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首辅(重生)(126)

作者: 池霏 阅读记录

他办的那桩贪墨杀人案已快要收尾,这期间若无陆隽暗中帮忙,就凭礼部推诿的手法,他办到过年也难结案。

欠了人情,是要还的。

陆隽问他要了教坊司的卷宗。

“燕王世子是在教坊司接待的西域使者。”陆隽翻看着往年教坊司的人命案,问,“高大人,为何这些都是无头案”

高乘远一头雾水,他拖着凳子到陆隽的书案前,问:“燕王世子陆兄是要查那假俪娘的事”

“教坊司年年有娘子寻死,什么死法都有。那大理寺卿说,她们反正是罪臣之女,死了即解脱,便当作无头案写了。”

若陆隽问他要六部的卷宗,他不会答应。

教坊司不受重视,里边的人身上背着罪,所以这卷宗没价值。

陆隽问道:“若是被人杀害,大理寺不管”

高乘远进大理寺不满一年,陆隽问他的话,他同样想问大理寺卿。

即便那些娘子的父亲犯了滔天大罪,和她们有何干系哪怕流放塞外,也胜过在教坊司。

少顷,高乘远道:“管,要从何处管好比这沉井的俪娘,她是自尽也好,被人杀害也罢。她死在教坊司,陆大人应该清楚,能有本事在这里杀人的,绝非善茬。”

陆隽漠然,他收了卷宗,道:“多谢高大人借阅。”

高乘远欲言又止。

陆隽的脸沉得像阴凉的天,先前觉得他这人冰冷,今日却会因这件事变脸。

高乘远解释道:“陆大人,你别怪我冷血,这教坊司归属宦官,凡是掺合到他们的事,总是棘手。大理寺不是不管,是不能管。”

陆隽道:“陆某仅是惊奇而已。”他语气缓和,“陆某在礼部任职,误以为大理寺可监督约束朝廷官员。”

高乘远闷闷地说:“陆大人说的是对,但大理寺并无那么大的权力。像内阁,像司礼监,跟他们相比,大理寺矮他们一截。”

陆隽侧目而视,连绵的雨打湿轩窗。

他看完了高乘远带来的卷宗,南郢数十年间,在教坊司死的女娘有上百个。

或是窒息离世,或是遭受惨无人道的折磨,或是服毒身亡,卷宗上没有女娘的名字,只写了她们临死的模样。

若有前世,若在教坊司,虞穗的死,也许便在这上边记载着。

第80章 贪婪

高乘远打了个喷嚏,他吸了吸鼻子,把案上的卷宗收进木箱,道:“陆大人,你今后若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差人去国公府一趟,我保准随叫随到。”

陆隽查教坊司这件事,他琢磨不明白。但平心而论,这些天来,他跟陆隽来来往往,陆隽值得深交,做事也讲究章法,不是胡作非为的佞臣。

“陆兄,”高乘远不愿因立场而和陆隽有隔阂,“教坊司的上头有冯璞玉,冯璞玉的上头是谁这其中的牵扯,一目了然,你何必去知道那些招祸的案子。”

陆隽看向高乘远,说:“陆某知晓明哲保身的道理。”

高乘远哑口无言。

陆隽是陛下钦点的状元郎,要说讲大道理,凭聪慧,他肯定不逊色。

可今日,高乘远才发觉,陆隽这人倔得很。

道理都知晓,还闷头让自己陷进去。

真是呆子。

高乘远有点后悔借陆隽看教坊司的卷宗,但为时已晚。

雨声潺潺,陆隽送高乘远出了陆府,继而回了书房。

那本兵书摊在案上,陆隽看着行间标注的字句,笔迹和他的相似。

虞穗刚看兵书的时候,她还未去过慈溪镇。

后来,她买了他的字帖,是以笔迹和他的很像。

窗外的雨下个不停。

女子幽怨可怜的杏眸,薄若蝉翼的襦裙,卷宗上的寥寥数语,逐一搭起脉络。那日虞穗去教坊司,燕王世子便出了事。

她为的是报仇。

起初,陆隽觉得这念头荒谬,然越往深处去探究,越深信不疑。

他与她的相识,也并不是偶然。

是注定,是她的蓄谋。

正如这本兵书,他不知她选用了哪一种计谋。

“主子!”观言打着油纸伞跑到书房门前,气喘吁吁道:“主子,虞姑娘冒雨到府上了,在正厅等你呢。”

虞雪怜提了食盒过来。

这两日来镇国将军府的亲戚,大多是从江南坐船至金陵,带了四篓肥腴的活鲤鱼,拢共三十余条。除此以外,还有新鲜的海错,乌参、青虾、牡蛎。

母亲说鲤鱼蒸着吃鲜嫩,健脾补脑,且是松江的鲤鱼,味道自然要比金陵的特别。只三十余条活鱼和成筐的青虾乌参放在府邸,也吃不完的,便让她吩咐小厮给温昭姊妹送去。

于是,她思忖着让厨娘蒸了两条鲤鱼,又用竹篓把几种海错装进去。

虞雪怜先去的尚书府,后到陆府送食盒。

“陆大人,这是府邸厨娘现蒸的。”虞雪怜拿筷子挑起一块鱼肉,放在陆隽的碗里,“你平日要两边忙,鱼肉,乌参,都是补脑健体,吃了对身子好。”

食案布着虞雪怜带来的鲜味,观言嗅了两下就馋得不行。

虞雪怜问过郑管家,陆隽每日的膳食是两道素菜和一碗粥。小厨房偶尔想掺点油水进去,但怕陆隽吃不惯,所以变着花样的炒素菜。

陆隽虽不是少年,可正处于劳神费力的阶段。若是不沾一点荤腥,身体便会慢慢的垮掉。

“今日雨大,虞姑娘不值当冒雨来给陆某送这些。”陆隽注视着虞雪怜,眼眸清澈。

她给他的东西已然太多,吃的,穿的,丝帕、香囊,教他骑马——从前他无法推测她为何接近他,一身清贫,欠着债务,他没有什么能报答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