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交一个大星球(141)
“啧,当时地上那个大坑,我到现在都记得。”谢院士咂了下嘴,颇有些羡慕地说。
他平等地羡慕每一个已经在外星上的人。
老居抬头看看天上,又看看谢院士:“那您咋上次没跟着过去啊”
谢院士一噎,老乡就是实诚,哪壶不开专门提哪壶。
谢院士和老伴两个都是做研究的,子女也早就成家立业,眼看着两人都没几年好活了,突然收到国家征召,问愿不愿意参与进一个‘无人知晓’的项目。
他们这辈人啊,活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为的就是国家二字,老了,老了,再不甘心,也只能遗憾选择退休了。
结果,顾清许突然找上门,听完语焉不详的介绍后,两人缓缓打出啦一个感叹号。
他们只是老了,不是傻了,外星球,还穿越,谁信呐。
再三确认顾清许身份,和项目真实性后,两个人当场就开开心心收拾好行李,上了顾清许派来的车。
还催促司机别磨蹭了,赶紧出发,生怕耽误点时间,顾清许又会跑过来说,人够了,轮不上他。
至于子女……自己的日子自己过去,少来妄想用亲情牵绊住他们。
到了沙中城后,没闷头研究多久,顾清许居然又开始了招募人去时星,这谁忍得住诱惑
他和老伴两个人一合计,结伴坐到了顾清许门口,整整缠了他三天,以夫妻俩共进退,绝无后顾之忧为由头,好不容易劝顾清许同意两人一起加入穿越预备组,
没想到,丁斯扬穿越的时候,他正正好离开了沙县,去外区域认领刚运进来的设备。
结果就是,老伴成功穿了,独留下他一人。
那种遗憾谁懂啊!
明明他可以一起的,都怪顾清许,早不去晚不去,非得挑那个档口!
顾清许:……你以为我能预知吗
老居低头有些无措地扣了扣手指甲:“如果真的能去外星,像谢院士这样的,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好,我连字都不识几个,去了能干吗啊”
老居这种新加入的‘穿越预备组’的人,都是顾清许从全国各地重工实业老厂中招募来的‘退休员工’。
这些人可能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他们都是在困难年代中磨出来的,实打实的经验工,而且怀揣一颗赤诚心。
就比如老居,小学都没毕业,但他可以光靠耳朵就听出一枚刚生产出来的‘螺帽’合不合要求,以前在工六厂,人家可都叫他‘居蝙蝠’。
听到老居的话,谢院士当即认真反驳:“我去了不一定有用,但你去了一定会有用!”
没有任何一家工厂,敢说自己离开了小螺丝们还能顺利运转。
老居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真有用”
老谢:“绝对比我有用!”
沈念郁只是路过的时候,顺耳听了几句,但他赞同谢院士的话:‘老居们’绝对会是沙中二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但他没时间再听下去,因为顾清许那边催得很急。
他这次离开穿越预备区,就是顾清许有事要吩咐他去做。
而且只能他去做。
有突发事件,丁斯扬的父母身边出现了个男人。
丁斯扬父母在国内每日活动接触过的人和事,都会由KIA严格分析筛查,看*看是否有奇怪的人混迹其中。
那男人就是昨天刚出现的。
相遇非常巧合,与丁斯扬父母的接触也普普通通,几分钟,完全符合陌生人初交流正常时常。
甚至可以说,那人只是路过,反而是丁斯扬父母自己凑了上去。
从KIA目前收集到的情报来看,身份干干净净,没有任何问题。
但一位情报员还是在那人的档案上打上了特殊标记,递到顾清许桌上。
没有任何理由,他就是直觉。
那男人不简单!
第69章 第69章
在众人一无所获,且不知如何的时候,高老又提出过一个说法——只是路过。
如果墙的主人真是观察者,那她一定会再次出现。
毕竟三五不时也得看看墙里是个什么情况吧。
当然那个观察周期不好说,也许马上就来,也许等众人把墙里能搬运的都搬了,也不会出现,这依赖于观察者的‘时间长度’。
不过都能在一个星球上建造出这种体量的东西,意味着墙的主人完全可以在宇宙中自由来去。
既然都自由来去了,那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时星于‘墙主人’而言,只是一时兴起。
兴头过去,也早就把这里的东西抛之脑后了。
结果没想到丁斯扬这个意外,会莫名其妙进入墙内。
既然是个被抛弃的东西,自然他们怎么造作都可以。
这个说法竟然得到了很多人认可,包括郑老。
在生命或者文明的进程中,其实无可避免会主动抛弃以前的物件。
就以人类自己来看,幼时第一个手摇鼓,当时爱得不行,谁抢都哭,现在呢能剩下张照片都是极其罕见的了。
为什么
因为已经不配了,有手机了,谁还要手摇鼓。
时星现在可能就是那个手摇鼓。
郑老拍了拍刘一夫的肩膀:“所以,小刘啊,我倚老卖老劝你一句,与其操心不知踪迹,不明身份的墙主人究竟想做什么,倒不如操心一下,该怎么在保证战士安全的前提下,把那片宝藏沙漠挖一挖。”
“给国家弄钱,弄资源才是我们到这里来要做的正事!”
刘一夫抿了抿嘴,他早年在军中,后来又进入846,对于排除潜在危机有着近乎病态般的执着,可以现在情况来看,郑老的话十分中肯,且十分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