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她不会死(149)

作者:三裂卯兔 阅读记录

“你来自哪里?”

林伽仪:“来自北方的一个小城市。”

在女人的认知里,哪里是北方,哪里是南方?她都不知道,她只知道夏天要来这边放牛羊,冬天要带着牛羊回西边。她还知道,她在的地方是草原,她的孩子们在的地方是城市。

女人招呼林伽仪进帐篷坐。

帐篷很小,一张床,一只折叠椅,一张破烂的木桌子。

没了。

女人要林伽仪坐椅子,林伽仪推脱不掉,就扶着女人先坐到床上,然后才坐上椅子。

帐篷角落里还放了一只锅和一只碗,虽然都很旧了,但干干净净的,看得出来女人很爱干净。帐篷里再狭小都是干净的。

女人说,她是两个月前跟着男人过来的,但男人一个月前去放牛了,再也没回来。

她身体不好,一只眼睛看不见,还要守着羊群给孙子攒学费,她不敢离开。

林伽仪问:“你男人去了哪里放牛?”

一个月没回来,凶多吉少。

女人不知道:“牛吃得多,经常要换地方,我也不知道那天去了哪里。”

林伽仪来时看到的那群牛,是她家的吗?如果是的话,那路上的尸骨……

林伽仪不敢告诉女人,毕竟这也只是她的猜测,万一不是,岂不是让人家白难过了?

林伽仪又问:“你的孙子呢?”

“去大城市里读大学了。他说,他今年博士毕业,博士哦。”说起自己的孙子,女人很骄傲,“我们小启从小成绩就好,骑马、射箭,都比别的小孩子厉害,后来去市里上学,去大城市里上学,都很厉害。”

博士?林伽仪有些惊讶。

博士在哪个年代都是稀有的,这样的一个老人,她的孙子是博士,任谁听了都会惊讶。

可按理说,博士也是给导师打工,一个月再少也能挣点钱,寒暑假实习也能赚钱,需要一个七十多岁的女人拼了命攒学费吗?

“奶奶,您今年多大了?”

“我六十七岁了。”

原来还不到七十岁。

林伽仪:“那您孙子呢,今年毕业也没联系您?”

问完林伽仪就后悔了。

这里连信号都没有,要联系,只能她的孙子自己回来。

于是林伽仪又问:“他毕业了没回来一趟看看?”

女人给林伽仪煮了一碗羊奶。

“说是打算毕业了回来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回来……”想到这里,女人也难过,“可能是小启单位忙,可能是他爸妈不让他回来。”

他的爸妈,不就是这个女人的儿子和儿媳吗?林伽仪听得一头雾水。

羊奶煮好了。

女人从床底下翻出来一只饼干盒子,又从里面翻出来一个红色的塑料袋,红色塑料袋里是一个小一点的黑色塑料袋,黑色塑料袋里还有一个白色塑料袋,最里面才是两只玻璃杯。

女人拿出一只玻璃杯,拿滚烫的羊奶冲了一遍,又从饼干盒子里翻出来一包面巾纸,把杯子擦得干干净净,这才把羊奶倒给林伽仪。

“孩子,小心烫。”

“谢谢奶奶。”

捧着滚烫的羊奶,林伽仪想问女人平时都吃什么、喝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问。

她男人还在的时候不知道,但是她男人离开之后,她显然过得很艰难,这附近没有河流,也没有菜市场。

或许,她只能等到下雨天的时候,拿着家里所有能盛水的器具放到外面接雨水,饿了在附近找点野菜,或许家里还有干粮之类的。

林伽仪想了半天,又问:“奶奶,您还有儿子和儿媳,是吗?”

女人沉默很久,像是默认,又像是不想承认。

最终她说:“以前是有的,可是后来,他们走了。”

走了是什么意思,留她在这里,他们去了别的地方,还是去世了?

第85章 017

女人终于愿意说起她的儿子了。

林伽仪并没有多问,而是女人好不容易见到一个人,她想跟人说一说自己的故事。

这一辈子,除了她的男人,没有人在乎她遭遇了什么。

现在,她的男人已经离开了,等她一死,就再也没有人知道她存在过。

她想让别人知道她的过去,至少在几十年后,有人还能偶尔想起大山深处,有一个努力活着的女人。

她说,她十三岁就进了当时只有十五岁的男人的家门。从十三岁到二十岁,他们都没有孩子,因为她不能生育。

在这个不传宗接代就是忤逆祖上的地方和时代,她被公婆赶了出去。

她回不去娘家,回不去婆家,在草原上漫无目的地走,遇到了饥肠辘辘的狼群,狼群围着她,眼里冒着绿光。

她以为自己要死了,可没想到,男人追了出来,不光赶走了狼群,还要带她回去。

他们两个人被家里赶出去,捡了个没人住的破茅草屋一起过日子。每天粗茶淡饭,饥一顿饱一顿。

男人给附近的人做帮工,她也跟着一起。雇主说男人和女人力气不一样,给男人开两毛钱一天,只给她一毛钱。

男人说,明明干的活是一样的多,一样的重,凭什么给她减一半?雇主把他打了一顿,还是只给一毛钱。

男人就把自己的工资分五分钱给女人,这样,两个人的工资就都是一毛五分钱。男人还把自己的工资都交给女人,说她聪明,会持家。

女人没有辜负他的信任,即使一贫如洗,也尽量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攒钱买了几头牛羊,除了做工,还能放牧。

她二十一岁的时候,托村里人帮忙,领养了一个七岁的男孩。也因为这个领养来的男孩,她和男人都搬了回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