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交一个大星球(264)
暴涨的根系,也深深扎进地里,形成一道绿色墙壁,挡在沙县大门前面,直面巨浪冲击。
轰——
受到小莲花阻挡的巨浪在剧烈冲撞后,掀起百米高的浪头,又重重拍下,花托仿佛要折断般后仰,横在建筑上方,努力卸去部分拍击力。
建筑密集的沙县只一眨眼就沉没到了巨浪里,连个顶都看不见,只有小莲花的花瓣尖尖还勉强露出一点点在水面上。
剧烈晃动着,可见水势湍急。
沙县建造之初,包括后续扩充都非常注重防御,整座城市建筑物普遍不高,而且非常坚固,加上小莲花的全力巩固后,海啸只是淹没了建筑物,卷走些没那么重要的物资箱,倒没将沙县彻底摧毁。
“小莲花立大功了。”
一片安静中,林非沉声说道。
第134章 第134章
根据事后探查,这次超巨型海啸深入内陆一百多公里,将沿途的一切全都扫平殆尽。
峡谷、河道全都被厚厚的泥沙填平,山地硬生生给填成了平原,雪城因地理位置,侥幸避开了这次大海啸,可是其他地方却损失惨重。
所有的物资采集设备全都毁了,就算海水退去,机件、管道里留下的泥沙也很难清理,更不要说海水会造成的精细零件腐蚀了。
基本可以断定,那些设备,就算没被卷走,幸存下来的,等海啸退去后也无法使用,辛苦这么久的打拼,一朝尽毁,又得从头再来过,林非心痛得都在滴血了。
更严峻的是,在海水彻底退去前,沙县众人会陷入另一个危机。
水源受污,种植地冲毁,各大设备停摆,沙县现在都不能再给众人提供恒温居所。
不用等第二天,极夜降临时,他们就将迎来一大波死亡!
刘一夫当场就下了让所有人以最快速度赶至雪城的命令,但雪城储粮有限度,本就依靠沙县定时供给,如今供给没了,还要多几万张嘴。
难!难上加难!
如今能解决这一危机的只有丁斯扬。
只要丁斯扬利用穿越能力,从卡蓝运输部分粮食,再将一部分人员先传送回卡蓝,危机立刻就会解除。
三个小时后,众人紧赶慢赶,一刻不敢停留,终于在极夜降临前,抵达了雪城。
然而,林非和刘一夫两人相见,脸上都很是凝重,没有半点度过劫难的欢喜之色。
刘一夫让人安顿过来的战士和专家们,自己则领着林非,匆匆进了位于城中的指挥中心,里面其他负责人也在。
他现在心急如焚,不仅仅是因为大家遭遇突如其来的大灾大难,更因为,丁斯扬没有穿越!
丁斯扬虽然在度假之中,但她每天都会抽时间回到时星,在传送大批物资的同时,顺便确认一下两个据点无事发生。
可是,自从地震发生以来,已经过去了20小时了,丁斯扬却始终没有出现过!
为什么出什么事了!
丁斯扬为何突然中断了与时星的联系她是被基地那边临时拖住,还是发生了什么她也无法掌控的事
他们为今之计,就只能先强行用设备送一个‘钥匙’回去,召回丁斯扬,同时展开自救,不能把希望光光只寄托在丁斯扬身上。
幸运的是,雪城保护罩以外的世界,植物们依旧拥有一天一熟的能力。
刘一夫立刻命令战士们在时星生物指引下,寻找还可以播种的土地,将种子播种下去,只要经过两三轮的收获,雪城就有足够食用的粮食,解决燃眉之急了。
魔鬼鱼腹内有不少慌乱中,被搬运进去的粮食存种,可以用来种植,至于饮用水——
外面大部分区域依然被浑浊的海水覆盖,海啸巨浪是过去了,但是淹上岸的海水并没有退去。
这很古怪,海啸是由剧烈地震引发的,等一波席卷过后,海水就会退去,除了一些低洼地段,不应该有海水留存才对。
可是,根据飞艇传输回的实时画面,整个地面的海水水位并没有明显变化,仿佛是整个海平面就上升到了这样的高度。
这根本是不合理的!
不过,他们暂时抽不出人手和时间去研究海水究竟为何没有退去,几万个人的饮水问题摆在面前!不及时解决这个难题,大家都要被活活渴死。
专家和工程师们已经在尽可能快速地组装净水设备,希望能用来净化下面的海水,勉强能喝就行。
净化装置需要动力,动力来自光能板,将光照转换给电能,可是在工程师们搜罗了一批雪城储备的光能板后,却发现不知为何,光能转化的效率特别低,甚至不足以有效驱动净水装置。
林非等人在指挥室,一直密切关注着外面的各项灾后工作推进,当他听说光能板供电不足时,转头看向刘一夫。
“你们存储不当”
“你少他爹的放屁,可能吗”
两人一来一往,很是友好文明。
就在这时,沈念郁匆匆进来,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极夜没有到来。”
众人一怔,刘一夫快步走到他面前:“你说什么”
沈念郁把拿在手上的记录仪放在桌面上:“你们在雪城里,所以没有意识到,天是黑了,但外面没有下雪,也没有结冰,就如同——”
“如同之前丁斯扬将气候调整到正常状态一样。”
林非眼睛一亮,脱口而出:“丁斯扬回到冰火世界了只有她才能改变这里的气候和辐射。”
刘一夫摇了摇头:“不可能是丁斯扬!她不会不和我们商量,就擅自调整时星的气候和辐射强度的,她知道会有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