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怀了医生的崽(80)

作者: 撒糖小甜饼 阅读记录

说起从前的事情,晏淮思就收起笑容,想了想才解释:“一开始是因为激素药物的关系,后面是我自己……状态不好,暴饮暴食,会吃各种高卡路里的食物。”

苏塘眨了眨眼睛,继续问:“那你是怎么瘦下来的?”

他感觉自己可能也许要接近从前想要的答案了?

“后面我自己下定决心减肥,慢慢就减掉。”

……还是没说瘦下来的具体时间节点。

苏塘有点扫兴,但还是顺着说下去:“减肥的感觉怎么样,听说很痛苦的每天节食,人更容易emo,减肥一点也不快乐。”

“其实还好。”晏淮思告诉他:“当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为之努力的时候并不那么痛苦,当每天记录体重的变化,也不会很难熬,会很有成就感。”

这倒是真的,苏塘深有同感。减肥和健身最大的成就感或者说最大的快乐,就是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一天天变好,这比什么都让人感觉好。

适度健身吸引异性,过度健身吸引同性,坚持健身变得自恋,永远的真理。

“那你花了多长时间减肥?”

“一整年。”晏淮思说,“极速瘦身并不健康,最好的办法是一点点有规律地瘦下去,我当时花了一整年的时间才变成现在这样。”

“那你减肥的一年也一定超级辛苦。”苏塘说着就又想起自己,“对了,你说我生完多久能瘦下去?”

“不用瘦。”晏淮思立刻很肯定地说:“你现在并不胖,生完了在月子中心好好做产康,注意饮食,一个月后就能跟从前一样。”

这个说法让苏塘瞬间振奋,身体一个月之后就能恢复到从前的样子。

“那我生完一个月之后可以去健身了吗?”

“可以做有氧,无氧少做,尤其少做用腰腹力量的。”晏淮思说,“剖宫产的伤口不是说外面长好了就可以,要里面也一起长好。剖宫产实际上还是剖了七层,最好半年以后再做涉及腰腹的力量训练,刚剖完的一个月到半年之间,多练腹式呼吸和凯格尔就行。”

“……哦。”

苏塘声音低了些。

晏淮思看到苏塘情绪明显低落,就问:“怎么了?”

“就是你说的那个剖七层,有点可怕。”苏塘一直不想去思考剖腹产这件事情,他怕想多了会害怕,但现在猝不及防之下还是听到了。

剖七层,他的肚子里其实有很多层,剖宫产一直要剖到最里面的子宫。

“会不会……很痛?”

“剖的时候不疼。”晏淮思告诉他,“剖宫产会打麻药,但是剖完了二十四小时会很疼,再之后疼痛就变得慢慢可以忍受,基本过上五天,只要不动刀口就不疼。”

苏塘想到那个场景就觉得特别可怕,忍不住又问一句:“那我到时候……会不会像是高位截瘫了一样?”

晏淮思不想打击苏塘,但更不想骗人,只好实话实说:“会有几天行动不便,出院的时候应该还要坐轮椅。”

……这真是让人绝望。

“那我需要住院几天?”

“剖宫产的话需要住院四天。”

苏塘:“……哦。”

“别担心。”晏淮思安慰他,“会没事的,不用害怕,我陪你进去做手术。”

“陪我进去做手术?”苏塘瞪大眼睛,之后坚决地反对:“不要,不要了,你不用进去。”

晏淮思很疑惑:“为什么?”

苏塘先不说为什么,只是问:“不都说不让家属陪同进去吗,你怎么能进去?”

“我可以申请做手术的助手。”晏淮思又说了一个只有内部人员才能实现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家属。”

苏塘有点想问难道你们没有回避原则吗,不过还是没问,他只是说:“你不要进去了。”

晏淮思依旧不理解,“为什么?我陪你去不好么,你不想我陪你?”

不是不好,是……

苏塘觉得做剖腹产时候的自己一定非常狼狈,腹部裂开那么大一个口子,鲜血淋漓,很难看,他不想晏淮思看到自己那个时候的模样。

但他又觉得,如果自己孤零零一个人在手术室里,周围只有医生护士和麻醉师,那感觉一定也很不好。

就这么纠结着,过了几分钟他才说:“也不是,是觉得……我那个时候一定很难看吧。”

“怎么会。”晏淮思不明白苏塘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很惊讶地看着他:“你那个时候在为我们生孩子,我怎么会觉得你难看。”

“就是那个时候,我一定是下腹剖开鲜血淋漓的模样,肚子上好长一道口子。”

晏淮思终于知道苏塘在想什么,安慰他说:“不会有很长的伤口,你放心。现在的剖宫产技术很成熟,都是在靠近比-基-尼的位置横切一刀,通过判断子宫跟胎儿的位置来切,创面通常不到十五厘米,之后再用挤压的方式将胎儿分娩而出,并不会很血腥。”

苏塘听后大松一口气。

在靠近比基尼的位置不足十五厘米?

这比他想的肚子上开一个大口子鲜血淋漓好多了。

不足十五厘米……

他的拇指跟中指伸到最长,之间的距离可能都有十五厘米了,真的是很短的刀口。

“这么短的刀口,豆芽菜能出来吗?”

晏淮思觉得好笑,“你都叫她豆芽菜了,还担心能不能出来?”

苏塘:“……我叫是这么叫,但她现在并不是真的豆芽菜。”

“放心。”晏淮思又安慰他:“刚出生的婴儿通常都很小,以豆芽菜目前的体重来看,只要你依旧控制得好,生产的时候应该只有六斤左右,很小,十五厘米的刀口足够她出来。很多时候刚出生的婴儿比成年男子的手掌大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