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今天也要贴贴(135)
但她知道赵时昨如今不在长乐宫,也不知道去了哪里,索性到处溜达着,想着能不能碰上。
结果人没碰上,倒是把自己给吹病了,当夜就发起了高热,应燿连忙请了太医和随行的大夫过来给她看。
等她稍微清醒些了,应燿挥退了其他人,压低了声音再度提起了离开的事情:“表妹,你想好了没有,要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祝清羽想也没想就摇了头:“要走你自己走,我不走。”
她忍不住想乱了好,乱了才好,乱了那个人的机会就来了,属于她的荣华富贵也来了。
应燿瞪着她,叫她打定了主意不走,气得甩袖要走:“到底是面子重要还是命重要?”
祝清羽也烦他:“你不懂。”
她想,等日后她成了这赵国的皇后,他就知道自己在坚持什么了。
而现在,为了那个人的大计,她什么都不能说。
应燿气得走了,见她执意要留在赵国,也不再管她,当天就去觐见了嘉帝,提出了离开。
嘉帝并没有挽留,也没问起祝清羽如何,应燿硬着头皮提了一句,找的借口还是让祝清羽留在这边玩耍一段时间,晚点玩够了再回去。
嘉帝应允了。
应燿这么说本来也是没了试探嘉帝的意思,结果见他问也没问就同意了,完全就是毫不在意的态度,不管祝清羽去还是留。
应燿彻底死心,留了两个人在祝清羽身边,想着这样也好,等祝清羽想明白了也能回家去。
应燿带着人走了,祝清羽还在宫里病着,病的浑浑噩噩时不断做着美梦。
有关于怪病的言论到底还是传到了朝堂上。
这些人可没有那么多的顾忌,直接将那几位大人与长公主府的关系给提到了明面上。
那几位大人患病前夜,被他们或明或暗以各种名头送去了长公主府的儿子亦或是家族中的年轻子弟们被遣送了回来,有些是还顾念着几分情分,把人给接回来了,有些是自己跑回家的。
这一夜过去,第二日一早,这几位大人就都病了,发作起来那惨叫声连外头的人都听得见。
原先只有长公主一人患病时,其他人事不关己,甚至还能闲谈几句。
可现在患病的人一多,还不确定到底是什么原因,人心就慌了,都怕下一个染上这怪病的人就是自己。
“皇上,倘若这怪病真有传染性,那还是要早做准备的好。”
嘉帝坐在上方,垂眼看着这些人,许多人垂目不语,但也有人慌张不安,他尽皆看在眼中。
“太医们如何说的?”嘉帝只问。
底下立马有人站了出来,总结了一下太医们的话:“这病虽然怪,但并不是没有医治之法,只要按时服药,这病是能治愈的。”
这人才说完,就有人立马站出来反驳:“这病即便可治,可那治疗之法未免太过残忍!”
“残忍?”嘉帝重复着这个词,忽而轻笑了一声,朝底下问了句,“诸位都觉得这法子残忍?”
唐相率先跪了下去,在他之后陆陆续续有官员跟着跪下,他们都是觉得残忍的,剩下的有寥寥几个中立的,还有的便是觉得此法虽然是以人血为药引,但取的又不是别人的血,而是自己亲子的血。
“此乃天经地义,何谈残忍?”
底下争辩声顿起,逐渐吵的一团乱,嘉帝一言不发的看着,等底下人发现嘉帝已经不在了的时候已经不知道过去了多久。
皇上都走了,此事自然也没了章程,大家各自散去。
今日早朝那些患病的大人都没有来。
等散了朝,有些人回家的脚步一转,去了那些患病的大人府中。
第64章 064.
因为这怪病的事, 唐炳这几日也没去军营里看他的马了,知道今日父亲要去上朝,他练过武回来就开始在门口等着, 一见到自家的马车过来他就连忙迎了上去。
“爹。”唐炳在马车前站定, 看着唐相从里面出来,他连忙将手伸了过去。
唐相正当壮年, 但看见儿子的手伸过来,他还是抓住了,借了一点力从那车上迈了下来。
父子俩一起穿过府门往里面走的时候,唐炳就已经按捺不住压低了声音问:“爹,皇上怎么说的?”
“你一早等在这里就是为了这个?”唐相慢悠悠往里面走着,瞥了他一眼。
从上回长公主出事,他倒是也知道了自家儿子和赵时昨是朋友, 知道归知道, 他从未就此事提过什么。
此刻听见唐炳关心起这事儿,他不由得看着唐炳的脸,仔细看他的神情, 想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关心。
唐炳脸上有担忧,他道:“对啊,爹,现在这事儿闹得整个京城都有些人心惶惶了, 尤其是那些说这怪病是传染的,现下所有人都绕着那几家人走……”
何止是绕着那几家人走,连府上的人出去采买都被人避之不及,大家生怕被染上了。
虽说目前太医们传出的说法是这病能治, 能治是能治,却要自己亲子的心头血来做药引, 患病的人不舍,被取血的人也疼,那些家里人身体本就不好的,亦或是家境一般的,只怕是要命。
更何况,这病大家也只是听说,心里还是恐惧更甚,目前是还没死人,等死了人,比之瘟疫也差不离了。
这些话唐炳不说,唐相也明白,但他只摇了摇头,说了句:“这是病,也不是病,就算死了人,杀人的也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