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地府直播弑君(391)
一种描述。
第186章 [荆轲面前跑得快,高渐离他砸不着,张良还是妹砸着,诶,就是逗你玩!]
萧砺走了一千多米,找到一个城墙拐角,标准的90°角,更幸运的是高处的缝隙没有抹的特别平,或者是被风沙腐蚀出一些缝隙,不再是绝对光滑垂直的平面,这样还能抠着点,十个指头能抠着,双腿也能夹着墙角,脚踩在不算十分光滑的墙壁上,多少有点摩擦力,一般人不足以固定自己,但对她来说已经足够了。
第一次因为行动稍有些迟缓,蹿上去第十秒的时候还没有攀到顶点,重心跟不上了,以至于从新落地。
萧砺甩了甩手,仰头看着上方,指尖抓抠墙缝时摩擦的很痛。
生前手指上有些老茧,死后第一次被小白太医治愈时,那些老茧就都消失了,后续提高了不透明度,但指头还是不耐磨。短短的指甲里嵌入了一点沙土。
“他为什么不用岩石外立面!为什么不弄点外墙装饰条!现代大楼没有这么难爬的!”
[真是铁手]
[这也太高了]
[应该爬不上去,要是能,张良就爬了]
[刺杀秦王哪有那么容易]
[萧姐飘了]
[历史上唯一一个有记录被刺杀两次的皇帝]
[秦始皇应该不能排胡亥前头吧?]
萧砺休息了两分钟,主要是沉迷于看弹幕里吐槽。
[荆轲面前跑得快,高渐离他砸不着,张良还是妹砸着,诶,就是逗你玩!]
[妹砸着!]
[当年孟姜女拉着他跳海,他躲开了!我秦皇岛人!]
[所以说要是能翻墙进去,六国遗民不得天天练跑酷]
除了祖龙本人暗怒之外,屏幕内外、阴间各地的观众们,均被逗笑了。
就连前任后土宫主持,著名买凶砸人人士,漂亮的修道之人,搅动风云几十年的张良都笑了。往事真如过眼云烟一般,当时真是年少。
萧砺也忍不住笑了:“我特别好奇古代四大刺客的战斗力,感觉荆轲跑步速度不行啊。秦始皇应该不会每天锻炼吧?秦始皇的爆发力真不错,我上学那会背的最快的就是《荆轲刺秦王》毕竟不打架有什么意思!”
林云志调度镜头,先拉了一个长焦镜头,萧砺的全身和高墙的对比照。刻意的聚焦,让这算上箭垛总共十米高的城墙,看起来足足有十几米高,非常的高不可攀,非常的高入云霄,非常的立壁千仞。
简直是正常人看了觉得爬不上去,有经验的人看了更觉得不行。
卢骥来递交辞职信时看了好一会,实在是看的手痒,想要一个退场高光:“林祭酒,我能进去试试吗?我以前是攀岩运动员。普通的公寓楼,我三十秒就能登顶。”
林云志立刻拍板:“行啊,你爬上去把绳子扔给她,也算是没有用法术。”
萧砺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揉了揉手指头:“我再试一次。祝福我吧。”她说完这话,微微下蹲,蓄力往起一跃,指头摩挲着抠着任何能受力的点,趁着这上冲的力气,简直像一只疯狂攀爬的蜘蛛一样,狠狠的抱住墙角,完全贴上去,猛冲向上方。
冲上去的势越快,冲的越简单,这甚至也有惯性。
这次速度比上次更快更猛,短短十秒之后成功抓住顶端,双手扒着墙边一用力,成功翻了上去。
屏住呼吸的观众们齐声欢呼:[好耶!!]
[成了!!]
[太好啦!!]
[真不容易!]
[李世民:真乃刺客也!]这确实高难度,反正他爬不了。
[刘备:御猫展昭不过如此]练过剑术,这个不行。
[朱元璋:有点意思。]打过仗,先登城池的士兵也要有梯子啊。
林云志等全景照到她的攀爬全程,等到登顶开始快速切镜头,照她流汗的脸,发红的指尖,急促的喘息。
镜头拉高拉远,以萧砺为圆心,旋转环绕拍摄。
虽然只是爬上十米高墙,但气氛烘托到位,剪辑手法到位,再加上沙尘暴给世界加上滤镜,狂风拉扯着她的衣服和头发,看起来和攀上世界之巅一个效果。
萧砺发呆了几秒钟,跟烫了手似的吹吹手指尖端,马上就要磨破出血了。
她攀上来之后,镜头里不需要卢骥出现。他在墙根仰头往上看看,依然只能看到萧砺的背影。这次没有直接退下,而是默默的掏出镁粉拍在手指上,增加防滑程度,向上一跃,抓挠着墙壁上的缝隙,一点点的向上爬去。
在沙尘暴中很难睁大眼睛寻找着手点,他只能和萧砺一样,在墙壁上用力摸索,墙面看似光滑,因风沙腐蚀而触感粗粝,只能容纳两根手指的指尖,缝隙深度不超过一厘米。
卢骥爬了三米就掉下来了。
城墙上应该有人巡逻站岗,昼夜不歇,但秦二世哪有秦始皇那么强的管理能力,秦二世任用的也不是秦始皇所用的那种努力工作的大臣,继位不到半年,一种自上而下的摆烂贯穿全局,能摆烂的地方尽量摆烂,不能摆烂的地方创造条件也要摆烂。
萧砺走到墙上的小屋旁边,侧耳倾听,整个小队,集体偷懒,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闲话。
这间小屋正好卡在窄窄的墙头上,不穿过小屋,就无法走向远处下宫墙的台阶。
萧砺切到内线通话:“给秦王宫拉一个全景视角。这也太大了!”
林云志:“好,你先别动,卢骥在往上爬,给你送绳子,这小子爬不上来,显得你更强了。”
萧砺莞尔一笑,在城头上缓缓散步:“行啊,我正好得缓缓,手指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