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千秋,长乐无极(243)
檀华掀开帘子走出去。
彩萍和那个宫女说:“公主才回来,有些累了,晚些再说吧。”
梅香说:“一会儿该用午膳了,我去问问公主今天吃什么。”
彩萍将那些宫女安排出门,这些人是最近新添来的,皇上说公主要开府又要成婚,宫里的这些人不够,而她们这些宫女是前些年公主还小的时候跟着伺候的,有些不知事。
故而派了一些新人来。
檀华才掀开帘子就见一身金黄色四爪龙袍的太子萧恒站在外面,他一只手在身前一只手在身后,正看着檀华,一刻之前,他看看着檀华身后红艳艳金灿灿的东西。
脸上表情淡然平静,檀华挑落珠帘,她心里怀疑这起莫名的赐婚和萧恒有关系。
萧恒对自己逼婚,萧翀乾在山上清修,宫中的事情也逃不过他的眼睛,宫中既有骁龙卫、又有暗卫、嫔妃宫女、太监大臣,俱是耳目。
他既然做旁观也是心意不定。
萧翀乾回宫之后日常都能见到萧恒,萧恒又说过什么,也只有天知地知了。
檀华知道,这些年萧翀乾再也不曾经历过年轻时候的杀伐,生活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里,耳根子也变软了。
侍女见这对皇家兄妹相见,出门施礼,鱼贯而出。
萧恒先看那些金红之物,问道:“这些布料,妹妹选中了哪一个?”
那些布料和首饰,还原模原样放在托盘里面,不像是被看过的样子。
萧恒转眼望向檀华。
彩萍端了茶水过来,却步在两个人不远处,檀华掀开帘子,重走进去,和身后的人说:“几日不见,宫里杂乱,请在这里凑合一坐吧。而婚礼还早着呢,嫁衣盖头还不用着急,先放在那吧。”
两个人坐下,彩萍将茶水放下,抱着托盘退下,兄妹二人各自喝了一杯茶。
不知是和什么想法,萧恒点点头,说道:“婚姻大事,礼仪繁复,细节颇多,要妹妹取舍的地方还有很多,不如早早决定,积少成多,紧迫之余,又添加疲惫。”
檀华放下水杯,撑着下巴,视线落在室内遍布的金红色,柔软的布料起起伏伏,在日光下丝线流转着光泽。
她说道:“可是我没有心情选。”
萧恒闻言,霎时沉默。
冷雾悠悠侵染,那些红的金的,布料和首饰的颜色交相辉映到檀华的眼瞳当中,将她的眼睛染上了一点红色的金色。
她看过来的时候像是一只懒洋洋的大猫。
萧恒见她还算是平静,温言说道:“妹妹,人人都有婚姻,不是多可怕的事情,只是找个人陪着你而已。王九郎性情温和沉静,博学多才,学识过人,家世清白,家中人口简单,这人年龄与妹妹也正合适,再难找如此合适的人了。”
“哥哥觉得合适,王九郎未必觉得合适,也许人家心有所属,暗地里衔恨皇家,跋扈霸道,夺人姻缘。王九郎也许是个前途无量的人,忽然要做驸马,也许疑心我父兄嫉贤妒能,要毁他前程。”
“妹妹可是听说了什么?”
檀华说道:“未曾听说什么,随便猜一猜,都是人之常情。”
萧恒说道:“他不敢对妹妹不好,若是妹妹和他过得不开心,只管来找我。”
这话让檀华发笑,她笑着说:“从不知道哥哥能管的这样宽。”
萧恒说:“五妹在我心里是最好的,最重要的妹妹,我愿妹妹成婚,并非是为了其他,而是希望妹妹能过得好。有道是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妹妹不曾经历过,不明白那是如何可怕的局面,作为兄长我宁可妹妹永远不明白那些。若说前程和衔恨,妹妹也不用担忧,王九郎与妹妹成婚,自有爵位加身。在官途之中,多少人苦熬一生都未必有一个侯爵,他也不必征战沙场,也不用济世救民,只要一场婚姻就什么都有了,正应该是感激都来不及。”
檀华心说,怎可能如萧恒所想呢?他情愿她更纯洁一些,却又将人想的太庸俗,感情上的事情不是填空选择,也不是加减法。
刚才的话,实在是有些瞧不起人。
萧恒一看檀华眼神,就知道她不认可自己的话。
接着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妹妹莫觉得我情薄,这个道理,总是不会变的。”
过了一会儿,檀华摸着杯沿微微鼓起来的花纹,问道:“哥哥,既然这件事已经是板上钉钉,也不要为它再浪费口舌了,若是饿了,正好中午了,吃些东西吧。”
檀华吩咐了一句,“彩萍,摆膳吧。”
彩萍在外间说道:“公主,夏日炎热,这会儿外头有点风,不如去水榭用膳,这会儿荷花开了,景色好,临水之地也幽静清凉。”
除此一桩,也是现在花厅里满满都是给公主看的布料手饰,这些日子公主都不喜欢这起婚姻,看见这些东西难免的心里堵,吃饭时心情大约也好不到哪里。
还有就是,这些绣房送来的布料实在精致贵重,也许哪一套就用上了,今天若是不小心弄脏了,岂不是不美?
水榭又是正好。
檀华听梅香说,无所谓着,和萧恒换到了水榭吃饭。
桌子已经支好,一桌子的菜,大半是清淡的菜色,还有一锅鲜嫩的菌子汤,两盅冬瓜排骨汤。
看着应该是侍女们见着萧恒过来就去厨房吩咐来的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