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他追悔莫及(257)
屋中已经点上了烛火。
桌上的墨不知不觉已经用完了,姜南懒得出门唤人进来,走去了置物架边,想从墨盒之中拿块墨出来。
却瞥到了一旁架子上放着的东西。
他将那些东西拿起来看了看,手不自觉颤了颤。
该来的还是要来。
十几年前埋下的恶果,终于还是反噬了回来。
是夜,他喊来了姜润初。
姜润初不知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姜南突然找他来是为了什么。
他和姜南面对面而坐,姜南嘱咐他道:“往后我若是不在家了,你便要好好撑起姜家,你要和顾家的人打好关系,不要和伏砚吵架,你姑母心善,同我关系也不错,你只要不犯浑,往后就算是出了什么事情,顾家的人也会帮你的......”
姜南的语气十分不对劲,姜润初很快就察觉出了什么。
什么叫往后他若不在家了?他为什么会不在家,现在弄成这样,为什么要像在交代遗言一样呢。
他蹙眉看向姜南,不解道:“父亲为什么要说这些.......”
姜南没有回答姜润初的话,他还在交代他的那些话。
他说,“往后陛下可能会推行沈长青曾提出的新政,你要支持新政,跟着宋家阁老......”
姜南聪慧,不聪慧,不狠心,也绝走不到如今这般地步,他知道,新政是大昭必须要走的路。
姜润初急了,他打断了姜南的话,语气中也带了几分着急,“父亲,你说这些到底是想干什么啊?”
姜南说这样的话,姜润初怎么会不害怕呢。
姜南看向姜润初,眼神没有波动,没有情绪,即将迎来自己结局的那一刻,带着的却是无尽的释然。
这些时日,他总算看明白,想明白了。
因果报应,从来不会迟到。
杀了人,掩掩藏藏半辈子,什么恶事都快做尽了,现下,属于他的报应也来了。
他没有回答姜润初的话,他只是道:“我要去往我该去的地方了,往后,姜家就靠你了。”
“照顾好你的母亲,还有......你的妹妹。对小慧好些,一定一定要对她好些,她这前十几年,过得乱七八糟的。”
姜润初还想再说些什么,可姜南却让他出去了。
不论姜润初怎么问,他都缄口不言。
到了后面,没法,姜润初便也不再开口了,只得起身往外去。
*
吏部的大计三日过后,各位官员升调的结果也都出来了。
顾淮声在都察院本是任职左佥都御史,今年升至了左副都御史。
因着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今年告老还乡,过完了年就已经没再上任,他的职位由着左副都御史顶了上去。一个萝卜一个坑,现下副都御史的位置空了出来,顾淮声便自然而然顶上。
他年纪虽轻,升至三品官,却也没有什么人说出置喙的话来,顾淮声的能力和功绩大家都有目共睹,谁若去质疑,好歹做得比他好些才能开口说话。
就这样,顾淮声就成了左副都御史。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顾淮声还和姜净春在用午膳。
姜净春听了喜滋滋的,“顾淮声,你这又升官了。”
他这一天天的忙,也不是瞎忙。
顾淮声听到这个却没什么感觉,但看姜净春高兴,他也笑。
可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消息也传过来了......
说是姜南渎职、行贿,被人检举,锦衣卫的人去姜家搜出了罪证,现下人已经关在了都察院的大牢之中。
顾淮声和姜净春两人对视一眼。
姜净春的眼中有些错愕......
为什么会?姜南为什么会渎职和行贿?
虽然姜净春和他并不怎么亲近,可是对姜南的为人尚且清楚。
他不大是会做出这些事的人。
这是怎么回事?
问了那来传话的人才知道,是宋阁老向姜南行贿,给宋玄安在户部安了个官职。
这事被有心之人告到了都察院,后来还在姜家家中,找出了宋家行贿的证据。
若没有行贿,姜南他们大可以把这事往荫官上面扯一扯,到时候罚还是不罚,也全看皇帝。
可若是行贿,那便有些不大好说了。
猜到了......早在秋猎那天,发现姜净慧和王顺的关系之时,顾淮声就发现了有这么一天。
他提醒过了姜南,可显然,他并有把他的话听到心里去。
又或许是,姜南也已经接受自己的结局。
*
姜南被抓走之后,姜家宋家都乱做了一团。
宋家暂且无事,姜南和他们的事情不太是一个量级的事情,而且宋阁老好歹是内阁次辅,如今王顺生病一直卧病在床,众人已经敏锐得察觉到了风向的变化,只怕王顺是活不过这个冬天,已经悄然在向宋阁老倒去。
宋阁老动不得,宋家就抓了个宋贺走,也算完事。
都是宋家的人,宋家行贿,也没说是哪个人行贿,抓谁又不一样。
姜南被关入了监牢之中,李氏听到,当场昏了过去,待醒来后,找了顾淮声的关系去监牢见了姜南一面。
李氏和姜净慧来了都察院的监牢之中。
天色已黑,监牢的壁上已经点上了烛火。
姜南窝在角落里面,身上只盖着一层棉被,冻得发抖。
他听到了身后的动静,发现是李氏带着姜净慧来这里,便起了身来。
姜南先是看了看李氏,又看了看他身后的姜净慧,一时间什么话都没说,低下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