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146)
如果说傅老将军是定国公的良师益友,那冯文绝对是与他臭味相投的狐朋狗友。冯文最懂官场风花雪月那一套,与定国公那可说是相见恨晚。
冯文身后坐的是沈谏和张永等人,这些人大多出自他门下。
楚昂意外也在席间。据说是因为宋夫人百般相邀,他看在宋夫人的面子上,才勉为其难同意出席寿宴的。
他人虽来了,却偏要坐在离定国公最远的位置。言怀真一惯低调,无论参与什么宴席都习惯坐在最不引人注目的位置。楚昂为了远离定国公,只好委屈自己,坐在了相比较而言稍微比他爹不讨厌那么一点的言怀真身旁。
楚昂在位置上坐定后,抬头朝坐在上首的赵锦繁瞥了眼,见赵锦繁也正朝他的方向看来,正想笑却发现赵锦繁的视线越过他,落在了坐在一旁的言怀真身上,脸顿时一沉,怒瞪向言怀真。
言怀真:“……”
坐在赵锦繁身旁的荀子微也留意到了她的视线,目光微敛。
沈谏正与冯文饮酒,余光瞥见了他看她,她看他,他看他,他看她看他这一幕,嘴角扯了扯。
赵锦繁没留意到身旁人的目光,看了言怀真几眼,收回视线低头沉思。
自那夜从轻水镇上回来以后,失去的那三年记忆开始一点一点回到脑海。起先是记起了与荀子微在浮州弃船跳水后的点点滴滴,再接下来又有一些别的片段涌入脑海,大漠黄沙,美酒丝绸,还有关于那夜的事。
赵锦繁记得那夜,她未着寸缕躺在榻上,身上都是未干的汗水,染得鬓发微湿,小腹酸酸胀胀的,她摁了摁,里头的东西溢出来了些,弄脏了被单。
正觉羞赧不适,如意突然来禀,说言怀真有急事求见。她慌里慌张地起身走到镜前,发觉颈上和胸口有几处不堪的红印。这让她实在没法见人,情急之下只好拿着水粉和颜料盖了盖,找了件有领子衣裳穿上,出去见言怀真。
她腿软得不行,留在小腹里边的东西时溢时不溢的,怕被察觉出什么,只好小步挪着去了正堂。到了正堂她立刻找了椅子坐下,并拢膝盖。
言怀真朝她行过一礼,正打算要开口道明来意,抬头看见她的样子愣了愣,之后他一直低着头不敢直视她。
她记得那夜言怀真来的时候,手上拿着一张纸条,看上去像是一封信。他拿着信,同她讲了些什么,好像要查什么事,但具体要查什么,她尚记不太清,只记得会面的最后,言怀真说待他有头绪后,会再来同她细说。
离那晚已经过去三月有余,也不知言怀真查出什么头绪没有?
赵锦繁叹了口气,抬头见荀子微正在看她。她忽想到了什么,红着脸躲开他的视线。
荀子微见她躲他,垂下眼问:“我是不是做了什么惹你不快的事?”
赵锦繁抿着唇不答,心想可能正相反。
不多时,寿宴之上,来了一位身姿曼妙的琴姬,为定国公奏乐贺寿。轻柔悠扬的琴声自琴姬纤细十指间传来,美人奏乐,定国公甚是喜爱,笑逐颜开。
楚昂连瞪了他老爹好几眼,但他老爹无视了他,继续欣赏美人。宋夫人见此长长叹了口气,无奈摇头。
台上那位琴姬连连朝定国公抛去媚眼,忽然原本悠扬的琴声一顿,乐声陡然由轻柔变得激昂。铮铮铮几声琴响,如战场马蹄声起,柔婉小调变成了出阵曲。
这气势磅礴的乐声一出,赵锦繁陡然一愣。
随着记忆逐渐恢复,她终于清楚了如意那晚听到的那段气势磅礴的琴声是怎么回事。
那根本就不是在切磋琴技。而是
……
赵锦繁正想得出神,忽听台上琴声断了。抬头望去,见楚昂气冲冲走到台上,指着那奏乐的琴姬怒道:“谁让你弹这曲子的?滚!”
琴姬委屈不已,泪眼涟涟望向定国公,却见定国公脸色比楚昂更难看。
冯文瞪了那琴姬一眼,道:“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还不快滚。”
琴姬吓得跌坐在地,不知所措。
宋夫人瞥了管事一眼,管事立刻待人将那位琴姬“请”了出去。
傅老将军站起身,拍了拍定国公的肩膀,长叹了一声。
张永望着眼前这场景,目瞪口呆,讷讷道:“这到底怎么回事?”
沈谏拿着酒盏,回他道:“这位琴姬是老师为替定国公贺寿,特意请来的。原本说好只弹些江南情曲,谁知这位琴姬主意太大,私自改了原定的曲目,奏了一段出阵曲,想来是觉得这样能博得定国公另眼相看。不过很不巧,这曲子弹不得。”
张永问:“这是为何?”
沈谏告诉他道:“因为她刚刚弹的那首出阵曲,是少将军的生母,定国公从前那位原配陆夫人最拿手的曲子。”
张永想到一些关于那位陆夫人的传闻,摇头叹息。
好好一场寿宴,被不合时宜的人搅和了。
楚昂愤然离席,赵锦繁很清楚他气愤的原因,担心他出事,同身旁随侍交代了几句,借口去院里吹风,起身跟着楚昂的脚步追了出去。不过他的步伐太快,赵锦繁肚子渐大也跑不快,追到花园就追丢了。
正着急,身后有人拍了拍她的肩膀,她一回头,见荀子微拿着她的披风站在她身后。
“虽说快要入夏,但夜里风凉,陛下还是套上披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