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遍地修罗场(189)
赵锦繁道:“看来是和局。”
北狄王看了眼棋盘,道:“那可未必。”
赵锦繁道:“怎么说?”
北狄王指着棋盘中央的一片棋子道:“比如此处,只要本王在左上方落子,这片的白子便尽受我挟制,你若还想稳住整盘棋的局势,必得先舍弃此地。”
赵锦繁执棋的手一顿,神色一凛:“就像王上为了让朕舍弃沃城,提前让贵国国师派兵前往沃城,挟持了那里的大周百姓,意图以此来逼迫朕妥协,对吗?”
萧衍赞道:“陛下果真是明白人。所以陛下打算怎么做?是放弃那里的百姓执意要收回那块地,还是愿意为了全城百姓,延长借城期限。”
赵锦繁没答,静静看了他一会儿,拿起手上的白子将萧衍落在左上方的那颗黑子给替换了。
萧衍见她换棋,嗤笑道:“下棋可不带这么耍赖的,陛下。”
赵锦繁淡笑不语。萧衍盯着赵锦繁看了会儿,想到了什么忽脸色一沉。
棋尚未下完,自沃城方向传来军情急报,北狄国师慕真叛变。
萧衍儒雅的脸上,略显出一分狰狞,只问了赵锦繁一句:“你是如何说服他的?”
赵锦繁抬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嘘”的动作,道:“秘密。”
她总不能告诉他,她根本不需要说服他。因为他本来就是大周人,是她失踪多年的四皇兄。
数年前,他在赴边境平乱时遭遇北狄人围剿,身中数刀跌落山崖,侥幸不死后,改头换面顶替北狄军中一名低等武将,潜伏于北狄军中。
之后北狄王萧衍因身世遭到北狄各大世族围剿,一度陷于无法翻身的低谷之中,身边人众叛亲离,在他
遭遇墙倒众人推,人人都想踩他一脚之时,唯有慕真不离不弃,从不曾因身世低看他,始终追随其左右,甚至几次三番舍命相救。
患难时的真心让他获得了北狄王的绝对信任,慕真也不负北狄王所信,不顾一切为萧衍除尽了所有敢置喙他的北狄人。
在萧衍重新得势后,即刻封慕真为国师,对其委以重任。可仔细一想,他之所以能毫无顾忌地为萧衍除掉那些北狄权贵,何尝不是因为他并非北狄人且无比痛恨北狄。
上个月他代替北狄王萧衍出使大周,曾经的废物皇子二人组,一个武痴一个草包,在麟德殿内再聚,兄妹二人开诚布公地谈了谈。
赵锦繁笑着问他:“怎样?炙羊肉加梅子酱的味道,还是宫里的最正宗吧?”
慕真笑了声:“我脸都成这样了,陛下怎么认出来的?”
赵锦繁道:“改改你的臭脾气。”
慕真“哼”了声,看着他走时还是弟弟,回来就成了妹妹的赵锦繁,问道:“如果陛下不同意延长借城期限,北狄王就会将陛下是女子之身的秘密公之于众,我该怎么做,才能帮到陛下?”
赵锦繁道:“沃城不能弃,就照他的意思来。你且按兵不动。”
慕真问:“那你怎么办?且不说赵氏那几位族老有多难对付,那位信王知道这事还不趁机反了?”
赵锦繁回了他两个字:“未必。”
慕真盯着她看了很久,没看出她打的什么算盘。
赵锦繁道:“不过有件事,非得请你帮忙。”
慕真道:“说。”
赵锦繁告诉他,北狄王不会就只玩这点招数,必定还有后招。他很明白最能威胁到赵锦繁的,不是赵锦繁自己,而是大周百姓。
沃城之中数万大周子民是他最好的筹码,届时他必定会派信任之人前往沃城,挟持百姓作为要挟。她希望到时候慕真能从中做些手脚。
慕真应下,并照做了。
城楼之上,北狄王得知慕真背叛了他,并未按他先前所指示的,领兵挟持沃城百姓,气得捏碎了手中的棋子,面上却还笑着,对赵锦繁道:“陛下不会以为这样你就能顺利收复沃城吧?”
赵锦繁回他道:“当然没那么简单。王上在灵州北路设下伏兵意图阻挠我大周军前往沃城收复失地,的确不是那么好解决的,不过这一点朕早有所料,因此提前派了可靠之人前去应对。有他在,朕很难不赢。”
萧衍冷笑了声:“谁?”
赵锦繁抬手摸了摸微隆的肚子,笑着答道:“当然是我大周最强战力了。”
萧衍朝手下人使了个眼色,手下人会意匆匆从城楼离去,约一个时辰后,带来了前线战报。
战报上写了,他们的人马在灵州北路被大周军围堵,进退维谷。
来传战报的人脸色难看,大周军来势汹汹,他们每一处埋伏点都在大周军掌握之中,领头的是那位传闻中从来不败的信王。他这次率军前来,在阵前留了一句话——
“为信仰而战。”
北狄王萧衍撕碎了战报,闭上眼长叹一声。
赵锦繁从城楼高处向远处望去,对萧衍道:“必输的局,就不必再多添鲜血和杀戮了吧?还请王上即刻撤军。”
萧衍站在城楼上站了很久,黄昏夕阳落于黄沙之上时,他承认道:“你赢了,陛下。”
*
北狄人撤军后,荀子微前往边境交界处与赵锦繁会合。
几日后的深夜,赵锦繁站在城楼上,看见他骑马向城楼奔来,扶着肚子朝他小跑而去。
荀子微从马上跃下,伸手接住了她:“慢点。”
赵锦繁告诉他:“我不要。”
两人在城楼下情不自禁地热吻。