崽被读心后,暴君黑脸抓出男太后(508)+番外
于途道:“夺嫡。”
顿了顿,于途又拱手道:“或者说并非只有夺嫡,更有可能是,逼宫。”
众人一惊。
夺嫡他们从系统那听过。
但逼宫造反?
这个是从何分析出来的?楚国老皇帝这么不得人心?
皇帝倒是没有惊讶,微微挑眉,问道:“你从何判断?”
于途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尖,拱手道:“在下前往夏国之前,曾去了一趟楚国。在那儿曾与贵族青年结伴同游了一段时间,在下从那人当时的困顿情绪和言论中分析出,贵族青年应该就是楚国四皇子,并且在积蓄兵力,犹豫是否逼宫犯上。在下分析出这个结论后,认为楚国不够安稳,就告别楚国四皇子来到了夏国。但因为感念楚国四皇子一路的帮助,在下为他推荐了几位蜀国友人,直至今日,那几位友人都会给在下写书信,并且询问一些问题。从那些问题不难分析出,楚国四皇子看似沉寂下来,实际上相对过去的迟疑,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众人:!!!
好好好!
不愧是被主系统钦定惋惜的人才啊。
从对方这一段话,就足以看出于途这人对人性与时局把握有多么敏锐,以及聪慧。
要不然,四皇子不会让人继续他写信问政,多少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
皇帝欣赏地看了于途一眼,继续问道:“你认为如今的大夏,能赢楚国?可有良策?”
第520章 520比心
于途沉吟片刻,拱手道:“在下听闻楚国三皇子正在大夏境内。”
皇帝挑眉:“嗯?驱狼吞虎?”
于途连连摇头,语气中甚至带着点轻蔑:“在四皇子面前,这楚国三皇子可算不上豺狼,顶多……”
原本他想说,算一只绵羊,但又担心把楚国四皇子抬太高了令大夏皇帝不悦。
然后于途改口道:“算一只黄犬,驱使楚国三皇子造成不了太多威胁。”
皇帝道:“那你提楚国三皇子是?”
于途笑了一声,轻声道:“其实楚国有几个皇子很厉害,如今楚国四皇子蛰伏下去,明面上楚国大皇子和楚国六皇子斗得比较厉害,这几方的势力目前趋向平稳。所以楚国三皇子是一块抛砖引玉的砖,用他用得好,有机会直接挑起楚国夺嫡的序幕,大夏一旦能抓住这个突破口,就能让楚国陷入灾难。”
说到这,于途又分析了一下楚国几位皇子的势力范围。
不得不说,于途的言论非常有煽动性,尤其每说出一个皇子的势力,他还会给2~3条如何针对对方的解决意见。
所以即便于途的很多论调还未得到大夏情报证实,但好几个朝臣已经被说的心潮澎湃。
尤其兵部尚书和太子太傅,他们格外钟意于途在聊天期间的一个论点。
就是太子询问于途,攻打楚国,需不需要联合陈国和蜀国时,于途非常认真地回应,不需要。
因为于途认为,在战争前期,陈国、蜀国只会是心怀叵测墙头草,等大夏将最艰难的仗打完了,这两个国家又只会变成分利益的人,所以可以威逼利诱这两国不参与,但不需要联合攻敌。
这番一网打尽的态度,实在是戳爆他们的兴奋点。
两人咬紧了牙关,肌肉紧绷,满脸的跃跃欲试。
皇帝耐心地听完,又问于途:“楚国以后,大夏针对哪一国?”
于途沉默了一会,拱手道:“以在下愚见,战胜楚国以后,剩下两个国家,大夏都是手拿把捏,打哪个都可以,到时间具体打哪一个,得看局势发展,所以在下不敢妄言。”
皇帝点了点头。
这时,大太监忽然从门外走了进来,凑到皇帝身边,低声道:“陛下,鹿鸣宴快结束了。”
皇帝恍然,没想到聊了这么久。
他起身道:“没曾想到了这个时辰,走吧,去看看。”
朝臣们也纷纷放下茶盏起身,于途也跟着站起来,他本来只准备站在末尾低调地过去,没想到却一左一右来了两个人。
兵部尚书和太子太傅将于途夹在中间,两人两眼放光,语气诚恳:
“于郎君啊!这打蜀国的策略,你再和老夫详细说说。”
“是极是极。尤其渡河攻城那个策略,你说的包夹战术,能不能和老夫详细说说……”
于途见状有点麻了:……
大夏朝臣这么自来熟的吗?!
这么容易相信人的吗?!
他才考科举上来啊!就不怕他是个水货吗?!
兵部尚书和太子太傅都能看出对方眼底的疑惑,但只神秘一笑,勾肩搭背地拉着于途往鹿鸣宴走。
怕个屁啊!
你可是被国运任务钦定惋惜的人啊!
这一届学子里面就没有比你更根正苗红的啦!
注:
不舒服,姐妹们都懂哈,回家就头昏脑涨的躺平了。所以单更两天,爱你们,比心哦。
第521章 小人物的野望
这一行人离开时,伺候着洒扫的小太监羡慕地瞅着于途离开的背影。
这时,小太监脑袋被狠狠地揍了一下:“发什么呆!那些官老爷也是你可以这么盯着看的,还不给老奴把头低下来些。”
“是是……”小太监也不恼,跟着帮他洒扫的老太监后面,压低声音道,“小的就是有些羡慕,干爹,您看小国师想做的都做到了,一个蜀国人居然也能这么得陛下看重。这足以证明陛下真的在不拘一格降人才,干爹,你说孩儿也去考一……”
话还没说完,小太监的脑袋又被揍了一下。
老太监想骂人,但看小太监眼圈泛红不甘心的模样,老太监抬起来的手最后又放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