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117)
楚昂在旁道了句:“不巧,满朝文武都知道今日会来玉苍山祈福,想要偶遇有什么难的。巡查屯田这种小事,还需要相爷你亲力亲为吗?你平日那么闲吗?”
沈谏沾了泥的双手在衣服上擦了擦,道:“公务虽忙但臣总不忘常来地里看看,常言道农为天下之本,谏身为一国宰辅,自当亲力亲为常事农耕,为天下之表率,再脏再累又有何妨,能为陛下分忧就是臣最大的心愿。”
赵锦繁感怀道:“能有沈卿这样的臣子,实是朕之幸。”
楚昂听得牙酸。
叶闵道:“摄政王亦是如此,为社稷尽心竭力,不辞辛劳。比相爷有过之而无不及。”
沈谏:“……”
叶闵桀骜,身居高位,武艺超群,因早年比试惨败于荀子微,后又为他人格所折服,拜于他麾下,听令于他。
赵锦繁转过头瞥了叶闵一眼,开始思考起了荀子微之所以派叶闵跟来的原因。
楚昂听见沈谏被打压,连声应道:“说的不错。”
又朝沈谏呵呵几声,揪着他话里的漏洞,道:“常事农桑,难免晒伤,如你身边这群农人一般,皮肤黝黑,怎么单你脸白得发光。”
沈谏委屈道:“臣天生长得白,晒不黑。”
楚昂:“……”
赵锦繁对楚昂道:“子野,莫要无礼。”
沈谏忙道:“无妨的,都是小事。”
楚昂心头堵了一口气,上不去下不来,如鲠在喉,道:“时候不早了,我等要赶去国寺,还请沈相莫挡道。”
沈谏道:“此处不少屯田是由国寺僧众所耕,臣也有一些相关事宜需前往国寺询问住持,正好与陛下同路。”
赵锦繁道:“既然顺路,那便一道走吧。”
沈谏就等赵锦繁这句话,不顾楚昂想要杀了他的眼神,立刻应道:“是。”
几人同行继续朝国寺而去。楚昂脸上洋溢的笑容,转而跑到了沈谏脸上。两人骑着马,分走在赵锦繁左右两侧。大队人马由官道来到玉苍山脚下,沿途经过一城镇,镇牌名上写着“
轻水”二字。
轻水镇依山傍水,景色秀丽。镇上似乎正庆祝什么节日,长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两旁搭起好几处戏台子,戏台旁站着一群奇装异服的镇民,有的镇民身上还泼满了红漆,看上去就像染血一般,看上去阴森诡谲,血腥至极,引人不适。
楚昂瞪大了眼望着那群镇民,问道:“他们这是在做什么?”
叶闵道:“佛诞将至,每逢节日此地的镇民都会举办庆典灯会,搭戏台,唱戏文。”
楚昂道:“我不是问这个,我是问他们做什么要把自己弄成这个样子?”
叶闵道:“那是因为他们要唱一场特别的戏。”
赵锦繁问:“什么戏?”
出行前摄政王交代,此行一切指令听从陛下,陛下的话要有问必答。于是叶闵恭敬回道:“回禀陛下,正是女鬼浴血。”
赵锦繁想起来玉苍山的路上,叶闵提起过的此处三大名景。
第一景,黄金满地。指的是金秋时间,稻子成熟放眼田野皆是无边无际的金色。第二景,神佛满山,因这一带山上道观佛寺林立而得名。第三景便是这女鬼浴血。
楚昂听见女鬼浴血四个字,脸色格外难看。方才路上叶闵要细说此景时,他立刻找了个借口阻止对方开口。
赵锦繁知道,这是因为他一个小秘密。英勇无比的少将军,不怕天,不怕地,不怕爹,但怕鬼。
当然这一点他本人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但他不承认不代表别人看不出来,沈谏瞥了他一眼笑道:“这事臣也略知一二,说来话长……”
赵锦繁瞥了眼楚昂泛青的脸,道:“算了沈卿,鬼怪之事多是无稽之谈,不提也罢。”
楚昂应和道:“正是。”
沈谏笑道:“谁说这事和鬼怪沾边了?”
楚昂松了口气,道:“既然此事与鬼怪无关,做什么要叫女鬼浴血?”
沈谏道:“少将军可知,此地缘何要叫轻水镇?”
楚昂哼道:“我怎知。”
赵锦繁顺着沈谏的话问:“为何?”
沈谏道:“因为这地方水不宜用来养稻种粟,水不能被人所重用,所以叫做轻水。”
楚昂皱眉:“那这又和女鬼浴血有什么关系?”
沈谏道:“自然有关。难道你不觉得奇怪吗?这地方的水明明不宜中稻,沿途却尽是稻田。”
楚昂道:“的确奇怪,这是为什么?”
沈谏道:“很久以前此地的确是不种稻的。”
楚昂道:“这我知道。”
沈谏道:“因为水的缘故,这地方虽有肥沃土地却很难种出稻来,这导致当地没有自产粮,买米得去别地,平日还好,一到饥荒之年就饿死许多人。”
“当地有位县令,名叫裴瑾。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当地田间潜心考察研究多年,终于种出了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水稻,哪怕用本地的水灌溉,也能结出成串的稻穗来。”
“这对当地百姓来说是桩了不得的大功德,百姓敬他爱他,为他建祠立庙。很快这位裴县令就因这一功绩,升迁至户部郎中。他还曾扬言要种出能在北地一年三熟的稻子。北方的稻通常都是一年一熟,倘若真的能种出这种稻,就能让更多百姓吃饱饭。届时不仅他功德无量,前途也必定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