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莎抿嘴,慢慢露出来一个有点害羞有点可爱的微笑来。可能是确定牧老师的确没有因为她的隐瞒而埋怨她,露莎变得更加积极了,她把那一小堆物资放到一边去,给牧遥看藏在后面的一小块石板,这石板被打磨得很干净,上面有一点青苔的痕迹,但青苔已经不见了,露莎说:“我都擦干净了,然后我发现了这个。”
她指着石板的一个小角落,那里有一行小小的字:“月亮……族长……这一切都留给………………”
这人留下来石板的时机应该很仓促,所以这行字也刻得很小,很凌乱,很多都看不清了,不仅如此,这些文字中还混杂着非常奇怪的字符,看起来是氏族文字。
牧遥听说过在很久很久以前,星际还不像现在这样,各个星球之间联系紧密,那时候不同星球之间的旅行成本高昂,所以除了各个星球上的政要、富商、科学家等人能进行星际旅行,普通人一辈子能上一次本星球的卫星旅游站都算了不得了。
那时候每个星球的文字,语言都很不一样,当时的文字就是氏族文字,因为后来学者们认为,如果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氏族的话,那当时的星际有不知道多少个氏族,所以那也是氏族文字时期。
后来星球大战开始,在长久的战争中,各个星球——也就是氏族的文字融合了。
这里的融合是血腥且残酷的,有的氏族消失了,有的氏族和其他氏族合并了,不同氏族之间的人民,文字,文化大规模交流,所有的星际人都在前所未有地认识到宇宙的广阔,自己的渺小,这个世界上的人那么多,人们需要一个强大的共识来支撑和平。
后来出现了新的文字——星际帝国规范语言。
帝国当然也是这时候慢慢完善的。
这期间具体发生了什么,牧遥当然不知道,因为他并不是历史系的学生。不过他记得教科书上也有几张氏族文字的拓印图片,那奇怪的字母,不同于他这两辈子见过的任何一种文字。
……他还记得老师是这样说的:“因为有一些兽人的手会长的很有特色,所以他们发明的文字我们看会有点奇怪。”
比如说章鱼族兽人,他们写的字就有点软绵绵的,有很多曲线。
在语言文字统一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有很多星球内部会使用氏族文字,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写会说氏族文字的年轻人已经越来越少,大家平时说的更像牧遥印象中的“方言”,就是规范语言和氏族语言的结合,外地人到了一个星球,往往过几天就适应了。
比如说牧遥来到巴巴里安,就适应得很快,他觉得当地人说话稍微有一点含糊,语气也比较生硬,但能够正常交流。
连巴巴里安都是这样,其他星球就不用说了。
所以现在会说氏族方言的人都不多了,能写氏族文字的就更少了。
可是牧遥在这块石板上看到的,又的确是氏族文字,和教科书上的某一张图挺像的。
难打这是很久以前留下来的?
可是如果石板是和物资一起放在这里的话,那距离现在也就只有几年啊。
难道不是同一时代的……?
他想不出所以然来,只能仔细看文字内容,其实很多氏族文字也被收录进了帝国规范语言词典里,毕竟统一语言文字不是生造出一种语言文字,其中很多词汇都是从各星球的氏族删删减减来的。
所以有几个词汇牧遥能认出来也正常。
他的实现最终停留在“月亮”这两个字上。
月亮,银月,牧遥记得露莎说过,月巫族人崇拜他们星球的一个叫月亮的卫星,这颗卫星反射出来的光是神圣的银色,月巫族人相信他们的银月能赐予人力量。
所以很多月巫族人的姓氏都和月亮有关系。
那么这行字的主人会不会是月巫族人呢?
月巫族人和其他星球的人比起来,更加封闭排外,相对其他星球,他们保留氏族文字的时间说不定会更长一些。
牧遥想到这里,赶快向露莎求证,露莎却点头之后又摇头说道:“我们有一种祭祀的文字,但只有爸爸妈妈那样的大人才能学,而且他们也不会写,因为只有族长和祭司大人才会写。”
露莎的父母大概是会读会说但不会写?
牧遥看着这些扭曲奇异的文字,觉得想学会这玩意儿的确很难,说不定族长和祭司就是每个族推选出来的最聪明的人。
……说不定这也是一种垄断“知识”,确定地位的方式?
但这对于解开这个谜题没有什么用处,因为露莎的年龄和身份,都注定了这些文字她是不会读不会说也不会写。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都没有太多线索,只好先离开这个小小的“地下室”。
牧遥和露莎一起把翻板门关上,又把土扫在上面做遮掩,他同意露莎看法,门里面的东西不能让幼崽们发现,水和压缩饼干还好,炸药是真的太危险了。
不过他们可以做个计划,如果需要在这里长期生存的话,压缩饼干是一定会吃完的,最好尽量多吃一段时间。
……还得去问问阿克纳,知不知道之前逃到萨克岛的月巫族人去哪儿了?这其中有没有地下室的主人?对方会不会突然找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