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157)
傅凛换好衣裳出来,朝赵荀二人行过一礼,告罪道:“想不到这信竟闹出这么大风波,老臣实在惭愧。”
赵锦繁笑道:“哪里。傅老与夫人鹣鲽情深,实在叫人艳羡。”
提起夫人,傅凛刚毅的面容上显出一抹柔和之色,随即又想到什么,叹了口气道:“议和金失窃一事多年来一直梗在老臣心头。仔细回想起来,这事应当与北狄人脱不了干系。”
“当年我们三人一同护送议和金,那晚冯文被北狄人请走品茶,我察觉不对劲赶忙带着一队人马出去寻他,遇到了被北狄人追击的他,缠斗一番后,才从虎穴逃脱。等我们回去的时候,才知议和金在当夜被窃。”
“恐怕是北狄人故意设局在当夜调走了我与冯文,又逢那会儿楚骁重伤刚愈,身体虚弱。贼匪趁虚而入,盗走了议和金。这个贼极为熟悉灵州府库和我军部署,显然是自己人,但他又与北狄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当时我们心中并非没有怀疑对象,但……”
赵锦繁道:“但什么?傅老直说无妨。”
傅凛道:“那人已经失踪多年,传闻他早就死了。”
“被盗走的议和金至今下落不明,那么大一笔金子倘若流通或是过境必会留下痕迹,但这么多年都没有一丝一毫与此相关的消息。老臣有时会想,那笔议和金是不是尚还留在大周?”傅凛摇头道,“不过这一切也只是老臣的猜测罢了。”
赵锦繁闻言若有所思。
这桩事还有最后一个疑问,柳尚书为何要将史册上所有记载议和的内容都抹去?
死者已矣,已无法从他口中得到答案。傅凛推测故友之所以这么做,与他的遭遇有关。
他原本从戎,心念保家卫国,但在战场上呆得越久越觉得打仗救不了大周。于是投身科举,做了文臣,想要改变大周颓靡的现状。抱着想要挽救家国的理想,却等来了前线节节败退,大周被迫议和的消息。
议和金失窃后,北狄人“震怒”,斥责大周毫无诚意,扬言要卷土重来,血洗边关。那会儿的大周苦战事久矣,早已千疮百孔,不得已只能妥协,同意将沃城相让于北狄十年。其后北狄又以各种借口,将借城之期延长至了十四年。
此事于柳尚书是巨大打击,或许是不愿意承认这屈辱之刻,又或许是期望有人能改写这段屈辱史,所以才抹去了议和的内容。
不过赵锦繁猜测这事说不定是她早死的老爹让柳尚书干的,她那皇帝老爹一向好面子,为了重塑帝威,不惜花费巨资造天书,兴修天下宫观。向昔日臣服于自己的北狄示好议和,是他执政生涯里最大污点,他必定千方百计想将其掩盖。
究竟真相如何已不得而知。
弄清楚信的事后,赵锦繁与荀子微离开秋水居。临走前,傅凛意味深长地朝赵锦繁看去,叹了句:“陛下,今年正好是第十四年。”
赵锦繁抬头望向漆黑天穹之上高挂的圆月,应道:“对。”
*
从秋水居出来的路上,赵锦繁静默不语。
荀子微见她脸色显见苍白,问道:“你是不是不舒服?”
赵锦繁正低头想事,听见他关切的问话,思绪回笼:“啊?”
四下无人,荀子微低头轻声道:“我记得你月信是这几日。”
赵锦繁抬头,愣道:“啊……嗯。”
手也牵过了,嘴也差点亲了,再装不清楚彼此底细也没意思。不过关于月信……她已经有三个多月不曾有过了。
赵锦繁藏在披风下的手,轻轻摸上微有些隆起之势的小腹。
那晚她的长发被汗水浸湿,与孩子父亲的交缠在一起,他一次一次撞进她内里,让她意乱神迷。
他看着与她纠缠在一起的乌发,往前一挺,问她:“我们这算是结发吗?”她心想何止是结发,那晚他们所有的一切都交融在一起。
更深的羁绊,因为交融而诞生。
赵锦繁从短暂的回忆里醒过神来,朝他叹了口气道:“月信未至,只是方才从秋水居出来,提起沃城,有许多陌生画面涌入脑海,一时思绪纷乱。”
荀子微凝着她,立刻道:“都记起来了?”
赵锦繁扶着额道:“零零碎碎记起来一些,但很难将那些片段串联在一起。”
荀子微默了默,问道:“需要我帮忙吗?”
赵锦繁愣道:“您帮我?怎么帮?”
荀子微道:“我研读了一些医经,在一本古籍上,见上有记载,前朝有位极富盛名的先贤也曾因头部受创而失去部分记忆,他夫人为使他恢复记忆,便常同他做一些失忆前做过的事,像是带他去见他的旧友,或是带他去从前他喜欢去的地方之类的,想以此来激他恢复记忆。但一直未见成效,直到有一次,他温婉贤淑的夫人突然大发雷霆拿起扫帚追着他打,他竟奇迹般恢复了记忆。”
赵锦繁又愣道:“这是什么道理?”
荀子微道:“因为他失忆前也被夫人这么追着打过一次,对他而言那是极度难忘的画面。古籍上说,重演过往印象深刻之事,也许能促使记忆恢复。”
赵锦繁道:“这样啊。”也不知他到底看了多少与此有关的医经,连这么偏门的古籍都知道。
荀子微道:“或许我们可以一试。”
赵锦繁看着他,笑道:“朕恢不恢复记忆,对您很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