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126)
楚昂瞪他一眼:“你那么关心他,你回去陪他啊!别赖在这。”
沈谏:“……”
拿话挤兑完沈谏,楚昂转头对赵锦繁笑道:“方才被人流冲散,咱们都没好好在一起做些什么。我看前边能坐船赏夜河,不如我们一道去。”
赵锦繁道:“赏夜河?听上去很有意思。”
沈谏跟着道:“臣也很有兴趣。”
楚昂抱胸冷笑了一声:“不好意思,这回你没机会了。我早就打听过了,这赏夜河的船一次只能乘两人。”
沈谏道:“那可好,臣与陛下正好两人。”
楚昂连连摆手让他赶紧滚。
眼看着两位爱卿又要为她吵起来,赵锦繁叹了口气,正打算雨露均沾,同两位爱卿一人坐一次,一抬头瞥见带着银色面具的身影站在对岸河畔,若有似无地朝她的
方向望来。
赵锦繁:“……”
她干笑了几声,对身旁二位爱卿道:“要不算了,明日一早还需上香祈福,不如还是早些回国寺吧。”
“也好,夜间行船,天黑视野不好,容易翻船,陛下安危最是要紧。”沈谏立刻应道,话语间时不时透露着关怀和体贴。
楚昂听不惯他那语气,冷哼道:“翻船?哪有那么容易?”
话音刚落,便听身后传来扑通一声巨响,紧接着有人大声喊:“不好了,翻船了,有人掉水里了。”
楚昂:“……”
沈谏忍不住笑了声。
一阵骚乱过后,因翻船掉进水里的两人被拉上香水河畔,浑身湿透倒在岸边,衣衫上的水滴滴答答落下,在岸边落下一道道蜿蜒水痕。
赵锦繁望着眼前这一幕,脑中划过数道相似的画面,她脸色一白,呼吸快了几分,抬手扶额。
楚昂见她样子不对劲,忙问:“怎么了?”
赵锦繁平复了一下呼吸,抬头眺见对岸戴着银色面具的人抬手朝她做了个动作,问——
你不舒服吗?
赵锦繁朝他的方向摇了摇头,道:“无事,只是稍觉有些累了。”
沈谏道:“先回国寺。”
这次楚昂没再反驳他,三人离开轻水镇,回了国寺。赵锦繁在寺门前与两人别过,独自回了厢房。
梳洗过后,她靠在窗边小榻上,思绪纷乱,许许多多陌生的画面涌入脑海,令她有些喘不过气来。
窗外有沉稳脚步声靠近,不久熟悉的人影映在窗前。他站在窗外,朝屋里问道:“睡了吗?”
赵锦繁微愣:“您还没回去?”
荀子微“嗯”了声,道:“等你睡了再回去。”
赵锦繁敛眸:“我……睡不着。”
荀子微道:“那我多留一会儿。”
赵锦繁抱着被子,眼睫不停颤动,道:“您不进屋吗?”
荀子微道:“你梳洗过了,我冒然进来不妥。”
赵锦繁抿着唇,心想更不妥的事,他又不是没做过,现下在这装什么正经?
*
一年多前。
从出巡队伍中偷跑出来的赵锦繁怎么也没想到,会在一艘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浮州商船上,遇到最不想看见的人。
看得出来,他此行应当同她一样,是出来办私事的。从对方见到她以后那副仿佛见了鬼的表情来看,他也很不想看见她。
但见都见了,还在同一条船上,勉为其难忍一忍算了。
好在他们同行的路程并不长。
“我会在下个渡口下船。”赵锦繁对他道。
荀子微道:“船还有两个时辰靠岸。”
这真是个噩耗。赵锦繁无奈道:“看来我还得跟您一起再待两个时辰。”
对方冷笑了一声,回她道:“从未觉得两个时辰竟如此漫长。”
谈话不欢而散,赵锦繁撇开他回了船舱,关上舱门静坐在幽闭船室内,从包袱里取出一封信,就着昏暗的烛火,将那封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仔细收了起来。
夜幕低垂,江浪拍打船身的声音一下接一下催人入眠。赵锦繁缩在船室狭窄的小床上昏昏沉沉了一阵,险些睡过去。
船舱外忽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声,惊得赵锦繁睡意全无。
她警惕地起身,走到小窗旁,掀开窗角朝外望了眼,见荀子微正在甲板上练剑。
轻薄的软剑在月色下闪着寒光,他挥剑破风,周身银辉,出剑的速度快到让人难辨虚实。
察觉到她正朝自己投来目光,荀子微抬剑朝她而去,赵锦繁尚来不及躲,一道银芒不偏不倚落在她颈间。
“好看吗?”他问她。
赵锦繁低头瞥了眼架在自己颈间的剑刃,干巴巴笑了几声,抬手挪开他的软剑,反问:“好玩吗?”
彼此互看了一眼,赵锦繁问他道:“您在船上还练剑?”
荀子微道:“练剑,一日不可懈怠。”
赵锦繁冷笑了一声:“做您的孩子一定会很累。”
荀子微道:“我没有孩子。”
赵锦繁道:“以后会有。”
荀子微闻言,沉下脸道:“如果你没有在万寿观,替我求短命绝缘断子符的话,兴许会有。”
赵锦繁:“……”
又是一次不欢而散的谈话。
赵锦繁懒得理他,正要拉上窗,荀子微道:“呆在里面不闷吗?出来吹会儿风。”
“不来。”赵锦繁“砰”一声扣上船舱的小窗,视线一下子干净了。
她重新缩回小床上,拿出包袱里的信又看了几遍。这是她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心里有期许,但更多的是对未知的忐忑。船室昏暗、潮闷,令人心绪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