿兄又能安稳一些。】
皇帝眯了眯眼,对临江王的评价上升了一分。
元软本来还想问问,这三位王爷之间如何闹翻的八卦。
没想到底下忽然有人大声道:“在下不认同。”
元软低头看去,就见一个有过两面之缘的人站起来。
正是曾经闹过科举一事被抓的外地贵族,王郎君。
王郎君起身反驳道:“在下不认同。匈奴人虽野性难驯,但若养在边疆内,也不失一柄好用的对外利剑。这不是在下妄言,有成功例子参考。比如一百年前的皇帝接受了一批匈奴人的依附,然后命令他们对抗更北的匈奴族。省了很多心。”
西平王世子冷笑道:“什么过去的例子,这不就是前朝的例子吗?哈,前朝也没成功啊!最后还不是被匈奴夹击灭国。你有何居心!”
王郎君一步没退,高声道:“你不要偷换概念,前朝被灭是因为奸臣当道,滥杀贤良,匈奴才趁着中原内乱过来分一杯羹。在下坚持招安一部分匈奴。让这一部分人安享生活,让其他匈奴人饥饿嫉妒,让他们内部矛盾激发,同室操戈,大夏坐享渔翁之利……”
王郎君紧接着又说了几个驯化的方案。
一,收复的匈奴部落,必须定期送质子给大夏接受夏国文化。
二,将这一部分匈奴人收入长城内定居,作为抵抗外敌的第一道栅栏。
三,保留匈奴部落的特性,但要安插大夏官员进匈奴部落,并且对部落单于等官职有绝对的任命权。
……
元软听着听着,勾起了一点曾经的记忆,这几点中的某部分和刘秀针对匈奴的政策很类似啊。
她抬头,正好看见皇帝若有所思地看着王郎君。
后方的李丞相与王丞相正在交头接耳,显然也是对王郎君的建议有所触动。
元软忍不住问系统:【统儿,这人的策略如何?】
系统:【100多年后,有人提出和这类似的决策,并且通过了。反正就是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正如这人畅享的,住在长城内的匈奴确实成为了一把对外的利剑,也因为安居乐业,成功引起了部分北外草原部落的眼红与投靠。】
朝臣们眼前一亮,这个好处很不错啊。
文臣们纷纷拿出小本本开始记录。
系统继续道:【坏处嘛也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朝堂只注重汉化草原高层,没有汉化草原老百姓。同时为了保证匈奴的战力,没有取缔草原部落制。这也导致,一旦中原王朝示弱,草原高层很容易起私心,也很容易煽动草原老百姓起兵造反。】
听到这,元软点了点头。
她看着王郎君,忍不住感慨:【看来这位王郎君还挺厉害啊……可惜了,他当初根本没必要排斥平民考生啊!还因此遭了牢狱之灾。】
第483章 原来是个提篮子的
系统:【我看看哈……嘶,原来是个提篮子的。】
众人:???
什么提篮子?什么意思?
元软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统儿你的意思是,这个建议不是王郎君自已想出来的,他偷偷用了别人的点子?谁的点子?】
系统:【于途的点子。】
皇帝眉眼微皱。
原本还亲睐王郎君的太子,眼底闪过一抹不喜,同时又对系统口中的“于途”生出一些兴趣。
这时,系统继续道:【不过他也不能完全算偷点子。是于途在书舍与士子们闲聊时,曾笃定地分析过,说北地匈奴肯定会效仿前朝对如今的大夏跪地求饶,同时,于途也点出,面对这种情况,大夏最好的计谋便是收服部分匈奴当一条看门狗。以及于途还给出了几条收复匈奴的建议,再之后,书舍众人很感兴趣地进行假设完善,这个王郎君也参与说了两句……所以,他……应该不完全算偷点子。】
元软想了想,道:【唔……不完全算。但起码我知道了,王郎君并非那么惊才艳艳。】
不少官吏点了点头。
这时,皇帝看了太子一眼,然后开口道:“这人说得倒有些意思,太子,你如何看?”
太子先是一愣,有些弄不清皇帝的眼神,想了想,难道父皇在暗示自已背锅?戳穿王郎君的水平不行?然后乘机点出于途?
思及此,太子拱手道:“父皇,这人说得有理有据,条理脉络极为清晰,不像是一时兴起,倒像……”
皇帝轻轻一抬手,道:“朕不是在问他如何想,朕在问你,你认为他的举措可能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